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扭齿机械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7663.3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0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佟慧萍;佟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佟德忠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2B39/12;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005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轴扭齿 机械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扭齿机械增氧机,属于汽车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四冲程多点电喷汽油发动机采用强制进风技术的除个别合资汽车制造企业由于中方给外方付出了巨额的技术转让费,才在中高档轿车中采用另一种涡轮增压式的强制进风发动机,这种技术同样可明显增加输入空气量,增加发动机功率、扭矩,但其弊端是汽车起步时在低转速下其作用不能发挥,只有在近2000转/分钟以上时才发挥作用,且其动力源温度高达700摄氏度以上,工作转速在十万转以上,对材料要求极高,要有发动机相连接的润滑油系统,还要有独立的风冷系统,维护保养繁杂,运行起步时有明显的滞后感,其叶轮普遍采用离心式径向薄叶片,极易损坏,而且价格昂贵,对我国汽车进入家庭大量普及困难很大。就是这个技术,对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要引进此技术同样需要花费巨额的技术转让费,其需要在我国大量的中小排量车上进行大量大力物力投资改造研发才能消化吸收。这对于我国刚刚起步不到十年的自主品牌车来讲更绝非易事。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由于无核心技术及研发条件有限等各种困难,目前普遍大量沿用和生产落后于日美德的汽车企业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老式自然吸气发动机,从而使得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制造的发动机单位功效与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另外,目前国内市场上和个别外资企业也有各种形式的节能器对输入气流运动状态进行适当改进或增加气门数量等,这些都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其对空气的进入质量及空气的密度的提高含氧量的增加都基本无作用,而对空气压缩只是在汽缸内进行一次压缩就引燃。另外空气输入量由于没有动力源,只是靠活塞下行形成真空吸入故增加量相当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作用是使排气更通畅而且是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对发动机花巨资进行了升级以后,这就同样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本土民营汽车制造企业,花巨资对发动机整体研发升级在目前汽车卖价较低品牌不太硬的情况下也有较大困难。这样就造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单位升功率普遍比发达国家汽车单位升功率低20%到30%,造成石油消耗的巨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增氧机对材料要求极高,气体运动容积小要有发动机相连接的润滑油系统,还要有独立的风冷系统,维护保养繁杂,运行起步时有明显的滞后感,其叶轮普遍采用离心式径向薄叶片,极易损坏,而且价格昂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气体运动容积大、效率高、维护保养方便,无滞后感,节油,提高自然吸气发动机功效的双轴扭齿机械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轴扭齿机械增氧机,包括外壳、电磁离合器、主动轴、油室、轴承座,油室内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轴;还包括风室,轴承,风室由风室壁、从动轴,以及分别固定在两根从动轴上的两个造型相同、相邻叶轮方向相反的扭齿叶轮组成,所述油室包括透气孔、加油孔,透气孔、加油孔分别安设在油室壁的不同面,交错相对;所述扭齿叶轮为3叶以上,齿叶扭角为30°-90°,轴承位于风室两端,环绕从动轴,风室5上包括出入风口。
所述从动轴贯通油室、风室。
所述从动轴为2根。
所述扭齿叶轮为3叶或4叶。
所述扭齿叶轮齿叶扭角为45°至60°。
所述扭齿叶轮的数量与从动轴数量一致。
所述扭齿叶轮齿叶扭角方向为顺时针或逆时针。
更进一步地说:一种双轴扭齿机械增氧机,包括外壳、电磁离合器、主动轴、油室、轴承座,还包括油室内的透气孔、加油孔,风室,轴承,油室由透气孔、加油孔、2根贯通油室、风室的从动轴,以及分别固定在两根从动轴上的两个造型相同、相邻叶轮方向相反的扭齿叶轮组成,也就是说两个扭齿叶轮一个顺时针扭齿,另一个逆时针扭齿;所述扭齿叶轮为3叶或4叶,齿叶扭角为45°至60°,所述透气孔、加油孔分别安设在油室壁的不同面,交错相对;油室内包括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轴;一个主动齿轮、一个从动齿轮嵌套固定在一根从动轴上,另一个主动齿轮嵌套固定在主动轴上,另一个从动齿轮嵌套固定在另一根从动轴上,从动轴和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两相邻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连接,轴承位于风室两端,环绕从动轴,轴承座与轴承位于外壳上下部分相连,风室上包括出入风口。
所述轴承带有轴承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佟德忠,未经佟德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7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