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热电器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528445.0 申请日: 2020-11-05
公开(公告)号: CN213304164U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邰凯平;赵洋;乔吉祥;孙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35/04 分类号: H01L35/04;H01L35/14;H01L35/16;H01L35/18;H01L35/22;H01L35/32;H01L35/34
代理公司: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代理人: 张志伟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热电器件。该热电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和热电单元,底部基板的上方相对设置顶部基板,每个热电单元与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过渡层,底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下端的过渡层连接,顶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上端的过渡层连接。利用掩膜技术在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上制备图案化的功能层,使用真空阵列吸附转移和图像识别技术,依次将N型热电粒子和P型热电粒子按设计好的排布规律转移到底部基板上,与焊接涂层接触;盖上制备有镀层的顶部基板,通过加压、加热的方法实现热电器件的键合和电连接,可以实现高集成密度微型热电器件的高效制作。
搜索关键词: 微型 热电器件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225284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热电模块和包括该热电模块的热电装置-202180031404.5
  • 吴玉均 - 泰格韦有限公司
  • 2021-01-21 - 2022-12-16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模块和包括热电模块的热电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电装置,热电装置包括串联连接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多个热电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设置成可变形为曲面的板状,热电装置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作为主表面,并热电装置被配置为从外部接收电源,其中多个热电组包括:第一热电组,其被配置为通电时向第一表面提供冷感和暖感中的任一种,并且包括设置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以及电极,其被配置为交替地连接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并且设置为与主表面的任一表面相邻,以及第二热电组,其在通电时向第一表面提供冷感和暖感中的另一个,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以及电极,所述电极被配置为交替地连接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并且设置为与主表面的任何一个表面相邻;其中,当与第一热电组的电极中的第一表面相邻的电极的第一端子电性相邻的一端与N型半导体连接时,与第二热电组的电极中的第一表面相邻的电极的第一端子电性相邻的一端与P型半导体连接,其中,当与第一热电组的电极中的第一表面相邻的电极的第一端子电性相邻的一端与P型半导体连接时,与第二热电组的电极中的第一表面相邻的电极的第一端子电性相邻的一端与N型半导体连接,并且其中第一热电组和第二热电组通过连接电极连接,并且连接电极连接第一热电组的N型半导体和第二热电组的N型半导体或连接第一热电组的P型半导体和第二热电组的P型半导体。
  • 热电器件-202180024246.0
  • 李锺旼;赵容祥;崔万休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21-10-25 - 2022-11-25 - H01L35/04
  •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热电元件包括:基板;第一绝缘层,设置在基板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并且具有的面积小于第一绝缘层的面积;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多个半导体结构,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上;以及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多个半导体结构上,其中,第二绝缘层包括重叠区域和突出图案,在所述重叠区域中,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和多个半导体结构彼此竖直地重叠,突出图案从重叠区域朝向基板的第一外侧突出。
  • 一种多芯结构无机热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202011435752.2
  • 杨中民;孙敏;钱奇;陈东丹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0-12-10 - 2022-11-18 - H01L35/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结构无机热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纤维包层为多孔硅酸盐玻璃,纤芯为多芯结构且单个芯为P型或N型碲化铋材料,通过纤维端面镀金属膜电极,串联P‑N纤芯。其方法包括:在玻璃包层上钻多个纤芯孔,并刻环形拉丝槽;在相邻的玻璃孔交替填充P型半导体材料和N型半导体材料,密封纤芯孔另一端,制成纤维预制棒;纤维预制棒在700‑750℃保温,形成元素扩散界面结构保护后,于800℃至900℃下拉丝,冷却固化,得到多芯热电纤维;经掩模板,在多芯拉丝纤维的两端电镀电极膜,形成纤芯的电串联和热并联,得到多芯结构无机热电纤维。本发明克服了单芯热电纤维功率密度低的限制,功率密度显著提高,热电转换效率高。
