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340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飞机翼梁,装配飞机翼梁的方法和定位工具-CN97193197.6无效
  • 克莱顿·L·芒克;保罗·纳尔逊;戴维·E·斯特兰德 - 波音公司
  • 1997-03-21 - 2002-08-14 - B23P11/02
  • 该装置包括用来夹持梁腹板(45)的夹具(52),以便由精密数控机床(85)进行钻孔和修整。装置还包括用来将一对(40,42)定位在腹板(45)上的工具(95)。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夹具(52)上使梁腹板(45)定位,确定腹板(45)在装置(52)上相对于固定的已知位置的实际位置,根据确定步骤的结果校正机床(85),在腹板(45)上钻出定位工具的坐标孔,通过紧固件穿过坐标孔和腹板(45)上的相应坐标孔,而将工具(95)临时安装到腹板(45)上,将上下(40,42)支承在工具(95)上,将(40,42)夹紧到腹板(45)上,然后由穿过相应孔的紧固件,把(40,
  • 飞机装配方法定位工具
  • [发明专利]用于飞机的T型尾部接头组件-CN202010697114.1在审
  • C·A·罗尔夫斯 - 波音公司
  • 2020-07-20 - 2021-02-05 - B64C5/00
  • 在一种实施例中,T型尾部接头组件包括多个下肋构件,每个下肋构件均具有第一基部构件、从第一基部构件的第一表面突出的第一片、接近第一基部构件的端部在第一片中的凹口以及从第一基部构件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突出的附接构件T型尾部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上肋构件,每个上肋构件均具有第二基部构件、从第二基部构件的表面突出的第二片以及接近第二基部构件的端部在第二片中的凹口。T型尾部接头组件进一步包括:被布置在上肋构件和下肋构件之间的多个梁配件,其中梁配件接合下肋构件的第一片中的凹口和上肋构件的第二片中的凹口;以及多个,其被联接到多对所述上肋构件和所述下肋构件并将其间隔开,其中所述多个接近第一基部构件和第二基部构件的端部。
  • 用于飞机尾部接头组件
  • [发明专利]一种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CN201410087164.2在审
  • 王建军;米成宏;魏涛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2014-03-11 - 2014-08-13 - B66C23/6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包括斜腹杆(1)、主杆(2)、横腹杆(3)和支撑板(4),主杆采用H型钢,支撑板的形状和尺寸与主杆截面缘及腹板围成的空间的形状和尺寸配合,支撑板垂直于主杆腹板并与主杆腹板、缘焊接固定;横腹杆与支撑板、主杆的缘对接焊接固定;斜腹杆与主杆的缘搭接焊接固定、与支撑板对接焊接固定。本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的受力传递路线直接,主杆受力状态更加理想,连接结构稳定可靠;在局部范围内将主杆的上下缘和腹板组成一体,形成“U”型的半封闭结构,因此使主杆局部强度得到加强,降低焊缝开裂的风险
  • 一种标准节腹杆主弦杆连接结构
  • [实用新型]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CN201420108055.X有效
  • 王建军;米成宏;魏涛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2014-03-11 - 2014-08-13 - B66C23/6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包括斜腹杆(1)、主杆(2)、横腹杆(3)和支撑板(4),主杆采用H型钢,支撑板的形状和尺寸与主杆截面缘及腹板围成的空间的形状和尺寸配合,支撑板垂直于主杆腹板并与主杆腹板、缘焊接固定;横腹杆与支撑板、主杆的缘对接焊接固定;斜腹杆与主杆的缘搭接焊接固定、与支撑板对接焊接固定。本塔机标准节腹杆与主杆连接结构的受力传递路线直接,主杆受力状态更加理想,连接结构稳定可靠;在局部范围内将主杆的上下缘和腹板组成一体,形成“U”形的半封闭结构,因此使主杆局部强度得到加强,降低焊缝开裂的风险
  • 标准节腹杆主弦杆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CN201110284902.9无效
  • 叶正寅;杨磊;周乃桢;王晓朋;叶坤;华如豪;武洁;张伟伟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1-09-22 - 2012-03-28 - B64C3/58
