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272.5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文生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硅异质结 反向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硅基片、 电极、沉积于单晶硅基片上的纳米硅薄膜,所述纳米硅薄膜和单 晶硅基片构成纳米硅/单晶硅异质结构,所述单晶硅基片的载流子 浓度不小于2.4×1020cm-3,所述纳米硅薄膜的载流子浓度为 2.0×1019cm-3-1.0×1020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晶硅基片的平均电阻率为0.0003Ω·cm-0.0006Ω·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单晶硅基片为P+型掺杂,所述纳米硅薄膜为N+型掺杂, 二者构成N+/P+型的纳米硅/单晶硅异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N+型纳米硅薄膜为磷掺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硅薄膜厚度为1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极是欧姆连接于单晶硅基片的Au/Cr电极,以及欧姆连 接于纳米硅薄膜的Au/Ge电极。
7.一种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a、选择厚度约100μm、平均电阻率为0.0003Ω·cm-0.0006Ω·cm、 载流子浓度不小于2.4×1020cm-3、单面磨光的P+型单晶硅为衬底;
b、在1293K温度下,对单晶硅衬底热氧化出1μm厚SiO2层, 在该SiO2层上蚀刻出方孔;
c、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以硅烷中通入磷烷作为混合 反应源气,在PECVD反应室内在衬底方孔中生长沉积出掺磷的 纳米硅薄膜,其工艺参数是:
PECVD反应室极限真空:1.0×10-4Pa
混合反应源气掺杂比:PH3/SiH4=8.0vol%-12.0vol%
薄膜生长时选用射频源RF频率:f=13.56MHZ
薄膜生长RF射频功率密度:0.6W/cm2
薄膜生长衬底温度:Ts=523K
薄膜生长负直流偏压:Vb=-150V
薄膜生长时反应气体压力:P=1乇
d、将方孔外层的纳米硅薄膜通过光刻剔除,在方孔内留下 约1μm厚的掺磷纳米硅薄膜;
e、分别在衬底和薄膜上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成电极; 最终形成结构为电极/(N+)nc-Si:H/(P+)c-Si/电极的反向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硅异质结反向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在衬底和薄膜上分别选用金铬合金与金锗合金为原料 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成电极,其工艺参数是:
电子束蒸发室极限真空:1.0×10-4Pa
灯丝直流电流:I=10A
衬底温度:Ts=473K
电极薄膜的厚度:0.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文生,未经韦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2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