  • 热电器件及其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202110770987.5
  • 何海龙;纽春萍;任鸿睿;吴翊;荣命哲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1-07-07 - 2022-10-28 - H01L3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器件及其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热电器件中,其包括至少一组热电臂单元,第一热电臂具有第一上表面和相对于的第一下表面,第二热电臂具有第二上表面和相对于的第二下表面,第二热电臂经由绝缘胶层无缝粘结第一热电臂,第一上表面齐平第二上表面且第一上表面与第二上表面相邻位置形成第一间隔槽,第一下表面齐平平齐第二下表面且第一下表面与第二下表面相邻位置形成第二间隔槽,第一上阻挡层层叠于第一上表面,第二上阻挡层层叠于第二上表面,上导流片层叠于第一上阻挡层和第二上阻挡层,第一下阻挡层层叠于第一下表面,第二下阻挡层层叠于第二下表面,第一下导流片层叠于第一下阻挡层,第二下导流片层叠于第二下阻挡层。
  • 一种可回收可穿戴的动态热管理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202210415279.4
  • 毛彦超;朱鹏程;邱智翀;罗雪朋;李旺展;潘志峰;穆帅荣 - 郑州大学
  • 2022-04-20 - 2022-07-22 - H01L3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可穿戴的动态热管理热电器件,包括基底、封装层、液态金属电极和热电臂阵列,所述基底和封装层采用聚亚胺柔性材质,基底包括上基底和下基底,热电臂阵列设在上基底和下基底之间的封装层内,热电臂阵列包括交替间隔排列的N型热电臂和P型热电臂;所述上基底和下基底的相对面上对应设有多个液态金属材质的上电极和下电极,N型热电臂、P型热电臂与对应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形成“Z”字形的上下串联结构。本结构利用可回收的柔性聚亚胺材料对热电器件进行封装,不仅实现了热电器件的柔性可穿戴,紧贴人体皮肤进行动态热管理,并且各部件均可回收再利用,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满足低碳环保的社会需求。
  • 热电元件-202080080667.0
  • 卢名来;赵容祥;李亨仪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20-11-19 - 2022-07-12 - H01L35/04
  •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电元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树脂层上;P型热电支腿和N型热电支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P型热电支腿和所述N型热电支腿上;第二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铜层、设置在所述铜层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一镀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铜层的两个表面与所述第一镀层之间的第二镀层,所述第一镀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镀层的材料彼此不同,并且所述第一镀层的熔点大于或等于300℃,导电率大于或等于9×106S/m。
  • 一种电极强制换热的高性能柔性热电器件-202111681836.9
  • 王伟;旷年玲;左正兴;牛艾佳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1-12-31 - 2022-04-15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强制换热的高性能柔性热电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强制换热的高性能柔性热电器件,属于热电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热电器件电压值较低导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极强制换热的高性能柔性热电器件;该柔性热电器件通过使用柔性基底,降低热源与热电器件之间的热阻,有效提高热端的热流输入,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通过采用电极强化散热的方式,增强冷端散热,增大冷热端温差,有效提高器件输出性能。
  • ZrCoSb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电极、热电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202111625105.2
  • 朱铁军;熊博文;付晨光 - 浙江大学
  • 2021-12-28 - 2022-04-05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热电材料,公开一种ZrCoSb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电极、热电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电极为CoSi2电极,与n型(MxZr1‑x)1‑yNbyCoSb或p型MaZr1‑aCoSb1‑bSnb经预压后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得到热电器件。本发明所选用的CoSi2电极具有近于纯金属的电导率且与ZrCoSb基Half‑Heusler合金热膨胀系数相近,用CoSi2电极连接ZrCoSb基Half‑Heusler合金材料制备的热电器件的接触电阻很小,低于1μΩ·cm2,界面电阻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可忽略,有利于充分发挥热电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可应用于热电池、冷却器等领域。
  • 热电元件-202080010298.8
  • 李承焕;李世运;姜寅锡;金圣喆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20-01-23 - 2021-08-31 - H01L35/04