  • 上排、中排和下排长为机翼长的10%,展长为机翼展长的80%。各排均绕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偏转。在向方向,上排、中排和下排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05、1.15、1.25倍主长;在垂直于弦线方向上,上排、中排和下排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1、0.2、0.3倍主长各排的一端均固定在机身上,另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机翼的下表面。本发明用于机翼下方时,使气流经过叶栅的导向并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滞作用,在机翼的下表面形成了大范围的高压区,并且由于三组排上也具有升力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机翼的升力。
  • 一种飞机起降导流
  • [发明专利]长不等三旋直升机-CN202010762423.2在审
  • 江富余 - 江富余
  • 2020-07-31 - 2020-10-16 - B64C27/08
  • 一种长不等三旋直升机,三旋的旋转面水平设置,且间距相等,三旋采用纵列布局,三个旋的转速相同,第一个旋和第三个旋的转向相同,第一个旋和第二个旋的转向相反,第二个旋长是第一个旋长的两倍,三旋的总距相同时,三个旋的反扭矩基本相互抵消,三旋采用横列布局,三个旋的转速相同,左旋和右旋的转向相同,左旋和中心旋的转向相反,中心旋长是左旋长的两倍,三旋的总距相同时,三个旋的反扭矩基本相互抵消,纵列布局第一个旋和第三个旋操纵俯仰和横滚,第二旋操纵航向,横列布局左旋和右旋操纵俯仰和横滚,中心旋操纵航向,机身下设置起落架,应用于救护、运输等。
  • 不等三旋翼直升机
  • [实用新型]长不等三旋直升机-CN202021562948.3有效
  • 江富余 - 江富余
  • 2020-07-31 - 2021-02-02 - B64C27/08
  • 一种长不等三旋直升机,三旋的旋转面水平设置,且间距相等,三旋采用纵列布局,三个旋的转速相同,第一个旋和第三个旋的转向相同,第一个旋和第二个旋的转向相反,第二个旋长是第一个旋长的两倍,三旋的总距相同时,三个旋的反扭矩基本相互抵消,三旋采用横列布局,三个旋的转速相同,左旋和右旋的转向相同,左旋和中心旋的转向相反,中心旋长是左旋长的两倍,三旋的总距相同时,三个旋的反扭矩基本相互抵消,纵列布局第一个旋和第三个旋操纵俯仰和横滚,第二旋操纵航向,横列布局左旋和右旋操纵俯仰和横滚,中心旋操纵航向,机身下设置起落架,应用于救护、运输等。
  • 不等三旋翼直升机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升飞机反扭矩装置的桨叶-CN201410557017.7有效
  • M·简韦斯;B·格拉斯勒;S·芬克;L·苏得瑞 - 空客直升机
  • 2011-12-14 - 2015-04-01 - B64C27/467
  • 一种用于直升飞机的反扭矩装置的桨叶(1),且所述装置包括涵道旋(13),而所述桨叶(1)包括不同的部段组件、前缘(2)和后缘(3),其中,该桨叶包括:至少两个部段(5)和(6)的组件;各翼型的积迭线(4),该积迭线在从翼型的前缘(2)开始位于(C)的25%至50%范围中的距离处延伸,所述积迭线(4)在桨叶(1)的平面中具有曲线形状,该曲线从桨叶的根部(5)至端部(6)连续地具有后掠、前掠以及最后后掠;以及(C),该在至少端部翼型(1a)上、朝桨叶(1)的部段(6)行进时变得较大,以达到端部值,该端部值小于或等于桨叶(1)的根部(5)的参照(Cref)的1.6
  • 一种用于直升飞机扭矩装置桨叶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升飞机反扭矩装置的桨叶-CN201110437678.2有效
  • M·简韦斯;B·格拉斯勒;S·芬克;L·苏得瑞 - 尤洛考普特公司
  • 2011-12-14 - 2012-07-11 - B64C27/467
  • 一种用于直升飞机的反扭矩装置的桨叶(1),且所述装置包括涵道旋(13),而所述桨叶(1)包括不同的部段组件、前缘(2)和后缘(3),其中,该桨叶包括:至少两个部段(5)和(6)的组件;各翼型的积迭线(4),该积迭线在从翼型的前缘(2)开始位于(C)的25%至50%范围中的距离处延伸,所述积迭线(4)在桨叶(1)的平面中具有曲线形状,该曲线从桨叶的根部(5)至端部(6)连续地具有后掠、前掠以及最后后掠;以及(C),该在至少端部翼型(1a)上、朝桨叶(1)的部段(6)行进时变得较大,以达到端部值,该端部值小于或等于桨叶(1)的根部(5)的参照(Cref)的1.6倍。
  • 一种用于直升飞机扭矩装置桨叶
  • [发明专利]风车及具备该风车的风力发电装置以及风车的设计方法-CN201510242071.7有效
  • 深见浩司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1-10-20 - 2018-08-31 - F03D80/00
  • 本发明提供风车及具备该风车的风力发电装置以及风车的设计方法,在翼根侧的长的上限值受限制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所希望的空气动力特性。具备从前端(1b)侧到翼根(1a)侧长增大的主体部(3)。主体部(3)具有:前端区域(1c),在主体部(3)的前端侧,为大致一定的第一设计升力系数的状态下,朝向翼根(1a)侧长逐渐增大;最大长位置(1d),在翼根(1a)侧的成为最大长的位置,具有比第一设计升力系数大的第二设计升力系数;过渡区域(1e),位于前端区域(1c)与最大长位置(1d)之间。过渡区域(1e)的设计升力系数从前端(1b)侧朝向翼根(1a)侧从第一设计升力系数向第二设计升力系数逐渐增大。
  • 风车具备风力发电装置以及设计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