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0149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遥控留热气飞艇排气装置-CN201220460259.0有效
  • 盛光喜;贺应平;薛富利;王冰;祝远程;龚松洁 -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 2012-09-11 - 2013-03-13 - B64B1/62
  • 一种遥控留热气飞艇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艇囊上的排气口、设置于艇囊内壁的排气口盖布;排气口盖布经棉丝搭扣与排气口活动连接;排气口盖布固定连接有用于掀开排气口盖布排气的拉开绳;拉开绳从艇囊尾部伸出。当遥控留热气飞艇快降落到地面时(距离地面5-10m),留绳已不能工作,留热气飞艇悬停在空中,通过拉开绳拉开排气口盖布,迅速将艇囊内热空气排出,使热气飞艇迅速降落,减少留热气飞艇在降落时的留空时间同时,排气口处于整个艇囊的后部,留热气飞艇降落到地面时在外界风力作用下,能使飞艇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迅速排出,减少了人员手动排气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 一种遥控热气飞艇排气装置
  • [实用新型]稳定排气元件-CN201420264496.9有效
  • 黄士彦 - 黄士彦
  • 2014-05-22 - 2014-11-05 - A61B5/022
  • 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排气元件,其系为中空结构体,并具有一进气端、一气流通道与一排气端,该气流通道连接该进气端与该排气端,该进气端系为一开口,且该排气设有至少一排气孔,其特征在于,该稳定排气元件经由金属冲压成形加工制成,并再透过雷射钻孔加工形成该排气孔,且该排气孔之直径介于0.002mm~0.02mm之间,以符合微型尺寸,并使进入该稳定排气元件之气流,可藉由该排气孔缓慢且均匀散出,以利后续之检测及稳定气流之排出。透过雷射钻孔可大幅缩小该排气孔之孔径,解决传统于微孔加工产生之瓶颈与降低材料成本,并可快速且精准地加工形成该稳定排气元件。
  • 稳定排气元件
  • [发明专利]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控制器及留气球-CN202010768583.8在审
  • 张强辉;李家隆;杨天鸣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2020-08-03 - 2020-12-04 - G05D16/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控制器及留气球。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包括,压力检测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压力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留气球内外压差,生成压力信号;控制电路与压力检测电路相连,包括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降至第二阈值过程持续输出排气信号的排气控制子电路、及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升至第四阈值过程持续输出进气信号的进气控制子电路;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包括根据排气信号对留气球排气排气驱动电路,以及根据进气信号对留气球充气的进气驱动电路。本发明的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优点。
  • 气球压力控制电路控制器
  • [发明专利]人航机-CN98110359.6无效
  • 郝培业 - 山东工程学院
  • 1998-07-20 - 2000-01-26 - A63B35/12
  • 是由发动机、减速机、喷水推进器、壳体、油箱、排气、进气、控制和背带组成,油箱、发动机和减速机位于壳体内,推进器安装在壳体后端尾部,推进器与发动机和减速机同轴联接,进气安装在壳体前端,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排气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联,背带设置在壳体底部,控制设置在人体前胸。
  • 人航机
  • [发明专利]用于无凸轮发动机的气缸盖腔体通气-CN201310248880.X无效
  • T.A.斯皮克斯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2013-06-21 - 2014-01-15 - F01M13/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组件,其可包括发动机结构、进气阀和排气阀、液压致动的阀提升机构、以及阀通气管线。发动机结构可以限定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曲轴箱、以及与所述曲轴箱隔离的阀室。进气阀可以位于进气端口中,排气阀可以位于排气端口中。液压致动的阀提升机构可以在所述阀室内支撑在所述发动机结构上,该机构与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接合。阀通气管线可以与所述阀室连通并且可以提供所述阀室和所述进气端口之间的连通。
  • 用于凸轮发动机缸盖通气
  • [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排气管管结构-CN200920249452.8有效
  • 熊军;李大军;王召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2009-11-27 - 2010-08-11 - F01N13/08
