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向发光LED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487.7 | 申请日: | 200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3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辉;吴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陈肖梅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发光 le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特定角度与深度的凹杯,且凹杯内设置有至少三芯片,以形成具有混光功能与绝佳照明效果的侧向发光LED结构,尤适用于背光模块、侧向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最早的发光二极管,是将一芯片放置于支架的凹陷部,再经由固晶、打线、及封胶等步骤,而成为单颗的发光二极管,该种单颗发光二极管一般多用于户外信息看板、交通信号灯与汽车的煞车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逐渐被应用在背光模块上,当作背光模块的发光源,该种作为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主要由内部三种原色芯片发出光线及混光,而产生多种颜色的光源。为增加发光二极管的照明效果,于是发光二极管外观被设计成座体形状,于座体前侧形成有凹杯,于凹杯顶面固设有片体,而将凹杯密封,该凹杯内埋设有至少三芯片,各芯片电连接于支架,支架的接脚则弯折排列于座体侧面。进而发光二极管内各芯片所发出的光线混光后,能经由密封凹杯聚集后,再从座体顶面投射出去,以增加照明效果。
已知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结构,虽然增加了照明效果,但介于理想的照明状态仍有一段差距,因此仍需要加以改进才能符合使用需求。
有鉴于已知的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结构,于实际使用上所存有的缺陷及限制,本发明人以从事该项事业多年的经验,并精心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崭新的侧向发光LED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特定角度与深度的凹杯,且凹杯内设置有至少三芯片,以形成具有混光功能与绝佳照明效果的侧向发光LED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侧向发光LED结构,包括有一座体、一支架与至少三芯片;其中,该座体顶部设有一凹杯,该凹杯周缘的角度介于3~45度,而该支架固设于座体的凹杯内,同时各芯片电连接于凹杯内的支架上,且这些芯片上缘至凹杯顶面的深度介于0.3mm~3mm;藉此,以成为具有混光功能与绝佳照明效果的发光二极管。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为:
本实用新型由于座体顶部形成有特定的角度与深度的凹杯,且于凹杯内设有至少三芯片,因此座体凹杯内各芯片发出光线及混光后,能通过凹杯聚光而产生绝佳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座体
11、凹陷部
12、切角
13、凹杯
14、胶体
20、支架
21、接脚
30、芯片
h、深度
θ1、角度
θ2、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座体10,该座体10底部中央设有一凹陷部11,且该座体10底部一侧形成有切角12,而该座体10顶部形成一凹杯13,该凹杯13的角度θ1与θ2介于3~45度,以及该凹杯13内固设有支架20,且该支架20上设置有至少三芯片30,各芯片30电连接于支架20,又这些芯片30上缘至凹杯13顶面的深度h介于0.3mm~3mm,且该凹杯13内设置有胶体14,以将凹杯13密封。
再者,该支架20一侧延伸有多根接脚21,该多根接脚21设呈弯折状,且这些弯折状接脚的各相邻二接脚呈反向排列于座体10。
承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该座体10凹杯13内的各芯片30会发出光线及混光而产生多种颜色的光源,故当各芯片30发出的光线经由该芯片30上缘至凹杯13顶面的深度h介于0.3mm~3mm,以及凹杯13周缘角度介于3度~45度的设计,而使各芯片30发出的光线经过凹杯13聚光后,透过该胶体14投射出去,而增加照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习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目的,提供一种能增加照明效果的侧向发光LED结构,而达到使用功能的增加,具有实用价值无疑,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透明窗的陶瓷或瓷器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具搏击性的带飞轮玩具陀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