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09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身上部结构-CN201480028513.1有效
  • 姉川将太;永井幸彦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3-25 - 2017-09-29 - B62D25/06
  • 本发明提供车身上部结构,车身上部具有在车身侧部(1a)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侧梁(2),其由梁内构件(21)、梁外构件(22)和梁加强件(23)构成;支柱(5),其从车顶侧梁(2)垂下;以及隔板(6),其在支柱(5)与车顶侧梁(2)的交叉部(2b)处与梁加强件(23)接合,并且螺栓紧固于梁内构件(21),以将梁内构件(21)与梁加强件(23)之间的闭合截面(2a)分隔的方式配置。
  • 车身上部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结构件的设计方法-CN202110983492.0在审
  • 牛超;韩非;张建;袁志鹏;王雪听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8-25 - 2023-04-07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结构件的设计方法,其包括步骤:(1)建立车身构件的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作为样本的车身构件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工艺参数,以及与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对应的成形性参数;采用样本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以使向BP神经网络中输入样本数据中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工艺参数,所述BP神经网络输出与之对应的样本数据中的成形性参数;(4)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5)在进行车身构件设计时,基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采用智能推理算法,得到所需的车身构件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工艺参数。
  • 一种汽车结构件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CN200610004217.5无效
  • 吉田裕之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6-01-27 - 2006-08-02 - B60K5/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其中扭力杆(70),由如下构件构成:单元侧连接部(72),其连接于动力单元(31)侧;杆部(73),其从该单元侧连接部(72)向车身车架(20)侧延伸;车身车架侧连接部车身车架侧连接部(74),由如下构件构成:环部(85),其一体设于杆部(73);弹性构件(87),其配设于该环部(85);支撑销(88),其贯通该弹性构件(87)并支撑于车身车架(20)侧。并且至少使杆部(73)侧的弹性构件(87)的外周面(87a),相对于支撑销(88)相对地倾斜。从而能够解决结构复杂且部件数目增加的问题点,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部件数目的削减。
  • 车辆动力单元支撑结构
  • [发明专利]安装构件的安装结构-CN201380056753.8在审
  • 细居秀弥;吉村龙雄 -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 2013-10-30 - 2015-07-01 - B60J1/17
  • 一种安装构件的安装结构,具备:车身的板,具有面向车外侧的车外侧面,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壁部,以从板的车外侧面向车外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及安装构件,具有向由壁部包围的部分插通的突设部,且向车身安装,在安装构件安装于车身时,在壁部与突设部之间形成间隙,壁部和突设部形成对进入间隙的水进行保持的水保持机构,水保持机构具有以将进入到间隙的水向车辆下方向排出的方式引导的水保持机构,通过使用上述的安装构件的安装结构,即使顺着车身的板的车外侧面的水浸入到壁部与安装构件之间
  • 安装构件结构
  • [发明专利]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CN201710001479.4有效
  • 立脇正章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1-03 - 2019-03-15 - B62D25/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该汽车的制造方法,该车身结构能够提高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对钢板制的车身的支承刚性。前侧车架(16)的车宽方向外壁(16b)和上部构件(18)的车宽方向内壁(18f)被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连接,在将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与下部构件(19)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下部构件内隔板(32),在将减振器座(25)的后端与上部构件(18)连接的部分的内部配置有上部构件内隔板(26),因此,即使铝合金制的减振器座(25)的刚性比钢板制的上部构件(18)和下部构件(19)的刚性高,也能够将从减震器输入减振器座(25)的载荷有效地向上部构件(18)、下部构件(19)和前隔板上部侧构件(24)传递并对其进行承载。
  • 汽车车身结构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车身结构-CN201710023220.X有效
  • 藤沢耕太;芝田泰之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1-12 - 2019-12-31 - B62D25/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左右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左右的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通过横跨通道部(3B)的前侧连接架(5)、后侧连接架(11)相互连接。左右的底架(12)与左右各自对应的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连接。前侧底部横向构件(4)和后侧底部横向构件(10)具有支承左右的座椅的车宽方向外侧下端的座椅外侧支承部(9)。据此,利用该车身结构,不仅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左右的座椅组装于车身,而且还能够在被施加来自车身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时有效地抑制底板的变形。
  • 车身结构
  • [发明专利]布设方法和布设结构-CN202010721896.8有效
  • 木暮直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2020-07-24 - 2023-09-08 - B60R16/02
  • 一种用于在车辆的车身和车辆的滑动门之间布设波纹管的布设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波纹管,其包括主体部和刚性部,该刚性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将车身侧单元附接到刚性部,该车身侧单元包括第一附接构件和第一固定构件;将门侧单元附接到主体部,该门侧单元包括第二附接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以及根据波纹管所布设的车辆来调节第一端和第一附接构件附接到刚性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 布设方法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