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流传输系统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3083.2 申请日: 2010-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2315065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发明(设计)人: 钱锋;陈炯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J37/147 分类号: H01J37/147;H01J37/32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薛琦;朱水平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束流传输系统,其包括一束流出射装置和一作为束流传输终点的目标工件,在该束流出射装置与该目标工件之间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分别位于束流传输路径两侧的杆状四极磁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束流传输系统实现的束流传输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该对杆状四极磁铁,一方面能够缩短束流的传输路径,提高束流的传输效率以及到达目标工件处的束流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便捷地对束流的强度分布和角度分布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束流的利用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束流的注入剂量均匀性和注入角度均匀性。
搜索关键词: 流传 系统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束流传输系统,其包括一束流出射装置和一作为束流传输终点的目标工件,其特征在于,在该束流出射装置与该目标工件之间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分别位于束流传输路径两侧的杆状四极磁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30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使用角能量过滤器的角扫描-201580021611.7
  • 卡森·高全·任;威廉·宾茨 -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 2015-04-29 - 2019-08-27 - H01J37/147
  • 提供了一种离子注入系统和方法,用于在被扫描的离子束撞击工件的同时改变被扫描的离子束相对于工件的入射角度。所述系统具有被配置为形成离子束的离子源和被配置为对离子束进行质量分析的质量分析器。离子束扫描器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对离子束进行扫描,从而限定被扫描的离子束。工件支撑件被配置为在其上支撑工件,并且角度注入装置被配置为改变被扫描的离子束相对于工件的入射角度。所述角度注入装置包括角能量过滤器和可操作地耦接到工件支撑件的机械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控制器控制所述角度注入装置,从而在被扫描的离子束撞击工件的同时改变被扫描的离子束相对于工件的入射角度。
  • 大功率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装置-201710305615.9
  • 黄以平;李少林;宋宜梅 - 桂林实创真空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2017-05-03 - 2019-06-28 - H01J37/147
  • 一种大功率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独立的线圈,一个用以产生电子束偏转磁场的偏转线圈,另一个用于产生高频扫描磁场、分别实现电子束偏转功能和扫描功能的扫描线圈;所述的偏转线圈由偏转电源提供电源,所述的扫描线圈由扫描电源提供电源。利用独立的偏转线圈和扫描线圈分开的结构,解决了传统单线圈结构难以实现30kw以上大功率300mm以上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加工的难题,并可通过CNC系统编程设定合成扫描轨迹及复杂工件加工,可用于大功率电子束焊机、电子束熔炼炉、电子束三维打印及其电子束表面处理等大功率电子束加工设备。
  • 一种扫描线圈、扫描电镜及扫描线圈的灌封装置-201710859427.0
  • 孟祥良 - 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9-21 - 2019-05-31 - H01J37/147
  • 本发明的一种扫描线圈、扫描电镜及扫描线圈的灌封装置,其中扫描线圈包括骨架,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电路板,固定在所述骨架上的线圈,还包括将所述骨架、线圈、电路板封装一体的封装胶体层,且所述电路板的接线端伸出所述封装胶体层外。封装胶体层将所述骨架、线圈、电路板封装一体,该扫描线圈为一体结构,在镜筒内安装固定方便,相对于中心轴线旋转对称性较高。灌封装置设有对所述扫描线圈进行同轴定位,使所述扫描线圈的骨架的轴线与所述灌封腔的轴线同轴的定位结构,能保证灌封后的扫描线圈相对于中心轴线具有较高的旋转对称性。
