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79155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模块-CN202320772791.4有效
  • 杨倩 - 武汉联大慧通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10 - 2023-09-22 - G02B6/4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包括PCB板和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多个焊脚,所述焊脚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隔热槽,所述焊脚的表面还开设有锡槽;所述模块主体可通过焊脚激光焊接在PCB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块主体的底部设置焊脚,并在焊脚上开设一圈锡槽,从而利用焊接的模块常用的锡焊操作时,锡槽吸附浸润焊锡,从而在焊锡凝固后形成嵌套结构,使得模块主体与PCB板之间进行焊接固定,从而实现模块可在机械震动大的环境下快速传输。
  • 一种模块
  • [发明专利]水溶性氟大分子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1410202138.X有效
  • 王克敏 - 常州大学
  • 2014-05-13 - 2014-08-20 - C08F2/4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氟大分子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氟小分子与水溶性引发剂共聚反应,制得水溶性氟大分子引发剂。本发明的水溶性氟大分子引发剂克服了传统小分子引发剂易挥发,特别是水性涂料应用中的红外干燥过程,以及易黄变的缺陷;在水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引发水溶性体系聚合,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氟大分子引发剂,由于氟原子的地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而赋予其一定的迁移能力,使其在水体系中自发向体系外表面迁移,最终在水性体系中形成浓度的梯度分布,进而引发梯度聚合;部分迁移到表面的氟大分子引发剂
  • 水溶性大分子引发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扩散粘结剂层和扩散粘结膜-CN201410546694.9在审
  • 长仓毅;岛口龙介;长谷川良;铃木淳史;吉田弘幸;菱沼昌世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2014-10-16 - 2015-05-06 - C09J7/00
  • 本发明提供的扩散粘结剂层是替代以往的扩散板加以使用的光学部件,具有扩散片的功能,且实现显示器厚度的薄型化。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了该扩散粘结剂层的扩散粘结膜。所述扩散粘结剂层是具有扩散功能的扩散粘结剂层,所述扩散粘结剂层由含有共聚物和交联剂和硅类粒子的粘结剂组合物形成,所述共聚物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数为C1~C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以及作为含有共聚的官能团的单体选自于羟基的共聚合性单体、羧基的共聚合性单体、氮乙烯基单体以及芳香族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所述扩散粘结剂层的透过率为90%以上、雾度值为40%以上、折射率为
  • 扩散粘结
  • [发明专利]助引发剂胺的聚合二苯甲酮引发剂的制备方法-CN201110104741.0无效
  • 韦军;王宝总;邱峻;郑小娟;陈辉;张明 - 盐城工学院
  • 2011-04-26 - 2011-10-12 - C08F2/48
  • 本发明公开了下式所示的助引发剂胺的聚合二苯甲酮引发剂的制备方法。以苯环的叔胺和4-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生成硝基和叔胺基的取代二苯甲酮;然后在氯化亚锡和浓盐酸存在下,将硝基还原成伯胺基;再利用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与伯胺基反应在分子结构上引入聚合的双键基团,得到助引发剂胺的聚合二苯甲酮引发剂。由于此引发剂结构上含有聚合基团,在光固化时避免常规小分子引发剂存在的毒性和高迁移率的问题;另外此引发剂结构上含有助引发剂基团(叔胺基),在光固化时不需额外再添加助引发剂,引发效率较高,因此这种引发剂在光固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引发聚合二苯甲酮光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助引发剂胺的聚合硫杂蒽酮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110104723.2无效
  • 邱峻;郑小娟;王宝总;韦军;张明;陈辉 - 盐城工学院
  • 2011-04-26 - 2011-10-12 - C08F2/48
  • 本发明公开了下式所示的助引发剂胺的聚合硫杂蒽酮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苯环的脂肪族仲胺盐与硫代水杨酸为原料,在浓酸存在下,发生成环反应,合成出硫杂蒽酮结构的仲胺盐。将此仲胺盐加碱液生成仲胺,使其进一步与卤丙烯反应生成一类助引发剂胺的聚合硫杂蒽酮引发剂。聚合基团的存在可使引发剂分子在聚合时与树脂进行共聚,避免传统小分子引发剂存在的迁移性和毒性问题,还可改善引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另外,由于引发剂结构上含有助引发剂基团,不需额外添加助引发剂,提高了固化后材料性能的稳定性,相应地也拓宽了硫杂蒽酮作为引发剂的应用范围。
  • 引发聚合硫杂蒽酮光及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