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16109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铝‑砷化镓结构的宽波段光完美吸收-CN201710598766.8在审
  • 刘正奇;刘桂强;刘晓山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7-07-21 - 2017-11-21 - H01L31/02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铝‑砷化镓结构的宽波段光完美吸收,属于光电材料领域。所述吸收自下而上依次由衬底、铝膜层和砷化镓结构层组成,所述砷化镓结构层由砷化镓颗粒阵列和砷化镓膜层组成。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砷化镓结构的几何尺寸和晶格周期,可以完全吸收入射到结构表面的电磁波。这种基于砷化镓颗粒本身的局域光学共振模式与砷化镓膜层的低阶光学导波模式的吸收具有结构简单、近红外波段吸收和宽波段吸收的特点,此外结构中采用的砷化镓为半导体材料便于拓展此类吸收在光电检测、光电转换、光生电子和热电子产生与收集以及电磁能量吸收等领域的应用开发
  • 基于砷化镓结构波段完美吸收
  • [实用新型]混合式热泵装置-CN201620534772.8有效
  • 胡东帅;刘君伟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 2016-06-03 - 2016-11-23 - F25B30/04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合式热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闭合回路中的吸收、溶液泵、发生、冷凝、膨胀阀和蒸发,发生上具有混合溶液入口、吸收剂溶液出口和制冷剂蒸汽出口,吸收上具有吸收剂溶液入口、制冷剂蒸汽入口和混合溶液出口,发生通过制冷剂蒸汽出口与冷凝的入口连通,吸收通过制冷剂入口与蒸发的出口连通,发生吸收剂溶液出口与吸收吸收剂溶液入口通过吸收剂溶液管路连通,吸收剂溶液管路上连接有减压阀;还包括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蒸发的出口和冷凝的入口连通的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式热泵装置可同时采用热源能量和压缩机动力,可降低电厂用电率,同时也能对电厂废热进行利用,不牺牲发电厂电量。
  • 混合式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全水冷分凝的氨吸收式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CN202010102813.7有效
  • 余东东;孟现阳;吴建文;吴江涛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0-02-19 - 2021-07-13 - F25B30/04
  • 一种全水冷分凝的氨吸收式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发生,发生的第一出口经分凝与冷凝相连,冷凝与再冷的第一入口相连,再冷的第一出口与蒸发入口相连,蒸发出口经再冷与溶液冷却吸收的第一入口相连;发生的第二出口与GAX换热器与溶液冷却吸收的第一入口相连,溶液冷却吸收的第二出口与GAX换热器的第二入口相连,GAX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发生的第二入口相连。采用分凝全水冷的新循环形式,可大幅度提高GAX换热器中用于内部能量回收的单位吸收热负荷,并且极大的优化溶液冷却吸收模块与水冷吸收模块的能量分配,从而提升溶液冷却吸收模块热负荷,从而减少系统的输入热负荷
  • 一种水冷吸收式热泵系统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CN200910258956.0无效
  • 孙文哲;杜帅;苏子云;张雪亮;鹿磊 - 上海海事大学
  • 2009-12-31 - 2010-07-14 - F25B1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该系统采用喷射取代原有稀溶液节流装置,以来自溶液热交换的稀溶液为喷射的工作流体,来自蒸发的氨蒸汽为引射流体;稀溶液和氨蒸汽在喷射中混合增压后注入到吸收喷射回收了稀溶液降压过程中的能量,用以提高吸收吸收压力,在同常规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冷却水温度和热源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系统的制冷系数得到提高;并且由于氨蒸汽和氨水稀溶液在喷射中得到充分混合使吸收简化为一个简单的冷却
  • 一种高效氨水吸收制冷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CN201510172581.1在审
  • 郑华忠 - 安徽兴东化工有限公司
  • 2015-04-13 - 2016-11-23 - B01D53/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吸收,所述吸收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口、排气口和排液口,吸收包括第一吸收和第二吸收;废气从第一吸收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第一吸收内部吸收,并从第一吸收的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一吸收的排气口与第二吸收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经过第一吸收吸收处理的气体在第二吸收内部吸收处理后,从第二吸收的排气口排出;第一吸收和第二吸收处理的液体从排液口排出,进入废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水加稀酸液喷淋吸收处理,二级石墨喷淋吸收使废气与液体逆流接触,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 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CN201520220059.1有效
