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12611.7 | 申请日: | 200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H·S·贝维那卡提;C·J·戴德伦;C·L·凯利;S·杰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大国际股份公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7 | 分类号: | A61K8/37;A61P19/00;A61P17/04;A61P1/00;C11D1/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毅 |
地址: | 英国北***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活性剂 组合 | ||
1.一种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含有至少一种脱水山梨醇酯和至少一种山梨醇酯,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大于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其中脱水山梨醇酯和山梨醇酯通过使山梨醇与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制备,其中使用大于80%重量的饱和脂肪酸,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5至19,和/或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1至14,和以重量计脱水山梨醇酯与山梨醇酯的比率是4至20∶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比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多3至7个碳原子。
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组合物,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的浓度是45至90%重量,和/或山梨醇酯的浓度是3至15%重量,和/或异山梨醇酯的浓度是7至2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包含脱水山梨醇棕榈酸酯和/或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和/或山梨醇月桂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山梨醇月桂酸酯的浓度是2至15%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以存在的山梨醇酯的总重量计,山梨醇月桂酸酯的浓度为至少7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中基于山梨醇酯的总浓度以重量计,山梨醇单酯的浓度至少为60%,山梨醇二酯的浓度小于4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组合物,其包含2至15%重量的多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组合物,其中30至80%重量的多元醇是山梨醇。
10.形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将脱水山梨醇酯组分与山梨醇酯组分混合在一起,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大于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其中脱水山梨醇酯和山梨醇酯通过使山梨醇与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制备,其中使用大于80%重量的饱和脂肪酸,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5至19,和/或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1至14,和以重量计脱水山梨醇酯与山梨醇酯的比率是4至2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是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定义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组分含有65至85%重量的脱水山梨醇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山梨醇酯组分含有50至85%重量的山梨醇酯。
14.含有能够在水中形成液晶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乳液,该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脱水山梨醇酯和至少一种山梨醇酯,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大于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其中脱水山梨醇酯和山梨醇酯通过使山梨醇与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制备,其中使用大于80%重量的饱和脂肪酸,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5至19,和/或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1至14,和以重量计脱水山梨醇酯与山梨醇酯的比率是4至2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乳液,其含有1至7%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任一项的乳液,其含有在环境温度下稳定大于3个月,和/或在40℃下稳定大于2个月,和/或在50℃下稳定大于1个月的液晶。
17.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任一项的乳液,其中该乳液在环境温度下稳定大于4个月,和/或在40℃下稳定大于3个月,和/或在50℃下稳定大于2个月。
18.含有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个人护理或化妆产品,该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脱水山梨醇酯和至少一种山梨醇酯,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大于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其中脱水山梨醇酯和山梨醇酯通过使山梨醇与脂肪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制备,其中使用大于80%重量的饱和脂肪酸,其中脱水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5至19,和/或山梨醇酯疏水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1至14,和以重量计脱水山梨醇酯与山梨醇酯的比率是4至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大国际股份公开有限公司,未经禾大国际股份公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126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机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照明光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