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4216.9 | 申请日: | 200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兆辉;叶正良;郑永锋;白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脉管炎 组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体而言,是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脉络宁注射液是在著名医方“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由牛 膝、玄参、石斛、金银花四味中药组成,广泛应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四肢急性动脉栓塞症、糖尿病坏疽、静脉血栓形成 及血栓性静脉炎等。中国专利CN1557398A公开了其还具有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作用。但是现 有的脉络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将四种药材同时提取,然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 得有效成分(见“脉络宁注射液的工艺方法”,公开号CN1078148A),然而方中含有绿原酸 等对光照和空气不稳定性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液色泽变化、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等现象,方中存有有机酸与生物碱等成分,在水针状态下这些成分极易发生絮凝沉淀,同时 此种方法对鞣质去除不彻底,严重影响到脉络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稳定且制备工艺简洁、实用的脉络宁注射制剂是广大医 药工作者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治疗脉管炎的 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该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 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 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 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 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 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 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 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 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 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 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 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臧 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 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 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 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限位支架的提升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拖二数字电视接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