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51554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碎冰功能的船用救生设备-CN202311192243.5在审
  • 曹伟 - 南通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2023-09-15 - 2023-10-24 - B63B35/12
  • 本发明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碎冰功能的船用救生设备,包括救生,所述救生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端部转动安装有蜗轮,所述救生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救生外侧的碎冰杆。本发明通过在救生的外壁上设置转动的碎冰杆以及敲击杆,通过碎冰杆的转动旋入冰层对冰层进行破坏,碎冰杆转动过程中通过蜗杆套与蜗轮的啮合实现推板间歇与挡板接触,进而实现拉绳拉动滑板移后拉伸伸缩弹簧,以及伸缩弹簧后续展开时敲击杆下移进行冰层的敲击,使冰层快速粉碎塌陷,进而使救生快速通过,保证了人身安全。
  • 一种带有功能救生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远海作业无人通信中继系统-CN202211412428.8在审
  • 祁明浩;梁立;郑金华;黄勇;管飞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2022-11-11 - 2023-03-21 - H04B7/18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海作业无人通信中继系统,该系统利用无人机作为中继点,利用其天线高度优势,实现无人的超视距通信能力。通信中继系统分为岸基控制站、无人机和无人三个部分,岸基控制站包括岸基微波通信设备和岸基控制系统,无人机包括机载微波通信设备和机载控制系统,无人包括载微波通信设备载控制系统,其中各微波通信设备由通信天线和信息处理机组成本发明通信中继系统利用无人机作为空中搭载通信中继设备,对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岸间的通信信息进行空中转发中继。通过空中中继天线高度优势,可实现岸之间的超视距通信。
  • 一种远海作业无人通信中继系统
  • [实用新型]供气系统-CN201620134177.5有效
  • 华海波;周娟;庄金鹤 - 江阴耐波特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 2016-02-23 - 2016-07-20 - B63J2/04
  • 一种供气系统,属于船舶设备领域,包括体,体尾端设有透气阀,所述透气阀包括用于向内输送空气的进气阀和排出内废气的出气阀,其特征是:进气阀包括壳体、壳体朝向外的一侧设有用于压缩空气的高压室,高压室与壳体之间开有用于流入空气的进气间隙,壳体内部对应高压室处设有进气室,壳体开有联通进气室与高压室的进气口,进气室内设有用于挡住进气口的密封圈,还设有用于将密封圈压紧在壳体内壁上的弹簧,本方案使体内部透气性好,隔绝水的能力强,以使得内保持干爽,为内输送空气的同时,不会使外界的水进入内,利于内人员呼吸生存。
  • 供气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游艇的门开合结构-CN202122808573.5有效
  • 杨广举 - 常州晨光游艇制造有限公司
  • 2021-11-16 - 2022-04-05 - B63B19/08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游艇的门开合结构,属于游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身和门框本体,所述门框本体固定于身上,所述门框本体上朝向身的外侧设有门本体,所述门本体通过磁吸条和门框本体贴合设置,所述门本体包括门和下门,所述门的顶端与身铰接,所述门的底端和下门的顶端铰接,所述门和门框本体之间设有驱动上门打开和关闭的动力推杆。本申请具有减少门开合过程中与附近物体发生碰撞的可能的效果。
  • 一种用于游艇艇门开合结构
  • [实用新型]抛落释放系统-CN201620135818.9有效
  • 华海波;周娟;庄金鹤 - 江阴耐波特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 2016-02-23 - 2016-08-31 - B63B23/60
  • 一种抛落释放系统,属于船舶安全设备领域,包括体,体内设有驾驶室与传动组件,驾驶室内设有用于控制体脱离轮船的制动杆,传动组件包括依次铰接在一起的凸轮轴、传动杆和释放软轴,释放软轴一端连接制动杆,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杆,传动杆另一端连接凸轮轴,其特征是:凸轮轴设有半圆形凸轮,体尾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吊钩,吊钩被销轴分成钩头和钩柄,钩头相对体朝外设置,钩柄伸入体,钩柄端部与凸轮轴之间配合有传动块,传动块转动连接在,传动块一侧抵触于凸轮轴上半圆形凸轮的圆弧表面,另一侧设有控制吊钩转动的槽口,钩柄端部抵触在槽口中,本方案释放抛落速度快,人员逃生速度快。
  • 抛落艇释放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游轮用救生吊架-CN202121212557.3有效
  • 彭建虎;李维德 - 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有限公司