  • 一种轴向电子束枪用偏转接头及其使用方法-201710828486.1
  • 赵文天 - 宁波鑫利成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9-14 - 2019-04-30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向电子束枪用偏转接头,包括偏转管,所述偏转管上端设有上法兰,下端设有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外套有偏转线圈,所述下法兰外从上到下依次套有聚焦线圈、扫描线圈,所述下法兰内插有测温探头,使用偏转接头后,由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被偏转接头的偏转线圈偏转一个角度后再进入真空炉室,从结构上避免了炉室内各种蒸汽、飞溅物对电子枪内部的直射。使绝大部分蒸汽和飞溅等污染物都沉积在偏转接头内壁,从而保护了需要高洁净环境的电子枪内部,大大提高电子枪工作稳定性。
  • 静电透镜系统及处理发散离子束的方法-201480071772.2
  • 法兰克·辛克莱;维克多·M·本夫尼斯特 - 瓦里安半导体设备公司
  • 2014-11-17 - 2019-04-05 - H01J37/147
  • 一种静电透镜系统及处理发散离子束的方法。静电透镜系统包含:第一电极,用于接收离子束;第二电极,用于接收穿过第一电极之后的离子束,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的其中之一的凸面和其中另一的凹面界定上游间隙;第三电极,用于接收穿过第二电极之后的离子束,其中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中的其中之一的凸面和其中另一的凹面界定下游间隙,第二电极具有两个凹面或两个凸面;以及电压供应系统,用于独立地将电压信号供应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其中电压信号随着离子束穿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而将离子束加速和减速。本发明的静电透镜系统可充当静电准直器和用于离子束的减速或加速的静电透镜。
  • 一种电子束加工系统-201610405200.4
  • 柳鹏;赵伟;林晓阳;周段亮;张春海;姜开利;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6-06-08 - 2019-04-02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加工系统,其包括:一真空装置;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用于发射电子束;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用于承载待加工件;以及一控制电脑,所述控制电脑用于控制整个电子束加工系统的工作;其中,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衍射装置;所述衍射装置包括一二维纳米材料;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先透过该二维纳米材料后形成一透射电子束和多个衍射电子束,所述透射电子束和多个衍射电子束照射在该待加工件表面形成一透射斑点和多个衍射斑点。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束加工系统通过电子束衍射装置将一个电子束衍射成多个电子束,既成本低廉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 束电流密度分布调整装置和离子注入机-201610860614.6
  • 山元徹朗;萨米·K·哈托 -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 2016-09-28 - 2019-02-12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束电流密度分布调整装置和离子注入机。提供了一种束电流密度分布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在带状束的长侧方向上的构件对,所述构件对通过使用电场或磁场来调整在带状束的长侧方向上的束电流密度分布,所述构件对中的每一个构件对的构件被布置成使得带状束在所述构件中间。在带状束的长侧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构件对的相对表面部分地不平行于带状束的行进方向。
  • 一种晶圆高能离子注入机金属污染改善方法-201611009755.3
  • 时锋;赖朝荣;王智;苏俊铭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6-11-16 - 2019-01-18 - H01J37/147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晶圆高能离子注入机金属污染改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由离子源产生离子并经过与镁炉交换电子变为负离子;负离子通过加速后与气体交换电子重新变更为正离子;所述正离子通过加速后,通过能量筛选电磁场筛选出满足注入能量的束流;在所述能量筛选电磁场后增加对束流垂直方向偏转一定角度的电场来消除金属污染。本发明提出的晶圆高能离子注入机金属污染改善方法,通过在能量筛选电磁场后,增加一个对束流垂直偏转方向的电场,筛选出需要的能量源种束流,将不满足能量要求的金属等注入消除,从而降低金属污染。
  • 一种离子注入设备-201710007968.0
