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5529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和固态成像装置-CN201880073836.0有效
  • 栗田哲平;陆颖;近藤雄飞;平泽康孝 - 索尼公司
  • 2018-09-18 - 2023-04-18 - H04N23/10
  • 偏振分量图像生成单元32‑1生成特定颜色非偏振分量图像信号和非特定颜色非偏振分量图像信号。偏振分量图像生成单元33‑1生成特定颜色偏振分量图像信号和非特定颜色偏振分量图像信号。特定颜色偏振特性检测单元34‑1使用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偏振方向的特定颜色偏振像素或非偏振像素和具有两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像素的像素信号来检测特定颜色偏振特性。非特定颜色偏振特性检测单元35基于特定颜色偏振特性检测单元34‑1检测到的特定颜色偏振特性、非特定颜色非偏振像素的像素信号以及非特定颜色偏振像素的像素信号,来检测非特定颜色偏振特性,其中非特定颜色偏振像素的偏振方向的数目比特定颜色情况下的偏振方向少因此,可以逐个颜色地检测偏振特性,而无需假设逐个颜色的偏振度相等。
  •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程序固态成像
  • [实用新型]一种海雾中偏振光传输特性测试装置-CN202021778831.9有效
  • 付强;邓宇;战俊彤;张肃;段锦;祝勇;姜会林 - 长春理工大学
  • 2020-08-24 - 2021-01-22 - G01J4/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雾中偏振光传输特性测试装置,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偏振信息主动传输测试系统和偏振信息被动传输测试系统。通过海雾环境偏振光传输特性主被动测试系统,探究不同波长的偏振光在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复杂海雾环境的偏振传输特性,分析偏振光在复杂海雾环境下的偏振传输特性;同时采用红外偏振成像法,分析不同距离处目标红外偏振信息的传输特性,对比零视距目标偏振成像。通过以上方法,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输特性进行偏振特性测试,对复杂海雾环境进行被动传输成像试验研究。
  • 一种海雾中偏振光传输特性测试装置
  • [发明专利]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CN201680065663.9有效
  • 小柳津秀纪;平泽康孝;近藤雄飞 - 索尼公司
  • 2016-09-09 - 2020-11-03 - H04N5/232
  • 偏振图像处理单元30‑1的低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计算单元31基于由低灵敏度成像单元21生成的多个偏振方向上的低灵敏度偏振图像来计算低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非饱和偏振图像提取单元32从由高灵敏度成像单元22生成的多个偏振方向上的高灵敏度偏振图像中提取在尚未发生饱和的偏振方向上的图像。高灵敏度分量获取单元33‑1根据高灵敏度偏振图像中尚未发生饱和的多个偏振方向上的图像,来计算高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该高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具有与低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相同的相位分量。此外,高灵敏度分量获取单元33‑1获取高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的幅度作为拍摄对象的偏振分量,并且获取高灵敏度偏振特性模型的最小值作为拍摄对象的非偏振分量。可以从图像中以高灵敏度确定拍摄对象的偏振特性
  •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CN202010104330.0在审
  • 付强;赫立群;张肃;战俊彤;贺敬航;段锦;姜会林 - 长春理工大学
  • 2020-02-20 - 2020-05-12 - G01J4/00
  • 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属于偏振传输特性领域。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可产生532nm和1064nm的双波段偏振光,采用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模拟海面垂直方向上的海洋环境。双波段偏振光通过模拟的海雾多层介质环境传输后,通过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上开设的散射光学窗口,再进入到双波段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计算机分系统获取并分析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双波段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的信息,完成双波段光在复杂多层海雾环境下的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研究。本发明能探究双波段光在多层海雾环境下的偏振传输特性并能分析双波段偏振光束的成像特性,为实现海洋环境下的偏振目标成像探测能力提升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 基于多层介质环境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
  • [实用新型]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CN202020196680.X有效
  • 付强;赫立群;张肃;战俊彤;贺敬航;段锦;姜会林 - 长春理工大学
  • 2020-02-20 - 2020-09-18 - G01J4/00
  • 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属于偏振传输特性领域。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可产生532nm和1064nm的双波段偏振光,采用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模拟海面垂直方向上的海洋环境。双波段偏振光通过模拟的海雾多层介质环境传输后,通过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上开设的散射光学窗口,再进入到双波段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计算机分系统获取并分析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双波段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的信息,完成双波段光在复杂多层海雾环境下的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研究。本实用新型能探究双波段光在多层海雾环境下的偏振传输特性并能分析双波段偏振光束的成像特性,为实现海洋环境下的偏振目标成像探测能力提升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 基于多层介质环境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
  • [发明专利]双折射测定装置以及双折射测定方法-CN200910128480.9无效
