[发明专利]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925.1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齐艳艳;田永辉;赵文杰;冯军;程睛华;林纲;薛春佳;朱裕辉;魏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合成 谷胱甘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化合物,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酵母、动物肝脏、肌肉和血液中,一些植物如蔬菜、豆类、谷物、薯类和菇类也含有GSH。作为一种含巯基的多肽物质,GSH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它在各种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以及在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的含量和各种疾病与组织损伤的关系。
谷胱甘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对其在临床医学、食品添加剂和运动营养学上的兴趣将日益增长,且需求量不断增加。临床上在抗辐射、肿瘤、癌症、氧中毒、衰老和协调内分泌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在食品加工业,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具有增强食品营养价值和强化食品风味的功能。在体育运动领域,谷胱甘肽能够提高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并保护红细胞免遭氧化性破坏。因此,无论是在运动性贫血机理的探讨,还是训练过度的预防、运动性疲劳机理的探讨,以及运动营养的补充方面GSH都备受人们关注。
目前,谷胱甘肽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和发酵法。其中,发酵法生产GSH由于方法简单、成本低、污染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种方法。日本很早就开始队发酵法生产GSH进行研究,其中利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已被日本成功地用于GSH的工业化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也有一些单位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生物加工过程,2004年5月第2卷第2期发表的文章“谷胱甘肽发酵过程中的乙醇控制”中披露了一种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的方法,谷胱甘肽的产量最高能达到1620mg/L。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于该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仍然存在进一步开展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以提高谷胱甘肽菌种的发酵水平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发酵法制备谷胱甘肽的产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的方法,包括将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的接种量为300到700g/L,优选500g/L。
所述的酵母菌为能产生谷胱甘肽的微生物,优选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TCC 7754。
所述的培养基通常含有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磷源和微量元素等。
所述碳源可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等,优选使用葡萄糖,该碳源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0~100g/L,优选40g/L。
所述有机氮源可包括但不限于酵母粉、大豆蛋白胨及酵母抽提物等,优选使用大豆蛋白胨,该氮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优选为1到10g/L,浓度太低或太高,谷胱甘肽的合成水平均会受到影响,最优选其浓度为6g/L。
所述无机氮源可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胨、尿素和硫酸铵等,优选使用硫酸铵,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一般为1~20g/L,优选浓度为12g/L。
所述磷源可包括但不限于KH2PO4,K2HPO4,(NH4)2HPO4,(NH4)H2PO4,在培养液中浓度为0~10g/L,本发明中优选不使用磷源。
所述微量元素可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一般为0.01~0.03g/L。
本发明方法的培养时间为20到30小时,培养温度为25到35℃。
采用本发明方法合成谷胱甘肽,可以将谷胱甘肽的产量提高到最高3.2g/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酵母菌体的富集可以自己使用常规的酵母发酵方法产生,也可以委托酵母发酵生产企业生产。取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TCC 7754湿菌体2kg置于7.0L的生物反应器中,再加2L自来水、160g葡萄糖(浓度4%)、24g大豆蛋白胨(浓度0.6%)、48g硫酸铵(浓度1.2%)和0.04g硫酸铜(浓度0.001%),组成4L发酵液,搅拌速度为300rpm,通气量为0.5vvm,温度控制在30℃,培养28h,取样分析,结果得到3.2g/l的谷胱甘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目标阴影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影像撷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