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挖掘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721.6 | 申请日: | 2006-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2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辛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凤鸣 |
主分类号: | A01D15/00 | 分类号: | A01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845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挖掘 收获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收获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CN2753116Y,CN2704995Y、CN2312565Y等均公布了结构各异的几种小型马铃薯收获机,采用拖拉机牵引,达到了机械挖掘代替人工挖掘,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播种的垅距大小是决定上述技术方案机型的一个关键,也就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垅距而选择不同机型的播种机。而在我国农村,受传统种植方式影响,不同地域播种的垅距大小千差万别,若机型不符会造成把挖出来的薯块重新翻入土下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故上述技术方案不能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种植方式。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置式马铃薯挖掘收获机,可适应不同垅距的收获,为单行作业,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挖掘收获机的振动筛传动轴连接;轴向偏离挖掘收获机中心线,形成收获机与拖拉机中心线的偏离,即收获机偏置于拖拉机;垅距大时可从地的一侧一行一行的挖过去,垅距小时,可两垅一起挖,产品适应性强。
技术方案:马铃薯挖掘收获机包括机体、变速箱、传动装置、振动装置、挖掘铲、输送带、地轮等部件。其中,机体由机架和动力牵引轴组成,动力牵引轴为万向节传动轴,通过变速箱与振动装置的振动筛主传动轴连接。挖掘机的动力牵引轴和机体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形成挖掘收获机与拖拉机相对位置的偏置。振动装置包括与牵引轴通过变速箱连接的振动筛主传动轴上的振动筛驱动轮,通过带连接的从动轮及传动皮带张紧调整轮,振动筛托链轮、导向轮和位于振动筛下面的振动轮。驱动轮、从动轮、托链轮、振动轮、导向轮采用金属橡胶组合结构,包括轮轴套、套在轮轴套外面的橡胶轮,在橡胶轮的两侧有金属档板,橡胶轮径向高于金属档板,用螺丝贯穿固定,这种结构可大大延长轮子的使用寿命。驱动轮的齿数可为8至14齿,配套使用不同齿数的从动轮、托链轮、振动轮、导向轮;通过带动振动筛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可改变振动筛的转送。位于机体前端沿牵引轴对称分布左右两个托板,上开多个孔,通过与不同的孔连接来调整托板高低,即可调整挖掘深度。挖掘铲前端有固定螺丝,螺丝位置可调,通过调整螺丝位置,可以调整入土角度。
其工作过程为: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和振动筛主传动轴连接,经换向减速箱将动力传到振动筛驱动轮,通过皮带将动力传给从动轮,驱动振动筛转动,在振动筛下面有台阶式振动轮,使链条式筛子振动,托链轮和导向轮分别起到防止链条下沉和导向的作用。拖拉机带动挖掘收获机前进,挖掘铲将土和马铃薯一起挖掘出来,堆放到振动筛前部,经振动转动和振动,将土和马铃薯向后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经筛子振动,将土筛去,将马铃薯摆放在挖掘机后面,供人工拣拾装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零部件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性能上稳定可靠,起净率高,露薯率高,破碎率低,能满足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可适合不同种植方式地块的收获。和人畜力作业比较省工,缩短收获期,适宜农户和集体较大面积收获马铃薯使用。农村小拖拉机较多,动力选择面大,容易配套。该机造价较低,适于农户购买,具有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轮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轮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轮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链轮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轮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托链轮剖视图。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马铃薯挖掘收获机包括机体6、变速箱7、传动装置、振动装置、挖掘铲8、输送带、地轮9等部件。其中,机体由机架6-1和动力牵引轴6-2组成,动力牵引轴6-2为万向节传动轴,通过变速箱7与振动装置的振动筛主传动轴10连接。挖掘机的动力牵引轴6-2和机体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形成挖掘收获机与拖拉机相对位置的偏置。振动装置包括与牵引轴6-2通过变速箱7连接的振动筛主传动轴10上的振动筛驱动轮3-1,通过带连接的从动轮3-2及传动皮带张紧调整轮,振动筛托链轮4、导向轮11和位于振动筛下面的台阶式振动轮2。驱动轮3-1、从动轮3-2、托链轮4、振动轮2、导向轮11采用金属橡胶组合结构,见图4至图9,包括轮轴套12、套在轮轴套外面的橡胶轮13,在橡胶轮的两侧有金属档板14,用螺丝15贯穿固定。驱动轮的齿数可为8至14齿,配套使用不同齿数的从动轮、托链轮、振动轮、导向轮。通过带动振动筛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可改变振动筛的转送。位于机体前端沿牵引轴6-2对称分布左右两个托板16,上开多个孔,通过与不同的孔连接来调整托板高低,即可调整挖掘深度。挖掘铲前端有固定螺丝17,螺丝17位置可调,通过调整螺丝17位置,可以调整入土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凤鸣,未经辛凤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