  • 郑华忠 - 安徽兴东化工有限公司
  • 2015-04-13 - 2015-11-11 - B01D53/7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吸收,所述吸收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口、排气口和排液口,吸收包括第一吸收和第二吸收;废气从第一吸收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第一吸收内部吸收,并从第一吸收的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一吸收的排气口与第二吸收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经过第一吸收吸收处理的气体在第二吸收内部吸收处理后,从第二吸收的排气口排出;第一吸收和第二吸收处理的液体从排液口排出,进入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水加稀酸液喷淋吸收处理,二级石墨喷淋吸收使废气与液体逆流接触,保证氨气被充分吸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 一种两级氨气吸收处理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半导体超表面结构的三频带近红外吸收-CN201710062850.8有效
  • 刘正奇;刘桂强;刘晓山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7-02-03 - 2019-09-06 - H01L31/09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半导体超表面结构的三频带近红外吸收,属于超材料领域。所述吸收自下而上依次由衬底、金属膜层和半导体超表面结构层组成,所述超表面结构层由半导体颗粒阵列和半导体膜层组成。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半导体超表面结构的几何尺寸和晶格周期,可以完全吸收入射到结构表面的电磁波。这种基于半导体超表面的吸收具有结构简单、近红外波段吸收,并且有三个吸收峰的特点,此外结构中采用的半导体材料作为电磁波吸收功能层不仅克服了传统金属共振单元单一尺寸只能产生单一共振吸收峰的局限而且也便于拓展此类吸收在光电检测、光电转换、光生电子和热电子产生与收集以及电磁能量吸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基于半导体表面结构频带红外吸收
  • [实用新型]家用吸收式一体化小型除湿机-CN201420502359.4有效
  • 何思远;李东杰 - 何思远;李东杰
  • 2014-09-02 - 2015-04-15 - F24F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吸收式一体化小型除湿机,包括中空纤维膜吸收、风扇和减压蒸发再生系统,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中空纤维膜吸收的进风口,所述中空纤维膜吸收的出液端与所述减压蒸发再生系统的进液端连接,所述中空纤维膜吸收的进液端与所述减压蒸发再生系统的出液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家用吸收式一体化小型除湿机采用中空纤维膜与除湿溶液结合的除湿结构,改善了传统溶液吸收方法中利用填料实现吸收的设备复杂性;除湿溶液与湿空气非直接接触,提升了空气品质;所述减压蒸发再生系统内形成一定真空度,降低了常压下进行溶液再生时对加热温度的要求,大大节省了能量耗费,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 家用吸收一体化小型除湿机
  • [实用新型]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并制备硫酸的设备-CN201320738756.7有效
  • 李九林;李彩慧;何小刚;杜军卫;何海平;周磊 - 李九林
  • 2013-11-20 - 2014-05-07 - C01B17/74
  • 所述混合气调匀室位于催化室的下面,混合气调匀室和催化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混合气调匀室和催化室由混合气管连通,所述混合气调匀室内设有余热回收管,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上端连接催化室,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下端通过连接通道连通硫酸吸收,所述硫酸吸收内设有余热回收,所述硫酸吸收的上端连接自动浓硫酸喷洒,所述硫酸吸收的下端的一侧连接自动加湿器,所述硫酸吸收的下端的另一侧连接硫酸收集,所述混合气管上设有混合气温度余热加热系统,所述的混合气温度余热加热系统连接余热回收。该装置很好利用整个过程的热能量,利于设备的推广使用。
  • 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制备硫酸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式制冷方法及其设备-CN02115436.8无效
  • 万忠民;舒水明 - 华中科技大学
  • 2002-01-15 - 2002-08-07 - F25B1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制冷方法及其设备,其原理是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液态冷剂的相变潜热和储存传质推动力来储存能量。在冷剂将要进入蒸发时利用蓄能装置将液态冷剂储存起来;在吸收剂将要进入吸收时利用蓄能装置将吸收剂储存起来,在热源不充足时候利用其潜热制冷。其设备包括发生、冷凝、蒸发吸收,各组件按照现有的连接方式相连接,在冷凝和蒸发之间增设有冷剂储存,在吸收与发生之间设有第一吸收剂储存,在吸收和发生之间设有第二吸收剂储存。它适用于一些变热源负荷的场所,特别是太阳能等间歇热源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 一种吸收制冷方法及其设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