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腔体全自动电子束沉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7063.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崇凌;赵科新;李士军;洪克超;徐宝利;张健;张冬;王磊;李松;林峰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0 | 分类号: | C23C14/30;C23C14/5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玻璃、塑料和陶瓷基体上制备各类薄膜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腔体全自动电子束沉积系统。包括抽气系统和五个腔体,所述五个腔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传输腔I、装载腔I、工艺腔、装载腔II及传输腔II,各腔体均与抽气系统连接。所述装载腔I和装载腔II与工艺腔之间设有真空锁闭系统。所述装载腔I、工艺腔及装载腔II内均设有样品载板。本发明在产量高的同时,节约工艺腔在每次取换样品载板后的抽气时间,让工艺腔的工艺过程与装载腔I,装载腔II取放样品载板同时进行,并且除工艺腔门,装载腔I,装载腔II门在洁净间以外其他的部分都可以放到普通环境中,使成本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腔体 全自动 电子束 沉积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五腔体全自动电子束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系统和五个腔体,所述五个腔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传输腔I(1)、装载腔I(3)、工艺腔(5)、装载腔II(8)及传输腔II(10),各腔体均与抽气系统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670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