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18638.X 申请日: 2020-09-24
公开(公告)号: CN114246292A 公开(公告)日: 2022-03-29
发明(设计)人: 谢箭 申请(专利权)人: 连云港新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5/47 分类号: A23L5/47;A23L27/20;A23L27/10;A23L29/00;A23L29/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检验人员对原料和辅料及包材进行生产许可证检测,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来自合格供应商,查验供应商相关证明真实性,原料相关指标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入库;步骤二:按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配方进行配料称量。该新型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可以减小色素对人体的损害,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造价低,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品添加剂 生产工艺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新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新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0186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无渗漏的水溶性色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202210236436.5
  • 黄国晃;张陈莉;钟芳;陈羚 - 苏州鲜活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11 - 2023-09-22 - A23L5/4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渗漏的水溶性色素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碱性条件下将色素溶于大米蛋白溶液中,调节pH瞬间改变到酸性条件下,色素和大米蛋白一起共沉淀的过程中与多糖分子相互结合,形成稳定性能优良的大米蛋白‑色素‑多糖粒子,将其应用到水凝胶微球中,以减少色素的迁移,提高其稳定性,丰富水溶性色素在水相介质中的应用特性,同时本发明具备操作工艺简单,材料安全且性价比高,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效果。
  • 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202011018638.X
  • 谢箭 - 连云港新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4 - 2022-03-29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检验人员对原料和辅料及包材进行生产许可证检测,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来自合格供应商,查验供应商相关证明真实性,原料相关指标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入库;步骤二:按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配方进行配料称量。该新型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可以减小色素对人体的损害,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造价低,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 一种复配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202110857286.5
  • 刘涵涛;雷国泰 - 泛亚(武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7-28 - 2021-10-29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着色剂,以重量份计,所述复配着色剂包括如下组分:改性淀粉3~6份、着色剂4~15份、保湿剂50~65份、水25~35份;选用改性淀粉作为复配着色剂的增稠体系,其中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糊化过程中,彼此水解后,互相交织,形成多层次网状结构,当加入着色剂后,使得着色剂更容易分散在增稠体系中,不会出现着色剂溶解不充分,改性淀粉糊化结团的现象,通过上述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协同作用,使得着色剂更容易分散,制得的产品质地更加均一,通过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联合作用,使得体系的透明度高,稳定性好,因此,在食品添加剂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制备及其在乳化肠中的应用-202110747362.7
  • 陈倩;扈莹莹;孔保华;温荣欣;刘骞;张浪 - 东北农业大学
  • 2021-07-02 - 2021-10-01 - A23L5/4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制备及其在乳化肠中的应用,属于食品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一定的温度下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亚硝基血红蛋白,替代亚硝酸盐应用于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而且还能够大大解决血液资源的浪费问题。由于亚硝基血红蛋白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由于蛋白质与多糖能够发生糖基化反应,因此将亚硝基血红蛋白糖基化,即通过蛋白质和多糖在控制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制备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此新型色素的光照和热稳定性、溶解性和色泽等性能都明显得到提高。本发明提高了猪血深加工制品的附加值,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 一种降低亚硫酸铵法焦糖色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202110683783.8
  • 刘明宣;徐义;胡述勇;黄金龙;郑小明;徐加平;史航宇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6-21 - 2021-09-07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亚硫酸铵法焦糖色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处理的亚硫酸铵法焦糖色在反应釜中加水调节干基,再调节pH值至2.0‑3.0,然后通入臭氧、加入铁盐进行升温反应,升温反应期间将物料升温至95‑100℃,静置获得一次上清液;S2、调节一次上清液pH值至4.0‑6.0,然后加入氧化锌脱硫剂,将物料升温至80℃进行升温反应,静置获得二次上清液,将二次上清液浓缩获得亚硫酸铵法焦糖色;所述氧化锌脱硫剂包括以下组分: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锰、麦芽糊精和黄原胶。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将焦糖色产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从1000‑2000ppm左右下降到10ppm以内,提高焦糖色食品应用的安全性。
  • 一种卜留克的护色除辣工艺-202010851670.X
  • 刘亚玲 - 呼伦贝尔正信森林绿色养殖有限公司
  • 2020-08-21 - 2020-12-29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卜留克的护色除辣工艺,先淋洗脱辣:配置pH值7.5~8的碳酸一氢钠或/和碳酸二氢钠水溶液,对新鲜的卜留克菜丝淋洗并迅速吹干;然后浸泡护色:配置浸泡液,将浸泡液与菜丝按质量比1:1浸泡;最后淋洗、吹干后得到可即食的新鲜卜留克菜丝。本专利申请通过脱辣—护色—保脆工艺来实现对卜留克的去辣,有别于以往的盐腌或酱渍去辣,通过在鲜品切丝后的菜丝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柠檬酸、乳酸钙、植酸钙、异维C纳等,利用短暂浸泡解决了辣味留存、养份挥发后褪色以及加热后钙流失等问题。
  • 一种方便使用和储存的食用调色色膏-202010208710.9
