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茚稠2H-萘并[2;1-b]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32808.4 申请日: 2019-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0295037A 公开(公告)日: 2019-10-01
发明(设计)人: 韩杰;孙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
主分类号: C09K9/02 分类号: C09K9/02;C07D311/94
代理公司: 天津知远君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36 代理人: 何君
地址: 300071***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茚稠萘并[2,1‑b]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分子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1和R2,为氢、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以及分别对应于上述烷基和烷氧基被至少一个卤原子所取代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基或卤代烷氧基、苯基或取代苯基、卤素、NH2、‑NHR。其制备方法为:将2‑甲氧羰基苯硼酸频那醇酯与4‑溴‑2‑萘酚偶联反应、格氏试剂加成反应及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7,7‑二烃基‑7H‑苯并[c]芴‑6‑酚,该中间体再与1,1‑(二芳基)‑2‑丙炔‑1‑醇在酸催化下生成I。光致变色化合物I的合成具有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等优点,且光致变色化合物I的呈色体为黄色或橙色,具有耐疲劳性能好、色率高等特点。
搜索关键词: 光致变色化合物 直链或支链 制备 烷基 个碳原子 烷氧基 吡喃 硼酸 甲氧羰基苯 卤代烷氧基 耐疲劳性能 反应收率 反应条件 格氏试剂 环化反应 加成反应 卤代烷基 偶联反应 取代苯基 橙色 二芳基 卤原子 频那醇 酸催化 苯基 丙炔 呈色 色率 烃基 萘酚 合成
【主权项】:
1.一种茚稠2H‑萘并[2,1‑b]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式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表示:氢、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以及分别对应于上述烷基和烷氧基被至少一个卤原子所取得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基或卤代烷氧基、苯基或取代苯基、卤素、NH2、‑NHR、R表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328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响应时间可控的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810010923.3
  • 王斌;贾剑;陈克复;李金鹏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8-01-05 - 2019-10-18 - C09K9/02
  • 本发明一种响应时间可控的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羧基螺吡喃,双酚A和十四醇混合均匀后,于40~90℃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可逆光致变色染料复配物;(2)将甲醛和脲素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7~9,然后在60~80℃条件下搅拌反应,再加水得到脲醛预聚体;(3)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可逆光致变色染料复配物和步骤(2)制备得到的脲醛预聚体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2~5,再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真空干燥,得到响应时间可控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本发明响应时间可控的光致变色微胶囊具有光致变色复原时长可调控的特点,可应用于防伪以及纺织品等领域。
  • 茚稠2H-萘并[2;1-b]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910632808.4
  • 韩杰;孙娟娟 - 南开大学
  • 2019-07-14 - 2019-10-01 - C09K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茚稠萘并[2,1‑b]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分子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1和R2,为氢、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以及分别对应于上述烷基和烷氧基被至少一个卤原子所取代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基或卤代烷氧基、苯基或取代苯基、卤素、NH2、‑NHR。其制备方法为:将2‑甲氧羰基苯硼酸频那醇酯与4‑溴‑2‑萘酚偶联反应、格氏试剂加成反应及环化反应得到中间体7,7‑二烃基‑7H‑苯并[c]芴‑6‑酚,该中间体再与1,1‑(二芳基)‑2‑丙炔‑1‑醇在酸催化下生成I。光致变色化合物I的合成具有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等优点,且光致变色化合物I的呈色体为黄色或橙色,具有耐疲劳性能好、色率高等特点。
  • 可逆无级变色材料的应用-201710192477.8
  • 杨秀丽;解明华;邵荣;关荣锋;蔡伟 - 盐城工学院
  • 2017-03-28 - 2019-09-24 - C09K9/02
  • 一种可逆无级变色材料的应用,涉及变色材料领域,该可逆无级变色材料结晶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其最小不对称单元含有2个9,10‑二丙烯酸蒽、2个Mn2+以及2/3个μ‑O,多个最小不对称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三维无限网络结构,该金属‑有机框架变色材料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可逆无级变色;该可逆无级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可逆无级变色材料时,通过向正己烷中加入不同量的卤代烃,可得到可逆无级变色的发光材料。
