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9967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堆及自调节PH值的方法-CN201410327561.2有效
  • 李俊;邹文天;叶丁丁;朱恂;廖强;王宏;陈蓉;丁玉栋 - 重庆大学
  • 2014-07-10 - 2017-01-11 - H01M8/2404
  • 本发明公开了单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堆及自调节PH值的方法;单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堆,包括n只单微生物燃料电池和n只微生物燃料电池;n取≥1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微生物燃料电池为采用空气阴极的单微生物燃料电池,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为采用阴极电解液并用质子交换膜分隔阴极腔和阳极腔微生物燃料电池;第一只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腔的废液出口与第一只单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培养液进口连接;第一只单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废液出口与第二只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腔的培养液进口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培养基酸化问题,电池堆能根据需要放大堆叠;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环保等领域。
  • 单双室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调节ph方法
  • [发明专利]以蓝藻为能量来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CN201010277559.0无效
  • 吴巍;浦跃朴;尹立红 - 东南大学
  • 2010-09-10 - 2011-01-12 - H01M8/16
  • 一种以蓝藻为能量来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该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的电池盒(1)为主体,在该结构的电池盒(1)中设有离子交换膜(4),由该离子交换膜(4)隔开结构的电池盒(1)的内部空间,构成蓝藻电池的阳极(5)和阴极(6),在阳极(5)中设有阳极电极(2),在阴极(6)中设有阴极电极(3)。该蓝藻电池的阳极(5)充灌蓝藻液,阴极(6)充灌导电液,并通过适当的连接即产生电能输出,驱动外部电路负载(7)。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电极(2)、阴极电极(3)由碳布、碳毡、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构成。
  • 蓝藻能量来源微生物燃料电池
  • [实用新型]一种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底盘结构-CN202321058006.5有效
  • 宋延豹;赵岩;徐梓傲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2023-04-27 - 2023-10-10 - B60L50/7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底盘结构,属于商用车底盘技术领域,包括燃料电池系统、氢供给系统、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上装举升取力模块、多合一控制器和电池空调模组、动力电池系统、电驱联桥、动力驱动冷却系统和驱动系统控制器采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能量供应,匹配电驱联桥;燃料电池系统布置于驾驶下方,动力电池系统布置于三轴前车架左右两侧和二轴上侧车架中间位置,氢供给系统布置于驾驶后侧,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上装举升取力模块、多合一控制器和电池空调模组、动力驱动冷却系统、驱动系统控制器模块化独立布置,结构紧凑,互不干扰,独立拆装,具有高通过性,维修便利,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 一种燃料电池卸车底盘结构
  • [发明专利]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低能耗处理废水的方法-CN200910310298.5有效
  • 冯玉杰;刘佳;王鑫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09-11-24 - 2010-10-06 - H01M8/16
  • 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低能耗处理废水的方法,它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采用外加曝气导致现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的问题。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过隔膜连接,隔膜与阳极、阴极之间夹有真空垫,阳极室内设置有阳极,阴极室内设置有阴极,阳极和阴极通过导线与设置在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外部的外电路连接。方法:一、启动反应器;二、废水通入阴、阳极,在室温下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物同时获得电能,阴极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向阴极提供氧气。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作为废水好氧处理的主要构筑物,代替曝气池、生物滤池、曝气氧化塘等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从而降低好氧生物处理的能耗。
  • 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能耗处理废水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CN202111569701.3在审
  • 谢和平;翟朔;陈彬;刘涛;吴一凡;廖海龙 - 深圳大学;四川大学
  • 2021-12-21 - 2022-04-12 - H01M8/06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陶瓷壳体、第一陶瓷板、第二陶瓷板,以及由陶瓷壳体、第一陶瓷板和第二陶瓷板分隔而成的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反应以及二氧化碳催化‑矿化转化反应;还包括嵌入第一陶瓷板上的功能陶瓷膜。本发明通过将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反应以及二氧化碳催化‑矿化转化反应分开设置,并通过功能陶瓷膜相耦合,使煤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渗透过功能陶瓷膜进行原位转化,实现煤炭发电的近零碳排放;采用功能陶瓷膜嵌入板中心,管式燃料电池分布四周的方式,具有施工搭建的可行性,且结构紧凑,避免了CO2管道输运所带来的气体压力流损与降温所带来的热力学损失。
  • 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发电装置-CN202123236286.8有效
  • 谢和平;翟朔;陈彬;刘涛;吴一凡;廖海龙 - 深圳大学;四川大学
  • 2021-12-21 - 2022-12-27 - H01M8/061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发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陶瓷壳体、第一陶瓷板、第二陶瓷板,以及由陶瓷壳体、第一陶瓷板和第二陶瓷板分隔而成的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反应以及二氧化碳催化‑矿化转化反应;还包括嵌入第一陶瓷板上的功能陶瓷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直接煤燃料电池堆反应以及二氧化碳催化‑矿化转化反应分开设置,并通过功能陶瓷膜相耦合,使煤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渗透过功能陶瓷膜进行原位转化,实现煤炭发电的近零碳排放;采用功能陶瓷膜嵌入板中心,管式燃料电池分布四周的方式,具有施工搭建的可行性,且结构紧凑,避免了CO2管道输运所带来的气体压力流损与降温所带来的热力学损失。
  • 一种近零碳排放直接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 [发明专利]燃料电池车辆-CN201711021044.2有效
  • 西海弘章;德增辰弥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 2017-10-27 - 2020-05-15 - B60K1/04
  •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车辆。抑制燃料电池车辆发生碰撞时的燃料电池模块与罐之间的碰撞。燃料电池车辆具备:包含燃料电池组的燃料电池模块;储藏朝燃料电池组供给的气体的罐;收容燃料电池模块的燃料电池收容;以及罐收容,所述罐收容燃料电池车辆的地板下相对于燃料电池收容形成于燃料电池车辆的车辆长度方向的后侧,并收容罐,燃料电池模块配置于比罐靠铅垂上方的位置,且在沿车辆长度方向观察时不与罐重叠。
  • 燃料电池车辆
  • [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充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使用方法-CN202010814921.7在审
  • 杨凯 - 杨凯
  • 2020-08-13 - 2020-11-13 - H01M8/16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充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的内部设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的侧面设有碳毡,所述电极杆的上端通过金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电路的接线头,所述金属杆设在隔板内,所述隔板竖向设置有多个导气通孔,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储气,所述储气室内设有两个用于弹性连接电极的伸缩弹簧,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密封板,所述活动密封板的中部设有排气主管,所述电极的上部左侧和下部右侧设有用于传导底物的导流装置。本发明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内的底物进行自动更换,无需对燃料电池进行拆卸。
  • 一种充电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使用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