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枸杞茉莉酸代谢途径重要酶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26666.7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5296457B 公开(公告)日: 2019-02-26
发明(设计)人: 季静;王罡;曹海燕;贾翠翠;柳洁;张旭强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90 分类号: C12N9/90;C12N9/88;C12N9/02;C12N15/61;C12N15/60;C12N15/53;C12N15/82;C12N1/21;C12N5/10;A01H5/00;A01H6/20
代理公司: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代理人: 赵尊生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枸杞茉莉酸代谢途径重要酶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方法。枸杞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丙二烯氧化物合酶基因LmAOS、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LmAOC、和OPDA还原酶基因选自以下核苷酸序列之一:1)具有SEQ ID No.1/2/3序列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过提取新鲜枸杞叶片总RNA,通过3'RACE技术克隆枸杞丙二烯氧化物合酶基因LmAOS、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LmAOC、和OPDA还原酶基因LmOPR,得到完整的编码基因序列分别为为1533bp、744bp、1203bp。构建了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LmAOS、pCAMBIA2300‑LmAOC、pCAMBIA2300‑LmOPR,电击法将载体转入农杆菌C58细胞,用这种细胞转化拟南芥,得到转基因拟南芥,用于后续有关抗逆性等的研究。
搜索关键词: 利用 枸杞 茉莉 代谢 途径 重要 基因 提高 植物 抗逆性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枸杞茉莉酸代谢途径重要酶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方法,该植物为拟南芥,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将阳性拟南芥用200uMNaCl/0.5cm打孔器/4℃/处理后,在0h、0.5h、1h、2h、4h、8h、24h小时取叶片;叶片RNA 的分离 采 用 RNeasy Plant Mini Kit试剂盒,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260 和OD280 值,根 据OD260/OD280值判断RNA的质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RNA的完整性;RNA提取按照该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为:1)称取100 mg的枸杞叶片,在液氮中研磨至细粉末状,转到RNase‑free、液氮预冷的2 mL离心管中,使液氮挥发,但样品不能解冻;2)加入450 μL含有v/v 的1%β‑巯基乙醇的RLT Buffer,用力振荡,56 ℃水浴1‑3 min;3)将裂解液转移至放在2 mL收集管上的紫色QIAshredder离心柱上,12000 r/min,离心2 min,弃掉离心柱,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4)加入200 μL的100%乙醇到裂解液中,用移液器快速混匀;5)将混匀后的溶液转移至放在2 mL收集管上的粉色RNeasy离心柱上,12000 r/min,离心15 s,弃掉滤液;6) 加入700 μL的RW1 buffer到粉色RNeasy离心柱中,12000 r/min,离心15 s,弃掉滤液;7)加入500 μL的RPE Buffer到粉色RNeasy离心柱中,12000 r/min,离心15 s,弃掉滤液;8)加入500 μL的RPE Buffer到粉色RNeasy离心柱中,12000 r/min,离心2 min,小心移走2 mL收集管;9) 将粉色RNeasy离心柱转移至新的2 mL收集管中,12000 r/min,离心1 min;10)再将粉色RNeasy离心柱转移至新的1.5 mL收集管中,加入50 μL RNase‑free的无菌水,12000 r/min,离心1 min;11) 将步骤10)中收集管内收集到的液体再次转移至粉色RNeasy离心柱中,12000 r/min,离心1 min;12)取2 μL枸杞叶片总RNA在含有2%甲醛的w/v为 0.7%的琼脂糖凝胶中检测,测定RNA浓度;用TransScriptTM one –step gDNA Rmoval and cDNA synthesis SuperMIx合成cDNA第一链;反应体系为:TotalRNA 5ul,Random Primer,0.1ug/ul, 1ul,2×TSReaction Mix 10ul,TransScriptTM 1ul,gDNA Remover 1ul,RNase‑free Water 2ul;反应条件为25℃10min,42℃ 30min,85℃ 5min;将合成的cDNA稀释10倍后作为模板;设计引物qPCRAOS15’‑AGCAACCATTTCTTCTTCCTCG‑3’,qPCRAOS25’‑GTCACGTTCATTGAGCTCGT‑3’,qPCRAOC1:5’‑GATCTTGTCCCCTTCAGCAA‑3’,qPCRAOC2:5’‑AGATCTTGTCCCCTTCAGCA‑3’,qPCROPR1:5’‑TCATCTTGACGCCATGGACT‑3’,qPCROPR2:5’‑ATGTGCCTCCTCCTCTTCAC‑3’用TransStartTM Top Green qPCR SuperMix做RT‑qPCR;反应体系为:Forward Primer,10uM, 0.5ul,Reverse Primer,10uM, 0.5ul,2×TransStartTM Top Green qPCR SuperMix 12.5ul,passive Reference Dye,0.5ul Template 1ul ;反应条件为 94℃ 30s,94℃ 5s ,60℃ 15s,72℃ 10s,40个循环;处理数据后得到结果说明盐、低温、受伤处理后茉莉酸代谢途径三个关键酶基因LmAOS/AOC/OPR表达量提高,而且转基因拟南芥比非转基因拟南芥的长势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266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和使用它生产阿洛酮糖的方法-201580018113.7
  • 金泰均;金玟秀;金泰龙;宋垠範;吴德根 - 大象(株)
  • 2015-05-22 - 2019-10-25 - C12N9/90
  • 本发明提供新的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它来自于Flavonifractor plautii,并能够将果糖转变为阿洛酮糖。根据本发明的新的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具有使果糖的碳‑3位置差向异构化产生阿洛酮糖的活性,并且在相对高的温度和小于或等于中性的pH值条件下具有将果糖转变为阿洛酮糖的最大活性,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以高产率从果糖大量生产阿洛酮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阿洛酮糖差向异构酶在阿洛酮糖的工业生产中是有益的,预期由此生产的阿洛酮糖可用于功能糖工业中,并且还可以用作使用阿洛酮糖的保健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的材料。