  • 一种具有荧光可调性质的有机-无机杂化晶体的制备方法-201710299497.5
  • 段海宝;张辉;刘少贤 - 南京晓庄学院
  • 2017-05-02 - 2019-08-30 - C09K9/02
  • 一种具有荧光可调性质的有机‑无机杂化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PbI2和KI溶于DMF中,搅拌后超声,然后在加热下反应,得到溶液A;(2)将4‑氨基吡啶和1‑溴己烷溶于丙酮中,然后在加热下反应,溶液出现分层,将下层液体分出,并将其萃取后溶于DMF中得到溶液B;(3)向步骤(1)所得溶液A中加入缓冲溶液,再加入步骤(2)所得溶液B,密闭,然后收集析出的晶体,并洗涤得到化合物[C6‑Apy][PbI3]。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晶体具有荧光可调性质。
  • 一种压致变色荧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1373934.X
  • 刘睿;胡锦阳;朱红军;汪佳;宋广亮;朱森强;黎杨;陆佳鹏 - 南京工业大学
  • 2017-12-19 - 2019-08-16 - C09K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致变色荧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压致变色荧光分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并且在压力作用下,化合物由原来的晶态转变为无定形态,改变了其固态情况下的堆积方式,进而引起了发射光谱的变化;在熏蒸后化合物又从无定形态转变为晶态,具有压致变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压致变色荧光分子在二甲基亚砜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在二氯甲烷中几乎不溶解,可形成纳米聚集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另外固体发光颜色从黄绿光到橙黄光,在压力的作用后,在365nm紫外灯下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固体发光颜色变化,同时在甲醇蒸汽熏蒸下可以恢复原始的发光颜色。
  • 一种温控结构色染料及其制备和应用-201910269802.5
  • 石小迪;吴连超 - 东华大学
  • 2019-04-04 - 2019-07-12 - C09K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结构色染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有以单分散微球为壳,以相变材料为核的核壳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将具有以单分散微球为壳,以相变材料为核的核壳结构的乳胶粒水溶液,稀释至浓度为0.1‑10wt%,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在基材上自组装,即得。本发明在赋予结构色材料良好的温度调控性能的同时,又不影响制备得到的结构色的光学性能和色泽度,具有对不同组成和结构基材的广谱适用性;工艺简单,节约了制备成本,且普适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光致变色车膜-201711340262.2
  • 牛华 - 牛华
  • 2017-12-14 - 2019-07-02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车膜,包含具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主光致变色材料33~40%、辅光致变色材料60~67%和余量去离子水;所述主光致变色材料为俘精酸配类和哗嗓类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辅光致变色材料为二芳基乙烯类。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流动性好,易于机械施工;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车膜使用寿命长,在5℃以上均可施工使用;发明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可靠;车膜无任何毒害作用,安全环保;车膜一经使用后不会影响车窗材料的性能,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发明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
  • 一种静压力压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910217950.2
  • 张诚;罗卿;卓朝政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9-03-21 - 2019-06-25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压力压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是以对甲氧基苯乙腈和4,4’‑联苯二甲醛为原料,然后经过Knoevenagel缩合制得。本发明的压致变色材料在不同静压力下变色范围可覆盖可见光(从蓝色到红色荧光),而且荧光波长和静压力有良好的定量关系,在压力传感系统的有着巨大应用潜力。
  • 一种石墨烯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201910208967.1
  • 万元俊;马宏明;曹建鹏;蒋炎;黄荣庆;罗振扬 - 江苏江山红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3-19 - 2019-05-17 - C09K9/02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变色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首先利用石墨烯制备改性密胺树脂预聚物,然后将光致变色材料乳化得到均匀乳液,再将改性密胺树脂预聚物和光致变色材料乳液进行原位聚合,最后将聚合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所得到的石墨烯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不仅强度高、抗静电、抗疲劳性好、使用时间长,而且具有变色、褪色时间短的特点,在织物及特殊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710337962.X
