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以及平板显示器固定框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8216.6 | 申请日: | 200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秀则;菊池清治;高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3/34;C08K5/42;C08K5/54;C08L27/18;G09F9/00;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秀武;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以及 平板 显示器 固定 | ||
1.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i)芳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30重量份(ii)板状硅酸盐矿物(B成分),该板状硅酸盐矿物选自X射线透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9μm的滑石(B-1成分)和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50μm的白云母(B-2成分)的至少一种;0.01-0.6重量份(iii)含氟防滴落剂(C成分);以及0.001-1.0重量份(iv)有机磺酸碱(碱土)金属盐(D成分),
该树脂组合物用于具有至少一个搭扣配合用的凸起或者孔或沟槽的平板显示器固定框。
2.权利要求1的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A成分,该树脂组合物还含有0.01-5重量份选自含酸性基团的润滑剂、烷基烷氧基硅烷和烷基氢硅烷的至少一种化合物(E成分)。
3.权利要求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A成分是含有下式所示重复单元、粘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的芳族聚碳酸酯树脂,
4.权利要求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C成分为聚四氟乙烯。
5.权利要求1的树脂组合物,其中,D成分为全氟烷基磺酸碱金属盐。
6.权利要求1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树脂组合物在UL标准94垂直燃烧试验中,1.5mm厚度试验片的燃烧评级为V-0,且未配合化学键合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化合物。
7.平板显示器固定框,该平板显示器固定框含有100重量份(i)芳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30重量份(ii)板状硅酸盐矿物(B成分),该板状硅酸盐矿物选自X射线透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9μm的滑石(B-1成分)和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50μm的白云母(B-2成分)的至少一种;0.01-0.6重量份(iii)含氟防滴落剂(C成分);以及0.001-1.0重量份(iv)有机磺酸碱(碱土)金属盐(D成分),该平板显示器固定框具有至少一个搭扣配合用凸起或者孔或沟槽。
8.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A成分,该框还含有0.01-5重量份选自含酸性基团的润滑剂、烷基烷氧基硅烷和烷基氢硅烷的至少一种化合物(E成分)。
9.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A成分是含有下式所示重复单元、粘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的芳族聚碳酸酯树脂,
10.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C成分为聚四氟乙烯。
11.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D成分为全氟烷基磺酸碱金属盐。
12.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短边为200-800mm,长边在300-1,300mm的范围。
13.权利要求7的框,其中,在各边上具有一个或以上搭扣配合用的凸起或者孔或沟槽。
14.权利要求7的框,该框具有用于搭载平板显示器的厚度为0.3-1mm的框内缘部。
15.平板显示器固定框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平板显示器固定框具有至少一个搭扣配合用的凸起或者孔或沟槽,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准备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粒料的步骤(步骤-i),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i)芳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30重量份(ii)板状硅酸盐矿物(B成分),该板状硅酸盐矿物选自X射线透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9μm的滑石(B-1成分)和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5-50μm的白云母(B-2成分)的至少一种;0.01-0.6重量份(iii)含氟防滴落剂(C成分);以及0.001-1.0重量份(iv)有机磺酸碱(碱土)金属盐(D成分),其在UL标准94垂直燃烧试验中,1.5mm厚度的试验片的燃烧评级为V-0,且未配合化学键合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化合物;
(2)将该粒料注射填充到模具型腔内的步骤(步骤-ii);以及
(3)将平板显示器固定框由所述模具型腔内取出的步骤(步骤-iii)。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步骤-ii是通过直径为0.4-1.5mm的针孔型浇口注射填充到模具型腔内的步骤。
17.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针孔型浇口数目为4-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化成株式会社,未经帝人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2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焊机闭环控制装置
- 下一篇:动力传动系控制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