  • 一种水稻MIT1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应用-201610899861.7
  • 李学勇;刘丽华;彭鹏;赵金凤;房静静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2016-10-14 - 2019-10-18 - C12N9/9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MIT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在多个组织中表达,且MIT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实验证明MIT1具有抑制水稻分枝的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MIT1基因的突变基因,其是在MIT1基因第二内含子和第三外显子交界处发生10bp的缺失,包括第二内含子3’末端的2个碱基ag和第三外显子5’端的8个碱基GTCTACTT,该突变基因使水稻表现为株高变矮、分蘖中度增多,且突变体产量较野生型有所提高,有望作为株型育种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水稻MIT1基因及其突变体在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育种中作用重大。
  • 一种高热稳定性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201610816801.4
  • 余允东;祝俊 - 上海立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9-12 - 2019-10-15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热稳定性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该突变体在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第116位的丝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第251位的赖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得到的双突变体酶S116I/K251L。本发明将Burkholderia sp.MR1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BsDPE的第116位丝氨酸(Ser,S)突变为异亮氨酸(Ile,I),第251位的赖氨酸(Lys,K)突变为亮氨酸(Leu,L),由此得到的双突变体酶S116I/K251L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其在60℃的半衰期从野生型的337.3min提高到现在的417.9min,为野生型的1.24倍,大大延长了合成D‑阿洛酮糖过程中酶的使用周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应用-201610951756.3
  • 欧阳嘉;梅文鼎;郑兆娟;臧颖;勇强;李鑫 - 南京林业大学
  • 2016-10-27 - 2019-09-10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它是通过将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NL01)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第279位苯丙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而得到;其中,所述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araA,其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记号为KX356659。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其表达的F279I对D‑半乳糖催化效率高。全细胞催化法反应体系最适反应温度温和,不会带来褐变反应,比野生型L‑AI和其他常用的来自嗜热菌和极端嗜热菌的L‑AI更有利于D‑塔格糖的工业化生产。同时全细胞催化法反应体系成分简单,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 一种海藻糖合酶突变体-201810770855.0
  • 何球山;钟红霞;黄海军;邓希 - 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13 - 2019-09-03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糖合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来源于Thermobifida fusca YX的海藻糖合酶进行改造,削弱了该酶以工业级麦芽糖(含葡萄糖10%)为底物时,葡萄糖对海藻糖合酶催化合成海藻糖的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工业级麦芽糖(含葡萄糖10%)为底物,野生酶生产海藻糖转化率为62.2%,而突变体G52H、G52H/H134N生产海藻糖的转化率分别达到74.8%、82.3%。本发明的突变体实现了底物中即使含有一定的葡萄糖,海藻糖合酶制备海藻糖的转化效率依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 一种生产α-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201610530425.2
  • 傅秀敏;杨子银;程思华;杜冰;蒋跃明;段学武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2016-07-07 - 2019-08-23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α‑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是将香蕉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然后转化到含有pAC‑Delta质粒的工程菌中,得到生产α‑胡萝卜素的基因工程菌,所述的香蕉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经发酵培养3d,α‑胡萝卜素的产量可高达17.21mg/L。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可直接从菌体中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α‑胡萝卜素,可大量生产纯度较高的α‑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肿瘤特异抗原及其应用-201610096294.1
  • 叶尚勉 - 叶尚勉
  • 2016-02-22 - 2019-08-20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特异抗原及其应用,肿瘤特异性抗原TOP‑1‑40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采用蛋白双向电泳方法结合癌症血清学的免疫印迹、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方法从癌细胞株细胞和癌症组织中分离获得。通过特异性的抗该抗原的多克隆抗体,采用重组蛋白方法、免疫印迹、荧光免疫组化、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测定等方法确定该抗原为DNA拓扑异构酶I的一个分子量约为40kd蛋白片段,命名为TOP‑1‑40。该抗原含量在常见癌症组织普遍增高,而在相应的正常组织则检测不到或含量很低。通过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血清中抗该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浓度,可以用于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其检测方法有95‑100%的特异性,61‑66%的敏感性。具有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 一种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201710092983.X