  • 雷国泰;陈臻 - 泛亚(武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3-23 - 2020-07-10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和储存的食用调色色膏,其原料按100公斤配比包括:诱惑红12‑15kg、日落黄2‑3kg、赤藓红1‑2kg、明胶1‑3kg、变性淀粉6‑7kg、山梨酸钾0.1‑0.3kg和纯净水72.7‑72.9kg,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该方便使用和储存的食用调色色膏,可实现通过对色膏的组成成份和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来使色膏的保存时间大大延长,很好的达到了在保证色膏质量的同时,使调色色膏的存储时间延长的目的,避免了由于使用调色色膏保存时间较短,不能维持较长时间不变质的情况发生,因此,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一些对保质期要求时间较长的食品生产,来达到所需保存期限要求,从而大大方便了调色色膏的使用,同时很好的达到准确控制温度,使色膏混合更加充分的目的。
  • 一种用于紫薯面制品的护色剂及其应用-201910477303.5
  • 刘玉环;焦杨;陈天仁 - 河西学院
  • 2019-06-03 - 2019-08-13 - A23L5/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紫薯面制品的护色剂及其应用,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柠檬酸0.2‑1.2%、β‑环糊精0.2%、蔗糖0.5‑5%、食盐0.15‑0.2%,紫薯泥、紫薯全粉或紫薯泥与紫薯全粉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加入该护色剂,再配以小麦面粉、米粉、杂粮粉加工成面条、米粉、挂面、方便面或代餐粉的过程中,本发明可使紫薯泥或紫薯全粉面制品在加水蒸煮、浸泡、冲调以及产品食用过程中保持紫薯的悦人颜色,减少氧化褐变的发生。本发明护色剂具有使用方法简便、成本费用低、易应用的特点。同时符合安全健康食品的要求,安全无毒。
  • 一种降低焦糖色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方法-201910113859.6
  • 张晓洁;瞿晓凯;谢文明 - 上海爱普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2019-02-14 - 2019-06-21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焦糖色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糖浆和亚硫酸盐催化剂通入反应釜中,调节pH值;在反应釜中升温加压反应,控制合适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持续时间;物料中加水冷却稀释后,经过常规滤袋的过滤器过滤和有机氧化滤膜过滤;过滤后的物料泵入调配罐,根据相关技术指标进行调配得到终产品。本发明通过酸性高温、有机膜氧化过滤,同时辅以催化剂与糖原料的配比、反应体系的pH值和终产品的pH值、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控制,在保证焦糖色着色性能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性状的同时,降低最终产品焦糖色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 一种高稳定性蛋白-红曲色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811627783.0
  • 何毅;胡倬瑜;刘志伟;姚继承;杨宁 - 武汉轻工大学
  • 2018-12-28 - 2019-05-03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蛋白‑红曲色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向0.5~2wt%的蛋白溶液中加入含有谷氨酰内肽酶的水解蛋白酶进行水解,所述水解蛋白酶的加入量使蛋白溶液中水解蛋白酶的浓度为0.05~0.3wt%,水解过程中保证反应体系的pH值为7.0±0.2;2)待水解度≤10%,降低体系pH值使酶失活终止反应,再将pH值调节至7.0±0.5;3)向步骤2)所得体系中加入红曲色素,使体系中红曲色素的色价为0.1~50U/mL,经结合得到蛋白‑红曲色素复合物。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红曲色素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红曲色素应用于食品着色时色价不稳定、易分解褪色的问题。
  •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接枝食用色素及制备方法-201510956919.2
  • 崔进;吕东军;张明杰;芦娟娟;李伟雪 -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
  • 2015-12-16 - 2018-06-19 - A23L5/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羧甲基壳聚糖接枝食用色素及制备方法。将偶氮类食用色素纯化;然后纯化后色素进行酰氯化;进而可与羧甲基壳聚糖的氨基发生接枝反应得到羧甲基壳聚糖接枝食用色素。针对有机偶氮类合成色素日落黄、诱惑红、苋菜红及胭脂红会危害人体健康、诱发癌变、甚至还存在一些遗传学毒性;而天然色素又有本身的不足。本发明选择羧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广泛使用的偶氮类食用色素作为新型载体型食用色素的发色体,将“载体”与“发色体”合理组装到同一分子中,可达到保留色素原有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毒性的目的,提高食用色素的抗还原能力。 1
  • 一种食用钛白浆及其生产工艺-201710550466.2
  • 丁文娟;张杰;陈明强 - 宁波一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6-30 - 2018-04-06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钛白浆及其生产工艺,钛白浆由二氧化钛、山梨糖醇、水组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称量好的水、山梨糖醇倒入分散机的拉缸内;(2)将拉缸内的水、山梨糖醇搅拌均匀;(3)在拉缸中加入称量好的二氧化钛并进行分散,浆料分散均匀后,逐步提高分散速度至800转/min,高速分散30min;(4)将制作好的二氧化钛浆液倒出;(5)在分散机拉缸内倒入称量好的水,用分散机将物料搅拌呈透明状且无白色颗粒;(6)将浆液倒入磨砂机内进行研磨;(7)将浆料内气泡消除完毕后出料。本发明将山梨糖醇、水与二氧化钛混合后形成的钛白浆可以作为食品级钛白浆直接使用,方便较为方便。
  • 一种天然食用黑色素及其制备方法-201610611201.4
  • 赵博谦 - 广州市威伦食品有限公司
  • 2016-07-30 - 2016-12-21 - A23L5/47
  •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天然食用黑色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天然食用黑色素由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由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甜菜红0.1~2%;栀子黄0.1~2%;栀子蓝2~5%;焦糖色素50~70%;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1%;抗坏血酸0.1~1%。所述的色素水溶性好,使用时能均匀的着色在食品上;克服了现有的天然食用黑色素溶解性差,只能靠分散着色,用于食品中着色不均的不足。
  • 一种肉制品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201610637486.9
  • 钱玉连 - 钱玉连
  • 2016-08-07 - 2016-11-16 - A23L5/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制品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着色剂由糖基化血红蛋白色素、赤藓红、桑椹红和异抗坏血酸钠组成,制备方法是:首先用新鲜猪血制备糖基化血红蛋白色素,再将各组分搅拌均匀即得肉制品着色剂。本发明将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与赤藓红、桑椹红进行复配,使复配色素既具有良好的发色效果,又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还可以降低产品的亚硝酸盐残留,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从而满足市场和肉品加工的应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