  • 重田文吾;下田知之;池端康介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2009-03-23 - 2009-09-23 - G01N21/23
  • 第1偏振特性测定部沿薄膜法线方向进行偏振特性测定。轴/延迟量计算单元基于该测定结果,计算试样的取向轴方位。面内方位控制单元使第2偏振特性测定部进行方位旋转,以使得第2偏振特性测定部的斜向入射光与所计算出的取向轴方位平行。试样由传送辊进行传送,如果由第1偏振特性测定部进行测定的区域到达第2偏振特性测定部的测定位置,则第2偏振特性测定部开始进行测定。轴/延迟量计算单元基于第1偏振特性测定部和第2偏振特性测定部的测定结果,进行厚度方向延迟量的计算。
  • 双折射测定装置以及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发光器件-CN201280003779.1无效
  • 井上彰;藤金正树;横川俊哉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2012-09-24 - 2013-07-24 - H01L33/60
  • 包含以非极性面为生长面的氮化物半导体有源层(106)的半导体发光芯片(100),在安装基板(101)的表面上、与被来自氮化物半导体有源层的光照射的区域的有源层平行且与来自该有源层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结晶轴方向的芯片侧方的区域作为高偏振特性区域,被来自有源层的光照射的区域的高偏振特性区域以外的区域作为低偏振特性区域时,金属配置在高偏振特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低偏振特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镜面反射的比例比金属的镜面反射的比例低,高偏振特性区域的镜面反射的比例比低偏振特性区域的镜面反射的比例高
  • 半导体发光器件
  • [实用新型]一种角锥保偏测试装置-CN202320655240.X有效
  • 王永慧;贺鹏;肖志全;许小强 - 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3-29 - 2023-08-25 - G01M1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角锥保偏测试装置,包括光源、起偏器、反射镜、待测角锥和偏振分析仪,所述起偏器的偏振特性可调;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起偏器,所述起偏器的出射光入射到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反射光入射到待测角锥,所述偏振分析仪分别获取起偏器的出射光、反射镜的反射光或待测角锥的出射光。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起偏器并通过偏振分析仪对起偏器的出射光进行偏振分析,确保起偏器出射光的偏振特性,通过偏振分析仪获取反射镜的出射光的偏振特性,以确保反射镜出射光与起偏器出射光的偏振特性一致,最后通过偏振分析仪获取待测角锥出射光的偏振特性,并与待测角锥入射光的偏振特性相比较,以确定所测角锥的偏振特性
  • 一种角锥保偏测试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组件、抬头显示装置及机动车-CN202011064509.4在审
  • 吴慧军;方涛;徐俊峰 -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30 - 2022-04-12 - G02B27/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像源的防眩光组件、抬头显示装置及机动车,其中,防眩光组件包括光线透过元件,用于透射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线,并吸收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线;以及相位延迟元件;其中,外界光线包括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线以及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线,外界光线中具有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线经由光线透过元件吸收,外界光线中具有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线经由光线透过元件透射,透射后的第二偏振特性的光线经由相位延迟元件进行第一次相位改变,第一次相位改变后的光线经由像源进行反射,反射后的光线经由相位延迟元件进行第二次相位改变,第二次相位改变后的光线转变为第一偏振特性的光线,以被光线透过元件吸收。
  • 基于眩光组件抬头显示装置机动车
  • [发明专利]一种非均匀烟雾介质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系统-CN201711138090.0在审
  • 张肃;战俊彤;付强;段锦;祝勇 - 长春理工大学
  • 2017-11-16 - 2018-03-06 - G01J4/00
  • 一种非均匀烟雾介质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系统,属于偏振传输探测领域,包括偏振起偏系统、非均匀烟雾模拟系统、偏振探测系统、计算机处理与控制系统,其中偏振起偏系统、非均匀烟雾模拟系统、偏振探测系统依次设置在光束的传输光路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独立完成非均匀烟雾介质产生、环境参数监控与测试,及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的系统,该系统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偏振分光系统,实时同步测量非均匀烟雾环境中烟雾浓度和传输偏振特性,使非均匀环境参数与传输测量数据实时对应,改善了传统均匀环境中介质参数测量与偏振传输特性测量延时的问题,使实验测试的结果准确率得以提高,为在非均匀烟雾环境中偏振传输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测试装置。
  • 一种均匀烟雾介质偏振传输特性测试系统
  • [发明专利]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CN202210459011.0在审
  • 杨敏;王申;修鹏;毛宏霞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2022-04-26 - 2022-07-29 - G06F30/2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面元分析法将目标的几何模型划分成若干个面元,并确定每一个面元所对应的入射角、探测角和相对方位角,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可计算出天空漫射光照射至目标表面的下行斯托克斯参量,将其作为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并基于目标材质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将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与目标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实现了在野外环境下对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的建模仿真,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仿真目标在不同入射角、探测角及大气条件下的偏振特性,为偏振遥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 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