  • 陈雪君;崔茂林;陈振明;周硕;赖敦岳 - 杭州师范大学
  • 2017-02-21 - 2019-08-16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突变体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亚油酸异构酶第62位蛋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或甘氨酸,和/或第295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亮氨酸或缬氨酸得到。本发明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与野生型酶相比,催化亚油酸获得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酶活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双突变时,如M62A/S295L,M62A/S295A,M62A/S295V,M62G/S295L,M62G/S295A,M62G/S295V,能够提高10倍左右,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一种特异性重组酶系统及其应用-201710165555.5
  • 区永祥;玛丽安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2017-03-20 - 2019-08-16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重组酶,该重组酶由Cre酶中1‑244 aa的N端片段和Cre酶中245‑343 aa的C端片段重组构成的。该重组酶系统的构建方法是:1)构建含有可表达Cre酶N端片段1‑244 aa的表达载体a;2)构建含有可表达Cre酶C端片段245‑343 aa的表达载体b;3)将表达载体a和表达载体b转入到同一宿主中进行表达。该重组酶系统避免了完整的Cre酶转入宿主体内引起的毒害作用,并且其在植株体内有较高的重组率,提高了植物转基因的效果。
  • 雷公藤二萜合酶TwGE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611055471.8
  • 高伟;黄璐琦;苏平;周家伟;胡添源 - 首都医科大学
  • 2016-11-25 - 2019-08-09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雷公藤二萜合酶TwGE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从雷公藤悬浮细胞中克隆得到Twges1基因,该基因是首次从雷公藤中得到的二萜类成分合成的关键酶基因。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TwGES1蛋白能够催化GGPP形成香叶基芳樟醇((E,E)‑geranyllinalool),也能催化FPP形成橙花叔醇((E)‑nerolidol),不仅对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等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于调节和生产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及培育高品质的雷公藤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一种蔗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201710257308.8
  • 罗科 - 威尔金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4-19 - 2019-07-26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命名为PRSi‑QRY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编码PRSi‑QRY蛋白的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PRSi‑QRY蛋白作为蔗糖异构酶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重组菌,是将重组质粒pPicZa‑PRSi‑QRY导入毕赤酵母X33得到的重组菌;所述重组质粒pPicZa‑PRSi‑QRY是将所述基因插入pPICZA载体得到的重组质粒。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生产蔗糖异构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所述重组菌,得到蔗糖异构酶。本发明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前景和产业价值。
  • 一种基因定点改造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及其应用-201610429913.4
  • 胡松青;刘光;侯轶;李琳;张亚萍;王敬敬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6-06-15 - 2019-07-12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定点改造的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野生型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进行基因定点改造,获得了仅含有伴侣活性的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是由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野生型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定点改造而得,其43、46、387和390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突变成丝氨酸(Ser)。面包烘焙结果表明,基因定点改造的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改善面包品质效果上优于野生型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wPDI的伴侣活性对面筋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在L-核酮糖生产中的应用-201610064913.9
  • 徐虹;刘超;徐铮;王笑;李莎;冯小海 - 南京工业大学
