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气囊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4812.3 | 申请日: | 200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寺村佳优;岛崎善夫;佐佐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折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安全气囊折叠装置,其将安全气囊沿长度方向折叠成蛇腹状,所述安全气囊由利用表面侧基布及背面侧基布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和从该表面侧基布的中央位置向袋状内部延伸的筒状限制带构成,所述安全气囊折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插入所述筒状限制带且上下移动自如的圆柱状的支承件;以同轴状且上下移动自如地配置于该支承件的外侧、可收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外筒气缸;具备所述支承件及外筒气缸的作业台;与所述支承件一起将所述筒状限制带夹持在所述支承件的垂直上方的位置的上下移动自如的圆柱状的夹持件,
通过使所述支承件、所述夹持件、及外筒气缸上下移动,将所述筒状限制带及安全气囊主体折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件的外径小于安全气囊安装用缓冲环的充气机插入孔的直径,并且,通过将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充气机安装口的周边部形成的小孔中插入的缓冲环的螺栓与所述作业台的支承件的外周上端面设置的孔卡合,由此将安全气囊主体支承在作业台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件的前端部设有凸部,并且在所述筒状限制带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凸部插通在安装孔内。
4.一种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将安全气囊折叠成蛇腹状,所述安全气囊由利用表面侧基布及背面侧基布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和从该表面侧基布的中央位置向袋状内部延伸的筒状限制带构成,所述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使所述筒状限制带的前端部分上升,随之使安全气囊主体上升的工序;
使上升后的所述筒状限制带下降相当于其全长的大致一半长度的距离的工序;
将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在所述筒状限制带的周围向上方拉伸,从而将所述筒状限制带在全长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折回的工序;
对所述折回后的筒状限制带和安全气囊主体从上方一起进行压缩并折叠的工序。
5.一种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将安全气囊折叠成蛇腹状,所述安全气囊由利用表面侧基布及背面侧基布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和从该表面侧基布的中央位置向袋状内部延伸的筒状限制带构成,所述安全气囊的折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使所述筒状限制带的前端部分上升,随之使安全气囊主体上升的工序;
使上升后的所述筒状限制带下降相当于其全长的大致一半长度的距离的工序;
将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在该筒状限制带的周围向上方拉伸,从而将所述筒状限制带在全长的大致中间位置进行折回的工序;
对所述折回后的另一端部侧的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进行位置固定的工序;
使所述筒状限制带的前端部分下降,在其和位置固定后的安全气囊主体之间对所述筒状限制带进行拉伸的工序;
使所述筒状限制带前端上升,对该筒状限制带进行折叠的工序;
对安全气囊主体从上方进行压缩并折叠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芦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8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响输出装置
- 下一篇:具有热安定性的含卤素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热安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