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栅电荷存储型IGBT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4650.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平;田丰境;赵倩;刘竞秀;李泽宏;任敏;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423;H01L29/739;H01L21/331;H01L2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沟槽栅电荷存储型IGBT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合理引入分裂沟槽栅结构和浮空P型体区,在不影响IGBT器件阈值电压和开通的情况下,减小了密勒电容,改善了密勒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了整体栅电容,提高了器件开关速度,降低器件的开关损耗,改善传统CSTBT结构正向导通压降与关断损耗之间的折中;避免了器件开启动态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振荡和EMI问题,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改善了沟槽底部电场集中效应,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提高器件发射极端的载流子增强效应,改善了漂移区的载流子浓度分布,进一步改善了正向导通压降与关断损耗的折中。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制造方法具有实现难度低、产品良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电荷 存储 igbt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沟槽栅电荷存储型IGBT,其元胞结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极金属(13)、P型集电区(12)、N型电场阻止层(11)、N型漂移区(10)和发射极金属(1);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漂移区(10)中具有Nsd区(3)、Psd区(4)、P型基区(5)、N型电荷存储层(6)和分裂沟槽栅结构;Nsd区(3)和Psd区(4)相互接触且并排位于发射极金属(1)的下方并与发射极金属(1)相连;P型基区(5)位于Nsd区(3)和Psd区(4)的下方且与二者相连,N型电荷存储层(6)位于P型基区(5)和N型漂移区(10)之间;所述分裂沟槽栅结构包括:栅电极(81)、第一栅介质层(82)、第二栅介质层(83)、分裂电极(71)、第一分裂电极介质层(72)和第二分裂电极介质层(73),分裂沟槽栅结构向下穿过Nsd区(3)、P型基区(5)和N型电荷存储层(6)并延伸入N型漂移区(10),栅电极(81)的深度大于P型基区(5)的结深且小于N型电荷存储层(6)的结深,栅电极(81)上表面通过第一介质层(22)与发射极金属(1)相连,栅电极(81)通过第一栅介质层(82)分别与Nsd区(3)、P型基区(5)和N型电荷存储层(6)相接触,分裂电极(71)呈“L”型半包围栅电极(81)设置,分裂电极(71)上表面与发射极金属(1)相连,分裂电极(71)通过第二栅介质层(83)与栅电极(81)之间相连,分裂电极(71)通过第一分裂电极介质层(73)与N型漂移区(10)相接触;栅介质层82、83的厚度不大于分裂电极介质层72、73的厚度;所述N型漂移区(10)顶层中还具有浮空P区(9),所述浮空P区(9)通过第二分裂电极介质层(72)与分裂电极(71)相连,浮空P区(9)及第二分裂电极介质层(72)的上表面具有第二介质层(21),第二介质层(21)与发射极金属(1)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465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