  • 2016-01-29 - 2019-07-09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在L‑核酮糖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编码上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基因序列SEQ ID NO:1,以及包含了上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以及上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和其基因工程菌在生产L‑核酮糖中的应用。该L‑阿拉伯糖异构酶在温度20~70℃、pH 5.0~10.0之间对L‑阿拉伯糖有着较高的催化效率,且低浓度的Mn2+和Co2+等离子的存在可大幅提升该酶的活力和热稳定性。在最适催化条件下,该酶对L‑阿拉伯糖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该L‑阿拉伯糖异构酶对于L‑核酮糖的生物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
  •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201610818847.X
  • 余允东;祝俊 - 上海立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9-12 - 2019-06-21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至少为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以下突变中的一个:第86位氨基酸残基从甘氨酸变成天冬氨酸,第164位的氨基酸残基从天冬氨酸变成谷氨酸,第262位氨基酸残基从色氨酸变成丝氨酸。本发明提供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含有G86D、D164E、W262S突变位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突变位点,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催化活性为野生型的1.4倍以上,大大降低了合成D‑阿洛酮糖过程中的酶的用量,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雷公藤三萜合酶TwOSC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810895867.6
  • 高伟;周家伟;胡添源 - 首都医科大学
  • 2018-08-08 - 2019-06-04 - C12N9/9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公藤三萜合酶TwOSC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将Twosc3基因的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YES2,构建带有Twosc3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入酵母表达宿主菌,可生产得到木栓酮。通过突变研究结果表明,Twosc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482为关键位点,可以提高或降低木栓酮或香树素的产量。通过基因枪介导的干扰实验表明,Twosc3基因的干扰对于雷公藤中雷公藤红素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TwOSC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可用于生物合成植物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培育高品质的雷公藤。
  • 一种麦芽糖转化率提高的海藻糖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0776826.0
  • 吴敬;谢艳萍 - 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28 - 2019-05-17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芽糖转化率提高的海藻糖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Thermobifida fusca YX的海藻糖合酶活性中心附近第289位的谷氨酸突变成甘氨酸得到突变体E289G;将第295位的组氨酸突变成天冬酰胺突变体H295N;将第344位的甲硫氨酸突变成赖氨酸突变体M344K;将第367位的甲硫氨酸突变成亮氨酸突变体M367L,并在H295N基础上进行双突变得到突变体H295N/E289G、H295N/M344K、H295N/M367L、H295N/M344K/M367L。突变体实现了底物中即使含有一定的葡萄糖,海藻糖合酶制备海藻糖的转化效率依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 一种海藻糖合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海藻糖中的应用-201710776847.2
  • 吴敬;谢艳萍 - 湖南汇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28 - 2019-05-17 - C12N9/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糖合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海藻糖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将Thermobifida fusca YX的海藻糖合酶活性中心附近第289位的谷氨酸突变成甘氨酸得到突变体E289G;将第295位的组氨酸突变成天冬酰胺突变体H295N;将第344位的甲硫氨酸突变成赖氨酸突变体M344K;将第367位的甲硫氨酸突变成亮氨酸突变体M367L,并在H295N基础上进行双突变得到突变体H295N/E289G、H295N/M344K、H295N/M367L、H295N/M344K/M367L。突变体实现了底物中即使含有一定的葡萄糖,海藻糖合酶制备海藻糖的转化效率依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 雷公藤三萜合酶TwOSC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201810896550.4
  • 高伟;周家伟;胡添源 - 首都医科大学
  • 2018-08-08 - 2019-05-07 - C12N9/9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公藤三萜合酶TwOSC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将Twosc1基因的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YES2,构建带有Twosc1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入酵母表达宿主菌,可生产得到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如木栓酮、香树素等。通过突变研究结果表明,Twosc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486和502为关键位点,可以提高或降低木栓酮或香树素的产量。通过基因枪介导的干扰实验表明,Twosc1基因的干扰对于雷公藤中雷公藤红素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实验,采用基因枪介导的过表达实验表明,Twosc1基因的过表达可以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红素的产量。本发明TwOSC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可用于生物合成植物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培育高品质的雷公藤。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