  • 本发明的热电元件包括:第一金属基板、第一树脂层、多个第一电极、多个P型热电腿和多个N型热电腿、多个第二电极、第二树脂层和第二金属基板,其中,第一金属基板为低温部,第二金属基板为高温部,第二树脂层包括第一层和设置在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包括硅(Si)基树脂,并且第一树脂层的结合强度高于第二树脂层的结合强度。
  • 一种微型热电器件及其制作方法-202010095669.9
  • 邰凯平;赵洋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02-17 - 2021-08-17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热电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热电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和热电单元,热电单元位于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之间,底部基板通过其上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与热电单元的底部连接,顶部基板通过其上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与热电单元的顶部连接。利用掩膜沉积技术在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上沉积图案化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将热电单元模板、N型或P型热电片依次叠于底部基板上,利用汇聚飞秒激光对其切割,使N型或P型热电单元落入模板上的定位孔洞内,与焊接涂层接触;盖上顶部基板,通过加热实现热电器件的电连通。该热电器件将模板法和飞秒激光微纳精准加工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高集成密度的微型热电器件。
  • 微型热电器件-202022528445.0
  • 邰凯平;赵洋;乔吉祥;孙东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11-05 - 2021-05-28 - H01L35/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热电器件。该热电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和热电单元,底部基板的上方相对设置顶部基板,每个热电单元与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过渡层,底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下端的过渡层连接,顶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上端的过渡层连接。利用掩膜技术在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上制备图案化的功能层,使用真空阵列吸附转移和图像识别技术,依次将N型热电粒子和P型热电粒子按设计好的排布规律转移到底部基板上,与焊接涂层接触;盖上制备有镀层的顶部基板,通过加压、加热的方法实现热电器件的键合和电连接,可以实现高集成密度微型热电器件的高效制作。
  • 一种无机热电材料基柔性热电转换器件-201810386975.0
  • 张坤;韩雪 - 东华大学
  • 2018-04-26 - 2021-03-23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热电材料基柔性热电转换器件,热电转换器件包括:以无机热电材料为热电偶,柔性金属线为热电偶之间的连接导线,弹性高分子材料为热电偶基底。本发明通过柔性基底、柔性可拉伸电极和热电材料的有效结合,实现柔性可弯曲的热电器件,在小型发电器、医疗器械、可穿戴触电子设备甚至汽车、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微型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202011221000.6
  • 邰凯平;赵洋;乔吉祥;孙东明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11-05 - 2021-02-05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电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和热电单元,底部基板的上方相对设置顶部基板,每个热电单元与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对应的两端分别设置过渡层,底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下端的过渡层连接,顶部基板通过其上的功能层与热电单元上端的过渡层连接。利用掩膜技术在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上制备图案化的功能层,使用真空阵列吸附转移和图像识别技术,依次将N型热电粒子和P型热电粒子按设计好的排布规律转移到底部基板上,与焊接涂层接触;盖上制备有镀层的顶部基板,通过加压、加热的方法实现热电器件的键合和电连接,可以实现高集成密度微型热电器件的高效制作。
  • 适于降低的热传输的声子超构材料-201980040971.X
  • M·哈瑟恩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董事会公司实体
  • 2019-04-17 - 2021-02-02 - H01L35/04
  • 提供了用于降低至少部分结晶的基体材料中群速度和热导率的声子超构材料和方法,例如用于热电能量转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用于降低通过至少部分结晶的基体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声子超构材料结构。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声子超构材料结构包括:至少部分结晶的基体材料,其被构造为允许多个声子运动从而提供通过基体材料的热传导;和经由至少一种相对柔性或软的材料(例如石墨、橡胶或聚合物)与至少部分结晶的基体材料耦合的至少一种材料(例如作为夹杂物、延伸亚结构、外基质、对重的内部夹杂物的涂层等)。构造夹杂物、延伸亚结构基体或涂层材料以通过共振材料内至少一个原子的振荡产生至少一个振动模态,从而与在基体材料内运动的多个声子相互作用并且减慢至少一部分相互作用的声子的群速度并且降低通过基体材料的热导率。
  • 一种微型热电器件-202020174986.5