  • 2021-06-01 - 2022-01-14 - B63B23/3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轮用救生吊架,其包括固定柱、升降柱、导向柱、导向轮以及绳索收放装置;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自由降落引导架的前端旋转连接,所述升降柱与所述自由降落引导架后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由降落引导架及其的救生在不使用时保持水平状态,人员在救生呈水平状态时登入,登入完毕后再控制自由降落引导架及其的救生变换成倾斜状态,再进行救生的滑落操作;更方便人员登入救生,节约登入时间;避免人在进入倾斜状态下救生的过程中救生不慎滑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并避免了需要一直通过固定绳索或其他固定装置来保持对倾斜设置的救生的牵制,降低对固定绳索或其他固定装置的强度要求和耐久性能要求
  • 一种游轮救生艇吊架
  • [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监测系统-CN201510694039.2有效
  • 吴炳发;吴丹辉 -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0-25 - 2015-12-16 - B63C11/5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监测系统,包括多功能潜水器及多个安装在海上移动基地上的探测透声筒组成,多功能潜水器为上下双体结构,即体、下体及连接体,体及下体的后端各设置有推进器,连接体的后端设置有方向舵,连接体的两侧各设置有水平翼,体的前端设置有伸缩柱及设备罩壳,连接体的两侧各设置有多个外挂架,体及下体的前端各设置有声纳探测器及全方位摄像头,体中设置有计算机、自动攻击系统、北斗导航系统、
  • 一种水下监测系统
  • [实用新型]快艇-CN201620011818.8有效
  • 梁明森;梁荣宇 - 珠海市南屏均昌船厂
  • 2016-01-04 - 2016-06-08 - B63H21/32
  • 本发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艇,其包括括体、机舱、排水管、设于艉的散发室及设于机舱内的动力设备;散发室的进气口与机舱的出风口和/或动力设备的排气管的排气口连通;散发室包括设于散发室的顶板和/或侧围板的出气口;排水管的一端与散发室低于散发室进气口下沿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位于体的艉板或体的舷侧板,用于将散发室内的积水排出体外。本快艇通过在排气系统中增设一散发室及排水管,可有效地避免海面上的浪花及快艇在航行过程中涌起的水浪通过排气系统涌入机舱或动力设备,确保快艇的正常工作。
  • 快艇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无人抗浪涌控制装置和方法-CN201410284867.4有效
  • 彭艳;崔建祥;瞿栋;罗均;华凌云 - 上海大学
  • 2014-06-24 - 2014-09-17 - G05D1/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无人抗浪涌控制装置和方法。本装置主要包括:水面无人、嵌入式计算机、全向式无线设备、GPS和罗经,无线设备和GPS主体安装于无人控制舱内,天线安装在体顶部;罗经安装于体重心;嵌入式计算机与GPS、罗经、无线设备相连,控制算法存储于嵌入式计算机在实现过程中通过无线设备接收由X波段雷达监测的相关海域浪涌信息,罗经实时获取无人的位姿信息,利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抗浪涌控制算法对浪涌及位姿信息进行解算,输出控制指令;无人执行控制指令,实现无人的抗浪涌干扰运动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适应外界干扰,实现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无人抗浪涌控制装置和方法。
  •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无人浪涌控制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无人的无人机回收系统及方法-CN201911352859.8有效
  • 顾沈明;吴伟志;管林挺;陈荣品 - 浙江海洋大学
  • 2019-12-25 - 2023-07-04 - G05D1/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的无人机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重量传感器、计数器、显示屏、无人机通信设备、无人机控制器、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分析设备,所述图像分析设备用于分析显示屏的拍摄图像,判断显示屏中显示的已使用停机区域的数量是否小于总停机区域的数量,如果是,则确定无人允许无人机停放,否则,确定无人不允许无人机停放,并将无法停放通知通过无人机通信设备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本发明通过显示屏显示无人已经停放的数量,无人机进行自动识别和判断,可以实现控制每个无人停放无人机的数量,并且通过对停机区域编号,无人机可以准确地停放到指定的位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 基于无人无人机回收系统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