  • 张豪峰;陈建荣;任思雨;苏君海;李建华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2017-01-05 - 2018-08-17 - H01J37/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注入设备,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离子源和用于引出离子束的引出电极系统,所述引出电极系统的电极板上设有离子束引出口;其特征在于:引出电极系统的外壁设置有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持续通入直流电,形成沿离子束流方向的磁场;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满足所述离子束的离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的直径小于引出电极系统的电极板上引出口的直径或宽度;本发明通过在引出电极系统的外壁设置螺旋线圈,使离子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速度受磁场中洛伦兹力的作用,在引出电极系统中无法产生有效的持续的横向移动,从而克服了离子束轰击在电极板上产生污垢的问题。
  • 一种电磁波谐振装置-201610582818.8
  • 不公告发明人 - 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016-07-22 - 2018-01-30 - H01J37/1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波谐振装置,包括电感线圈(1)、等效电容(2)、漂移管(3)、四极透镜(4)、电容调节装置(5)和电容调节环(6)。其中电感线圈(1)、等效电容(2)、漂移管(3)和四极透镜(4)组成谐振装置的主体部分,通过确定谐振装置中的电感、电容确定谐振装置的谐振频率;电容调节装置(5)和电容调节环(6)调节等效电容C的大小,从而改变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使谐振腔谐振频率Fr=13.56MHz,驻波比SWR=1,阻抗|Z|=50,电阻R=50,电抗X=0。
  • 大功率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装置-201720481928.5
  • 黄以平;李少林;宋宜梅 - 桂林实创真空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2017-05-03 - 2017-12-22 - H01J37/147
  • 一种大功率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独立的线圈,一个用以产生电子束偏转磁场的偏转线圈,另一个用于产生高频扫描磁场、分别实现电子束偏转功能和扫描功能的扫描线圈;所述的偏转线圈由偏转电源提供电源,所述的扫描线圈由扫描电源提供电源。利用独立的偏转线圈和扫描线圈分开的结构,解决了传统单线圈结构难以实现30kw以上大功率300mm以上宽幅电子束偏转扫描加工的难题,并可通过CNC系统编程设定合成扫描轨迹及复杂工件加工,可用于大功率电子束焊机、电子束熔炼炉、电子束三维打印及其电子束表面处理等大功率电子束加工设备。
  • 一种强流低能团簇离子束导向装置-201720100087.9
  • 王泽松;韩滨;瓦西里·帕里诺维奇;余益飞;付德君 - 武汉飞安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23 - 2017-11-28 - H01J37/147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流低能团簇离子束导向装置,包括一对间隔分布的电极和一对设置于电极周围的磁铁,电极通过一对绝缘体固定并且与磁铁相互隔离,两个电极之间区域构成离子束通道;磁铁和绝缘体通过位于磁铁两端的一对极靴固定,两个磁铁均为永磁铁或电磁铁;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稳恒‑可变两种磁场模式,通过改变电场强度大小,可调节团簇离子束流输运方向,通过极靴和绝缘体固定磁铁与电极,保证磁铁不会相互排斥或吸引而偏离固定位置,保证磁铁安装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绝缘体隔离磁铁与电极,以保证磁铁与电极位置固定以确保各自的磁场、电场分布比较均匀,确保调节束流方向,在强流低能团簇离子束纳米加工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多种类离子源-201380033434.5
  • G.A.施温德;N.W.帕克 - FEI公司
  • 2013-05-24 - 2017-05-31 - H01J37/147
  • 具有气体腔室的高亮度离子源包括多个通道,其中,多个通道各自具有不同的气体。使电子射束穿过通道之一以提供某些种类的离子用于处理样本。能够通过将电子引导到具有不同的气体种类的另一个通道中并且利用第二种类的离子处理样本来快速地改变离子种类。偏转板用于将电子射束对准到气体腔室中,借此允许快速地切换聚焦离子射束中的气体种类。
  • 一种电子束90度偏转器-201510840116.0
  • 唐文新;余雷;祝林 - 重庆大学
  • 2015-11-27 - 2016-04-06 - H01J37/1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90度偏转器,它包括金属偏转阳极、金属偏转阴极和偏压电极片,金属偏转阳极位于90度圆弧的内层,金属偏转阴极位于90度圆弧的外层,两块偏压电极片通过螺栓和刚玉陶瓷垫片贴压在金属偏转阳和金属偏转阴极的两侧面,由金属偏转阳极、金属偏转阴极和两块偏压电极片所围成的空腔构成偏转器通道,金属偏转阴极上开设有从正面直射光阴极的激光通孔,金属偏转阴极内壁弧面设有沟槽,沟槽内嵌插有超薄玻璃。本发明的优点是:激光正面垂直入射微米级打在光阴极,避免了现有电子束90度偏转器电极开较大孔径空洞对内电场畸变的影响,有效的提升了电子显微术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 带电粒子线装置以及倾斜观察图像显示方法-201280065865.5