  • 邰凯平;赵洋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0-02-17 - 2020-09-18 - H01L35/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热电器件。该热电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顶部基板和热电单元,热电单元位于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之间,底部基板通过其上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与热电单元的底部连接,顶部基板通过其上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与热电单元的顶部连接。利用掩膜沉积技术在底部基板和顶部基板上沉积图案化的电极层和焊接涂层,将热电单元模板、N型或P型热电片依次叠于底部基板上,利用汇聚飞秒激光对其切割,使N型或P型热电单元落入模板上的定位孔洞内,与焊接涂层接触;盖上顶部基板,通过加热实现热电器件的电连通。该热电器件将模板法和飞秒激光微纳精准加工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高集成密度的微型热电器件。
  • 热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201980009569.5
  • 卢名来;李钟旼;赵容祥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19-01-22 - 2020-09-04 - H01L35/04
  •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电元件包括:第一金属基板;设置在第一金属基板上并与第一金属基板直接接触的第一树脂层;设置在第一树脂层上的多个第一电极;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上的多个P型热电腿和多个N型热电腿;设置在多个P型热电腿和多个N型热电腿上的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多个第二电极上的第二树脂层;以及设置在第二树脂层上的第二金属基板,其中面对第一树脂层的第一金属基板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设置在第一区域内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其中第一树脂层设置在第二区域上。
  • 热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10212.5
  • 李大基;金东埴;朴礼绿;李载骑;林炳圭;崔铉祐;朴哲熙;李升协 - 株式会社LG化学
  • 2016-07-21 - 2020-05-08 - H01L35/04
  • 本公开内容公开了使用用于在高温下稳定地驱动热电模块的粘结技术的热电模块和制造所述热电模块的方法。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热电模块包括:包含热电半导体的热电元件、包含金属材料并且连接在热电元件之间的电极、以及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介于热电元件与电极之间以使热电元件与电极粘结并且包含作为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粉末的糊料的烧结体的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金属化合物。
  • 一种平面辐射结构微温差发电器件-201911406015.7
  • 张丽丽;高鹏;孙强;刘兴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2019-12-31 - 2020-05-05 - H01L35/04
  • 本发明属于温差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辐射结构微温差发电器件。该发电器件整体结构为辐射状,器件中心是一正方形的热源区域,热源区域四周均布有若干对温差电单体;每对温差电单体包括热端导电层、冷端导电层和P/N型温差电元件;所述热端导电层设在热源区域边界处;冷端导电层与热端导电层相对的设在整个发电器件的边缘处;热端导电层在热端连接P型温差电元件和N型温差电元件的一端;冷端导电层在冷端连接P型温差电元件和N型温差电元件的另一端;每对相邻的温差电单体为串联。本发明可显著提升器件的工作温差;通过在与热源接触的位置点上下表面分别设计高导热和低导热层,有效控制热流方向,最大限度的实现热量有效转换。
  • 一种基于薄膜横向热电效应的热流传感器-201911289108.6
  • 王勇 - 西南科技大学
  • 2019-12-13 - 2020-04-10 - H01L3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薄膜横向热电效应的热流传感器,该热流传感器包含:金属电极、吸热涂层、倾斜外延薄膜、斜切单晶衬底、导热胶、小孔、金属热沉。其中,金属电极和吸热涂层均设置于倾斜外延薄膜的上表面,且金属电极于吸热涂层的两端;倾斜外延薄膜生长在斜切单晶衬底上,该斜切单晶衬底通过导热胶固定在金属热沉上;金属热沉的两端均设置有贯通的绝缘小孔;金属电极上焊接的金属导线通过绝缘小孔穿过金属热沉并与电压测量系统连接,金属热沉与待测物体连接。倾斜外延薄膜的晶轴c轴和法线之间存在一夹角。本发明的热流传感器通过一种薄膜材料就能实现热流探测,而且灵敏度高且响应速度较快。
  • 热电元件和热电发电系统-201710035108.8
  • 间广文;铃村彰敏;佐伯优美;旭良司;松原贤东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2017-01-17 - 2019-06-11 - H01L35/04
  • 本发明涉及热电元件和热电发电系统。所述热电元件包括:由热电材料制成并且具通孔的热电构件;被插入所述通孔内以使流体流动的管子;以及被设置在所述热电构件的侧面的均热构件。所述管子和所述均热构件也分别用作所述热电构件的电极。所述均热构件的表面包括黑化面和镜面。所述热电发电系统包括:具有采光窗的容器;被容纳在所述容器内的热电元件;用于将流体馈送到所述管子内的流体馈送器;和消耗所述热电元件产生的电力的电力消耗源。所述热电元件被容纳在所述容器内,使得所述黑化面位于所述采光窗下面。
  • 一种热电构件-201711314367.0
  • 成志华 - 成志华
  • 2017-11-25 - 2019-06-04 - H01L35/04
  • 一种热电构件,包括热电元件1和热电元件2,热电元件1的一端与热电元件2的一端连为一体,热电元件1和热电元件2的另一端分别为热端和冷端,其中,热电元件1的截面积、热电元件2的截面积均大于热电元件1与热电元件2相连处的截面积。本发明的热电构件从热端到冷端的优值系数大于其材料的优值系数,适用于制造热电发电、热电致冷或半导体制冷、热电偶等热电产品装置、器件,以提高器件或发电装置效率,拓展市场空间。