  •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管结构,单节排气总管通过波纹管串联构成排气总管管排气总管管的一端与柴油机增压器相连,单节排气总管支管段轴线与总管段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单节排气总管支管段与总管段相连的管孔缩口。与柴油机增压器相连的排气总管的管孔扩口。单节排气总管支管段轴线与总管段轴线的夹角可为30°-50°。单节排气总管支管段与总管段相连的管孔缩口2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狭小空间布置排气管管结构,可达到240ZJ型柴油机限界目的;柴油机装用增压器由两台变成一台,可简化相应的油水管路布置;类似于串接脉冲转换MPC形式的新结构排气管管结构,可避免各缸之间大的扫气干扰
  •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管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留气球副气囊体积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CN202110138755.8有效
  • 张强辉;何泽青;杨天鸣;付强;李蕊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2021-02-01 - 2023-10-27 - G01F1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留气球副气囊体积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进气单元、排气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所述进气单元,用于向留气球副气囊中吹入气体,并生成相应的进气时间数据;所述排气单元用于从留气球副气囊中排出气体,并生成相应的排气时间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留气球副气囊对应的差压数据、绝压数据、温度数据、所述进气时间数据以及所述排气时间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得出留气球副气囊内部气体体积数据;根据所述留气球副气囊内部气体体积数据,确定留气球副气囊的体积数据。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检测系统,能够在线准确检测留气球副气囊体积,提高测量方法的效率及实时性。
  • 种系气球气囊体积在线检测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CN201180002209.6有效
  • 松尾润一;西冈宽真;押川克彦;塚本佳久;大月宽;中山茂树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2-18 - 2012-10-31 - B01D53/86
  • 本发明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配置于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银氧化铝催化装置,在排气气体的空气燃料比与理论空气燃料比相比更稀时,银氧化铝催化装置在第一设定温度下排出所吸附的NO2,在低于第一设定温度的第二设定温度下排出所吸附的NO,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排气气体的空气燃料比与理论空气燃料比相比更稀时,当银氧化铝催化装置变为低于第二设定温度的第三设定温度时,抑制银氧化铝催化装置的温度上升而将银氧化铝催化装置维持在第三设定温度附近,以使银氧化铝催化装置所吸附的至少一部分NO氧化成为NO2并被银氧化铝催化装置吸附,然后,解除对银氧化铝催化装置的温度上升的抑制。
  • 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
  • [实用新型]车辆排气清洁装置-CN89207037.4无效
  • 欧阿林 - 欧阿林
  • 1989-05-09 - 1990-08-29 - F01N3/00
  • 一种装置于车辆排气管上之清洁装置,包括有集气管,废气管及混合气排气管所组成,其中该废气排气管与混合气管架设于集气管内部,于集气管内设有一具有数个小孔之隔板,该废气排气管内设有一过滤网及一消音管,于废气排气管内设有许多小孔,混合气排气设有一可供空气进入之孔道及可供废气进入之废气进入孔,可将废气中之一氧化碳予以稀释,以减少空气污染为其特征。
  • 车辆排气清洁装置
  • [发明专利]机动车及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CN201910476105.7有效
  • M·奥萨德尼克 - 奥迪股份公司
  • 2019-06-03 - 2021-08-17 - F01N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机动车包括连接在内燃机下游的、包括多个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用于净化内燃机的排气排气,其中,排气包括SCR催化器和至少另一催化器,其中,所述另一催化器构造成NOx蓄存催化器或氧化催化器,其中,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影响排气温度的机动车的运转部件,其中,控制装置设置成,根据至少一个与预期的行驶路线相关的道路信息和涉及排气的至少一个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与温度相关的有害物质转化率的转化信息,驱控运转部件用于调节排气温度。
  • 机动车用于运行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开发利用长型高层建筑分隔缝的排气方法-CN00117382.0无效
  • 曾文志 - 曾文志
  • 2000-09-01 - 2001-03-07 - E04B1/68
  • 一种涉及开发利用长型高层建筑分隔缝的排气方法,其特点是在现有与分隔缝两侧相邻房间内设置排气,该排气与分隔缝相通,房间内的气体通过排气排入分隔缝内并形成气流,在气压作用下,分隔缝内的气流上升至分隔缝顶部,并从分隔缝顶部开设的出气口排出,由于气流在分隔缝内的流动,解决了分隔缝内的潮湿现象,提高了分隔缝周边房间的通风排气能力;本发明在保证安全开发利用分隔缝的措施下,达到了向分隔缝排气的房间各自排气、互不干扰
  • 一种开发利用高层建筑分隔排气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