  • 吴露;胡琮瑾;向勇;杨德江;费立勋;黄玥;刘帅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05-15 - 2019-05-14 - C09K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基于核壳结构,为双层空心球形结构,外径30~200μm,壁厚5~20μm;外层为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内层为含有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高分子非电致变色材料,壁厚2~10μm;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整体包覆率为2~15%。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简单、高效。本发明材料的空心结构很好的增加了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比表面积,相比实心结构减少了电致变色材料的用量;内层高分子非电致变色材料,很好的固定了无机电致变色粉末,提高了稳定性;导电性的苯胺、噻吩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的使用有效的减少了电阻。
  • 光致变色化合物-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710724388.3
  • 简秀纹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8-22 - 2019-03-05 - C09K9/02
  • 一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疏水基团;提供一具有环糊精环的聚合物,所述具有环糊精环的聚合物的分子为中空截头圆锥状,具有腔体;制备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溶液;制备所述具有环糊精环的聚合物的溶液;及将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溶液及所述具有环糊精环的聚合物的溶液混合,之后去除溶剂,得到光致变色化合物‑环糊精包合物;其中,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分子的疏水基团结合进入所述具有环糊精环的聚合物的分子的腔体内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环糊精包合物。
  • 一种基于二芳基乙烯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914975.4
  • 陈文博;邹祺;王上上;朱亮亮 - 上海电力学院
  • 2016-10-20 - 2019-03-05 - C09K9/02
  • 本发明一种基于二芳基乙烯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其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通式I,其中,X为Cl、Br、I。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基于二芳基乙烯的单醛类化合物与氯化三氨基胍盐反应,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纯化得到基于二芳基乙烯的希夫碱的新型光开关分子化合物。本发明在离子作用下可以专一性地阻碍材料在光照环境中产生颜色和/或荧光的变化,可用于制备多寻址光电分子开关、分子导线元件和光致变色发光器件等。
  • 碘化亚铜/三(4-氯苯基)膦构筑的可逆力/热/溶剂多重刺激响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710162374.7
  • 李浩宏;林小燕;范林涛;陈之荣 - 福州大学
  • 2017-03-18 - 2019-02-22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化亚铜/三(4‑氯苯基)膦构筑的可逆力/热/溶剂多重刺激响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变色材料以碘化亚铜、三(4‑氯苯基)膦为反应原料,采用溶液挥发法制成得到两种同分异构体α‑[(Cu4I4)L4]和β‑[(Cu4I4)L4]。该材料热分解温度250°C,表现比同类物质(如[Cu4I4L4](L=三(4‑甲氧苯基)膦)更良好的稳定性。该材料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产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并且材料表现对压力、温度、溶剂敏感行为,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压力、温度、溶剂敏感材料,用于商标防伪等领域。
  • 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紫精配体Cd配合物单晶及其制备方法-201810983175.7
  • 李付安;李林科;李海洋;全莉红 - 平顶山学院;郑州大学
  • 2018-08-27 - 2018-12-28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光致变色紫精配体Cd配合物单晶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d3(L)(Cl)6(CH3OH)2]n,制备方法是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和4,4′‑联吡啶为原料,经酯化、溴代、亲核取代、水解反应合成[Cd3(L)(Cl)6(CH3OH)2]n。本发明配合物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质,在太阳光或300W氙灯的照射下,配合物的单晶从淡黄色变为浅蓝色,光照15min后达到饱和。同时,随时间变化的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图和光致变色行为一致,在403nm和612nm出现2个新的峰,并且随着光照时间的逐渐增加,它们的吸收强度也逐渐增加。
  • 一种具有热致变色的金属有机杂化材料晶体及应用-201810774325.3
  • 王守宇;雷蕴麟 - 天津师范大学
  • 2018-07-16 - 2018-12-07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至变色金属有机杂化材料晶体及其的制备方法、热至变色金属有机杂化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12H14N2)2[Bi2Cl10I],其特征在于(C12H14N2)2[Bi2Cl10I]的空间群为P 21/n,其晶胞参数为a=9.8928(14) Å,b=17.106(2) Å,c=10.8991(14) Å;α=90°,β=103.321(3)°,γ=90°。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C12H14N2)2[Bi2Cl10I]用于热功能材料领域的用途,所述热功能材料领域如热至变色窗、温度警示器等。其溶液涂抹在如电脑主机、农用机发动机处等各种发热机器部位,当温度在200℃左右时,材料就会变成红色以起到警示作用,便于人们进行及时的降温处理。
  • 聚乙烯醇缩丁醛包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201610808425.4