  • 一种特殊结构的柔性半导体制冷装置-201910176788.4
  • 万顺梅 - 冠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19-03-08 - 2019-05-28 - H01L3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结构的柔性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晶粒、用于作为工作区域的加热制冷的导线作为柔性冷热面、承载半导体晶粒的板芯,板芯可以是柔性或刚性,平面或曲面。板芯上固定半导体晶粒,半导体晶粒通过导线串联,导线包括热面导线、冷面导线和电源导线,热面导线位于板芯一侧,冷面导线位于板芯另一侧,首尾两个半导体晶粒通过电源导线与电源连接。该装置相较于传统热电半导体制冷片,它创造性的对传统结构进行了根本性修改,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热电制冷装置,其工作区域由柔性导线构成,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变形,所以可直接贴合于需加热或冷却的目标。通电后,达到使目标降温或升温的目的,可以方便的运用到更多的场景。
  • 多电源单元-201380055773.3
  • T.菲利普斯;J.兹洛特尼克;G.杰克逊 - 绿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8-27 - 2018-12-07 - H01L35/04
  • 一种电源单元,包括向可变的一个或多个负载提供功率的多个发电机。发电机可以在例如发电容量、它们的输出可以改变的速率、维护需要和/或不同容量转化效率方面不同。控制单元根据数字实现的算法独立地将发电机节流,该算法可以(但不需要)在向负载提供功率时,使用一个或多个区别。在一些情况下,控制器调节被传递到一个或多个负载的被监控功率。功率组合器连接到发电机的输出。如果期望的话,可以在发电机和一个或多个负载之间使用缓冲器以提供能量贮存器,该能量贮存器允许一个或多个负载以比发电机被节流的速率更快的速率改变,并且允许临时超过发电机的容量的峰值负载。
  • 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的热电偶单元及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201820664895.2
  • 庞丹丹;张爱兵;宋忠贤;李洁冰;延旭;毛艳丽;康海彦;郭一飞 - 河南城建学院
  • 2018-05-07 - 2018-11-09 - H01L35/04
  • 本实用新型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的热电偶单元,包括热电材料支腿以及金属连接片/电极,所述热电偶单元两端面为同心圆弧端面,以ɵ为热电材料支腿的周向夹角,r1和r2分别为圆柱体热源的圆心到热电材料支腿上端和下端的径向距离,p型和n型热电材料支腿通过金属连接片/电极连接,构成环形热电偶,p型及n型热电材料支腿径向宽度与半径成正比,厚度与半径成反比,支腿在径向方向截面积相等。本实用新型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由环形管及一定数量的热电偶单元和引出电极构成,环形管内壁为高温端,外壁为低温端,各热电偶单元夹在环形管内壁、外壁两层导热电绝缘陶瓷板中间,通过金属连接片/电极依次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支腿型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比功率显著提高。
  • 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的热电偶单元及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201810424462.4
  • 庞丹丹;张爱兵;宋忠贤;李洁冰;延旭;毛艳丽;康海彦;郭一飞 - 河南城建学院
  • 2018-05-07 - 2018-09-04 - H01L35/04
  • 本发明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的热电偶单元,包括热电材料支腿以及金属连接片/电极,所述热电偶单元两端面为同心圆弧端面,以ɵ为热电材料支腿的周向夹角,r1和r2分别为圆柱体热源的圆心到热电材料支腿上端和下端的径向距离,p型和n型热电材料支腿通过金属连接片/电极连接,构成环形热电偶,p型及n型热电材料支腿径向宽度与半径成正比,厚度与半径成反比,p型及n型热电材料支腿在径向方向截面积相等。本发明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由环形管及一定数量的热电偶单元和引出电极构成,环形管内壁为高温端,外壁为低温端,热电偶单元夹在环形管内壁、外壁两层导热电绝缘陶瓷板中间,各热电偶单元通过金属连接片/电极依次连接。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支腿型环形热电材料发电器,比功率显著提高。
  • 一种镁硅基热电器件的高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201610011667.0
  • 李鹏;李帅;王沛;蔡兰兰;严晗;罗琦;鲁中原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01-08 - 2018-08-07 - H01L3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硅基热电器件的高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镁硅基热电器件的高温电极包括:硅化镁基质层、按不同体积比例球磨混合的梯度缓冲层、冷压镍电极层。通过放电等离子整体共烧结技术,在烧结温度在780~850摄氏度,烧结压力40~50MPa下制备出镁硅热电器件高温电极,本发明提供的镁硅基热电器件的高温电极具有良好的热膨胀匹配,低界面接触热阻,高界面稳定性,且制作工艺简单稳定。
  • 一种热电构件-201721669701.X
  • 成志华 - 成志华
  • 2017-11-25 - 2018-07-27 - H01L35/04
  • 一种热电构件,包括热电元件1和热电元件2,热电元件1的一端与热电元件2的一端连为一体,热电元件1和热电元件2的另一端分别为热端和冷端,其中,热电元件1的截面积、热电元件2的截面积均大于热电元件1与热电元件2相连处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热电构件从热端到冷端的优值系数大于其材料的优值系数,适用于制造热电发电、热电致冷或半导体制冷、热电偶等热电产品装置、器件,以提高器件或发电装置效率,拓展市场空间。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