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420.8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荣;何顺茂;杨艳群;张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采摘、萎凋、揉捻、摊凉、附色闷香、加氧增湿、厌氧均堆、低温烘焙、自然回潮、二次厌氧均堆、二次摊凉、足火烘干、包装步骤。本申请是在原有茶类的加工工艺基础之上,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制得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实,干茶色泽棕酱色或酱褐色,汤色橙黄或棕黄明亮,叶底肥嫩明亮;该制备方法融合了传统其它茶类工艺优点及其独创的附色闷香、加氧增湿、两次厌氧均堆工艺,通过上述工艺,获得最佳“酚氨比”,能够促醇增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醇度,使茶叶的口感更醇厚,适宜更多人群饮用。与市售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等茶类比较,具有酱香高长、酱味醇厚浓爽的独特之处,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 制备 加氧 增湿 优化生产工艺 明亮 底肥 包装步骤 茶叶外形 低温烘焙 方法融合 工艺优点 自然回潮 差异化 红茶 烘干 白茶 茶色 醇度 次摊 黑茶 黄茶 酱味 酱香 紧实 揉捻 摊凉 条索 萎凋 增香 足火 香气 采摘 饮用 茶叶 人群 申请 改进 | ||
【主权项】:
1.一种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茶树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的鲜叶作为加工原料,去除茶籽、茶花以及非茶类物质;(2)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内,先进行一次自然萎凋,转入热风萎凋室,然后再进行二次自然萎凋;(3)揉捻:萎凋叶不加压轻揉5~10min,投叶量装至揉捻机揉筒的3/4,茶叶呈半卷条形,得造型叶;(4)摊凉:揉捻后的茶叶快速摊凉冷却至室温;(5)附色闷香:将摊凉好的茶叶送入箱式提香机中进行附色闷香,通过加温改变茶叶颜色和闷香;(6)加氧增湿:将步骤(5)所得茶叶出箱后及时转入洁净密闭室内,利用制氧加湿机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加氧增湿;(7)厌氧均堆:将步骤(6)所得茶叶经混合均匀后,在预设环境指标的洁净密闭室内进行厌氧均堆,堆放成梯形,用棉布及塑料膜盖实密闭;(8)低温烘焙:将一次厌氧均摊后使用茶叶竹编烘焙笼进行低温烘焙;(9)自然回潮:将烘焙后的茶叶转入洁净密闭室内进行自然回潮;(10)二次厌氧均堆:将回潮后的茶叶在预设环境指标的洁净密闭室中进行厌氧均堆,堆放成梯形,用棉布及塑料膜盖实密闭;(11)二次摊凉:将二次厌氧均堆后的茶叶置于室温下进行摊凉,让茶叶释放在二次厌氧均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茶叶中的含水量均匀,二次摊凉的时间为2~4h;(12)烘干、包装:将步骤(11)所得茶叶足火烘干,烘干至手辗搓茶叶成粉末状,将茶叶中的黄片、茶碎末去除,包装制得所述酱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44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扭矩传感器的茶叶炒制设备及炒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的晾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