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喹啉‑二吡啶衍生物Zn2+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801.8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付鲸铭;潘海燕;万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3/04 | 分类号: | C07D413/04;C07D401/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式(I)表示的一类以N,N‑双(2‑吡啶基甲基)‑2‑喹啉甲胺为核心结构的新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R5表示卤原子、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A)的基团[式中,Y表示亚甲基、氧原子或者氮原子和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式中,R7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Z1、Z2和Z3表示没有或者氧原子;n、o和p表示0、1或者2)共价连接形成的基团;R6表示氢原子、甲基、甲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m表示0、1或者2],R1、R2、R3、R4和R5不能同时是卤原子、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X表示CH=CH或者没有(即联苯结构)},还涉及其化学制备工艺,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水相中锌离子的检测,尤其是在活细胞内锌离子浓度的检测,还包括细胞的荧光造影,等诸多场合的应用用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喹啉 吡啶 衍生物 zn2 荧光 探针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式中,R1、R2、R3、R4和R5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A)的基团式中,m表示0、1或者2,R6表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Y表示亚甲基、氧原子或者氮原子和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所连接的形成的基团式中,R7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Z1、Z2和Z3分别独立地表示没有或者氧原子,n、o和p分别独立地表示0、1或者2,R1、R2、R3、R4和R5不能同时是卤原子、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X表示CH=CH(即和两侧苯环形成二苯乙烯结构)或者没有(即为联苯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380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