  • 王虹;隋明君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2016-09-07 - 2018-11-30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包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变色材料的制备;(2)变色材料乳液制备;(3)预聚体的制备;(4)微胶囊的制备。本发明采用热塑性的聚烯醇缩丁醛(PVB)代替了热固性的脲醛树脂,PVB透明度高,对变色材料的包覆性更好,热塑性好,不易破碎,耐水性好,有一定粘附性。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变色温为35~41℃,低温蓝色,高温白色,变色时间为35~57s,复色温度为30~35℃,时间为55~75s,微胶囊表面光滑呈球形,粒径微米级。
  • 一种有机磷酸锌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10648624.3
  • 王国明;李金花;韩松德;鲍珍珍 - 青岛大学
  • 2016-08-10 - 2018-10-30 - C09K9/02
  • 本发明属于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磷酸锌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锌源、有机磷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混合均匀后装入带聚四氟乙烯反应釜的不锈钢高压反应容器中,在145‑160℃晶化5~8天得到结晶性良好的淡黄色晶体;再所得淡黄色晶体依次经去离子水洗涤、抽滤,并在室温下干燥制备得到有机磷酸锌光致变色材料,其分子式为[H3TPT][Zn3(CH3C(O)(PO3)2)(CH3C(O)(PO3)2H)]·H2O,分子量为950.48,晶体学数据为Z=2,空间群为P‑1;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环境友好,重复性好。
  • 光固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10171908.8
  • 李军;杜鹏 - 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3-24 - 2018-10-12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光致变色材料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30%~70%;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0%~60%;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10%~30%;其余为改性添加剂,总计100%。本发明不仅能够将镜片生产时间从原来的20小时缩短到15分钟,而且能够提高其耐冲击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碎裂的现象,同时能够提高其耐候性,避免冷热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的现象。
  • 一种用于紫外线强度检测指示标识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201810356072.8
  • 范菲;陈嘉琪;莫国平;吴训信 - 五邑大学
  • 2018-04-19 - 2018-09-28 - C09K9/02
  • 一种用于紫外线强度检测指示标识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紫外线强度检测指示标识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实时了解紫外线强度的问题,本发明光致变色化合物是根据2‑(4’‑N,N‑二甲胺基苯偶氮基)蒽醌黄色/红色/蓝色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质量比例调配出光致变色化合物;使用方法为:对二氧化硅溶胶进行改性,然后与光致变色化合物混合,再在不同辐射强度下的颜色拍照,制成变色颜色色阶;将改性硅溶胶涂层在织物上,然后打印变色颜色色阶,根据指示标识的颜色,得到紫外线强度。本发明可精确地实时、便捷快速的指示紫外线强度,本发明应用于纺织领域。
  • 一种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201810256989.0
  • 马云;沈亮;杨天赦;赵强;刘淑娟;黄维 - 南京邮电大学
  • 2018-03-26 - 2018-08-24 - C09K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由三联吡啶铱配合物溶液和四丁基硼氢化铵溶液组成,其中所述三联吡啶铱配合物结构式如下:在上述结构的三联吡啶铱配合物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利用氧化还原方法,在不改变化合物结构的前提下达到光致变色的目的。这种光致变色组合物提高了三联吡啶铱配合物在发光淬灭及回复发光上的抗疲劳性,同时可以将其应用于光学信息存储器件领域。
  • 热致聚合物-201380067149.5
  • J·U·齐利斯;D·克鲁伯;A·西博思;O·缪林;R·鲁姆曼 - 夸兹沃克公司
  • 2013-12-19 - 2018-08-17 - C09K9/02
  • 平均初始粒径d50为50nm‑10pm的聚合物颗粒,基于总重,包含:A.10‑100wt%的聚合物相A,可通过o/w微乳液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该o/w微乳液具有单体混合物作为油相,包括:i)30‑99.9wt%的一种或多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II,具有至少一个C12‑C48的正烷基支链,ii)0‑60wt%的一种或多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II,具有至少一个C1‑C11正烷基和/或一个C3‑C48的异烷基支链,iii)0.1‑20wt%的一种或多种单体III,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属双键,iv)0‑69.9wt%的一种或多种(杂)芳香族、单烯属不饱和单体IV,v)0‑40wt%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烯属不饱和单体V;和B.0‑90wt%的聚合物相B,在步骤A)后得到的聚合物相A的存在下,通过以下单体混合物的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获得,该单体混合物包括:i)0‑100wt%的一种或多种单体VI,选自C1‑C10的烷基(甲基)丙烯酸酯,ii)0‑100wt%的一种或多种(杂)芳香族单烯属不饱和单体VII,iii)0‑50wt%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烯属不饱和单体VIII,其中,各步使用的单体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合计100wt%。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