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16109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ITO‑金属‑半导体结构的近红外光吸收-CN201710598738.6在审
  • 刘正奇;刘桂强;黄镇平;张后交;陈戬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7-07-21 - 2017-11-07 - G02F1/015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TO‑金属‑半导体结构的近红外光吸收件,属于光电材料领域。所述吸收自下而上依次由衬底、金属膜层、半导体结构层和ITO膜层组成,所述半导体结构层由半导体颗粒阵列和半导体膜层组成。通过引入ITO(氧化铟锡)透明材料实现光能量的有效入射和进入半导体材料以及运用ITO材料膜层本身的高电导特性,实现良好电导特性与良好光吸收特性的半导体光电器件。这种基于半导体结构的吸收具有结构简单、近红外波段吸收和宽波段吸收的特点。此外结构中采用的半导体材料便于拓展此类吸收在光电检测、光电转换、光生电子和热电子产生与收集以及电磁能量吸收等领域的应用开发。
  • 基于ito金属半导体结构红外光吸收器件
  • [发明专利]逆串联三效吸收式制冷系统-CN200710151059.0无效
  • 申江;孙欢;苏树强 - 天津商业大学
  • 2007-12-14 - 2008-06-25 - F25B1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串联三效吸收式制冷系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不同品位能量的合理利用,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的制冷系统。溶液回路中吸收的溶液出口经低温溶液热交换与低压发生溶液进口相连,低压发生溶液出口经中温热交换与中压发生溶液进口相连,中压发生溶液出口经高温溶液热交换与高压发生溶液进口相连,高压发生的溶液出口依次经高温溶液热交换、中温溶液热交换、低温溶液热交换吸收溶液进口相连。该制冷系统吸收的稀溶液串联倒流依次进入低、中、高温溶液热交换和发生,最后流回吸收,能够实现对不同品位能量的合理利用,其机组热效率也相对较高。
  • 串联吸收制冷系统
  • [发明专利]感测管诊断系统和方法-CN201811550881.9有效
  • A·海德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2018-12-18 - 2022-09-13 - B60R19/48
  • 一种车辆的诊断系统,其包括能量吸收,该能量吸收夹持在车辆的前保险杠面板和前保险杠加固件之间。感测管位于能量吸收的一部分和前保险杠加固件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和第二压力传感分别测量感测管内的空气第一压力和空气第二压力。致动构造成致动并且改变感测管内的压力。诊断模块构造成基于如下至少一者而选择性地诊断感测管是否存在故障:第一压力中响应于致动的致动的第一变化;以及第二压力中响应于致动的致动的第二变化。
  • 感测管诊断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吸收能量回收提质装置-CN201210492196.1无效
  • 江荣方 - 江荣方
  • 2012-11-28 - 2013-03-06 - F25B30/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能量回收提质装置,包括发生(3)、冷凝(1)、吸收(7)、溶液热交换(11)、余热源热交换(12)、溶液泵(10)和余热水循环泵(13),所述发生(3)、冷凝(1)和吸收(7)分别设置有冷凝传热管(2)、发生传热管(4)和吸收传热管(8),所述装置还包括有闪蒸室(14),闪蒸室(14)内没有设置传热管,闪蒸室(14)和吸收(6)在同一腔室内,余热水循环泵(13)的进出口管道将余热源热交换(12)的系统管道与闪蒸室(14)相连接。本发明不但回收了来自余热源热交换(12)的余热,而且获得了比余热更高品质的用热热水,实现了能量回收并提质的功能。
  • 吸收能量回收装置
  • [实用新型]吸收能量回收提质装置-CN201220637050.7有效
  • 江荣方 - 江荣方
  • 2012-11-28 - 2013-06-12 - F25B30/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能量回收提质装置,包括发生(3)、冷凝(1)、吸收(7)、溶液热交换(11)、余热源热交换(12)、溶液泵(10)和余热水循环泵(13),所述发生(3)、冷凝(1)和吸收(7)分别设置有冷凝传热管(2)、发生传热管(4)和吸收传热管(8),所述装置还包括有闪蒸室(14),闪蒸室(14)内没有设置传热管,闪蒸室(14)和吸收(7)在同一腔室内,余热水循环泵(13)的进出口管道将余热源热交换(12)的系统管道与闪蒸室(14)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但回收了来自余热源热交换(12)的余热,而且获得了比余热更高品质的用热热水,实现了能量回收并提质的功能。
  • 吸收能量回收装置
  • [发明专利]改进的三重效应吸收循环装置-CN92114549.7无效
  • U·洛肯费勒;P·沙基西安 - 罗基研究公司
  • 1992-11-27 - 2001-05-09 - F25B15/00
  • 主体装置是三效应吸收循环装置,包括第一、二和三发生,各容有吸收剂水溶液并工作在依次升高的温度下;第一、二和三冷凝工作在依次升高的温度下,有效地和发生相通;第一热交换装置在第三冷凝和第二发生间及在第二冷凝与第一发生间协同工作,在其间引导能量;一、二或三个吸收及一、二或三个液体回路在吸收间引导吸收剂水溶液,在所述回路的吸收剂水溶液流间交换能量的第二热交换装置;及一、二或三个蒸发有效地和吸收相通。
  • 改进三重效应吸收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热媒水驱动的氨与溴化锂集成吸收式制冷装置及方法-CN201310521246.9有效
  • 董宏光;赵国强;于博;刘栋;王永长;姚庆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3-10-28 - 2014-03-12 - F25B27/02
  • 种热媒水驱动的氨与溴化锂集成吸收式制冷装置,具体设备有:氨水溶液精馏塔、氨气冷凝、液氨节流阀、液氨蒸发、冷剂氨气吸收、氨水溶液换热器、氨水溶液循环泵、氨水溶液减压阀、溴化锂溶液发生、水蒸汽冷凝、水节流阀、水蒸发、冷剂水蒸汽吸收、溴化锂溶液换热器、溴化锂溶液循环泵、溴化锂溶液减压阀。氨吸收式制冷系统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通过热媒水及冷冻水能量流集成起来。工艺主要是:根据能量梯级利用原则,热媒水先驱动氨吸收式制冷后,再序贯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制取的冷冻水,用于串级冷却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氨水溶液精馏塔顶冷凝)及吸收,从而强化氨吸收式制冷过程。
  • 一种热媒驱动溴化锂集成吸收制冷装置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