  • 小竹航;川俣茂;伊东祐博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2012-12-20 - 2014-09-10 - H01J37/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粒子线装置以及倾斜观察图像显示方法。本发明的带电粒子线装置(100)的控制装置(50),在每次使一次电子线(4)对样品(15)的表面进行1行份的扫描线的扫描时,经由倾斜线圈(11、12)使一次带子线(4)的照射轴左倾斜、无倾斜、或者右倾斜。并且,在变更了该照射轴时,经由焦点调整线圈(14)按照照射轴的倾斜状态来调整一次电子线(4)的焦点位置,获取1行份的扫描线的样品(15)的表面的左倾斜观察图像、无倾斜观察图像、或者右倾斜观察图像,将到此时为止获取到的与扫描线相关的左倾斜观察图像、无倾斜观察图像、和右倾斜观察图像同时显示在相同的显示装置(31)中。由此,能够大致同时获取并大致同时显示对焦了的无倾斜观察图像和对焦了的倾斜观察图像。
  • 确定RF 传输线上的变量的值的方法和系统-201310692481.2
  • 约翰·C·小瓦尔考;布拉德福德·J·林达克 - 朗姆研究公司
  • 2013-12-17 - 2014-06-18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确定RF传输线上的变量的值的方法和系统,具体描述了用于确定射频(RF)传输模型上的变量的值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之一包括识别在RF发生器的输出位置测得的复电压和电流并基于在耦合到所述RF发生器的阻抗匹配电路中所定义的电气元件生成阻抗匹配模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阻抗匹配模型的输入穿过一个或多个元件以及穿过耦合到所述阻抗匹配模型的RF传输模型的部分的一或多个元件传送所述复电压和电流以确定在所述RF传输模型的部分的输出位置的复电压和电流。
  • 带电粒子束装置-201180065868.4
  • 富田真一;小竹航;伊东佑博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2011-12-16 - 2013-10-09 - H01J37/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粒子束装置,其在连续地修正焦点的同时观察对试样照射倾斜束而取得的倾斜像或左右视差角像时,能够抑制产生的视野偏移。通过在使一次带电粒子束聚焦在试样(10)表面的物镜(7)和使一次带电粒子束倾斜的倾斜角控制用偏转器(53)之间设置的视野修正用对准器(54),以根据倾斜角控制用偏转器(53)的倾斜角、透镜条件、物镜(7)和试样(10)的距离而求出的修正量,与物镜(7)的焦点修正联动地抑制一次带电粒子束的倾斜时产生的视野偏移。
  • 一种用于电子束轨迹控制的电磁偏转装置及其应用-201310150016.6
  • 张永和;何俊;王世伟;刘志栋;赵继鹏;黄亚荣;伞子栋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2013-04-25 - 2013-09-11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束轨迹控制的电磁偏转装置及其应用,属于电磁学领域。该装置的励磁电源在电子束加工装置真空室外,磁场发生装置在真空室内,磁轭呈封闭型,铁芯在磁轭内部对称分布并固定在磁轭上;空心线圈固定在铁芯上;铁芯之间的气隙空间放置零件,零件位于电子束加工装置电子枪正下方;磁场发生装置通过线圈抽头用穿墙插头与励磁电源连接;霍尔磁场探测器的探头放在气隙空间中,通过穿墙插头与真空室外的处理显示单元连接。该装置用于控制电子束的运动轨迹以满足特殊形状零件的加工,可对产生的磁场实时检测并调整,使磁场强度满足加工要求,可通过穿墙插头与现有电子束加工装置直接集成使用,应用范围广泛且经济价值高。
  • 提高扫描束离子注入机的产量-201180022448.8
  • 爱德华·艾伊斯勒;伯·范德伯格 -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 2011-04-27 - 2013-01-16 - H01J37/147
  • 公开了用于提供更大产量的离子注入方法和系统。当离子束(112)的横截面完全撞击在工件的表面上时,离子束(112)被以第一扫描速率(VslowScan)跨过工件的表面进行扫描;在束的横截面面积的一部分延伸到工件的外边缘(140)以外的位置(214)处,所述第一扫描速率被增大到第二速率(VFastScan)。一些实施例使用下述扫描模式:其中在实际注入期间在工件外进行束通量测量,以及可以实时地改变注入例行程序以计入束通量的变化。
  • 具有改良效率的磁扫描系统-201180020858.9
  • 伯·范德伯格 -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 2011-04-27 - 2013-01-02 - H01J37/147
  •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通过利用一磁束扫描仪辅助离子注入,该扫描仪包含第一及第二磁元件,射束路径区域介于其间。一或多个磁通量压缩元件配置于接近射束路径区域处且介于第一及第二磁元件之间。操作期间,第一及第二磁元件合作产生一振荡时变磁场于该射束路径区域之中以按时间来回扫描离子束。该一或多个磁通量压缩元件压缩第一及第二磁元件所提供的磁通量,从而降低来回磁扫描射束所需的功率总量(相对于先前的实施方式)。还揭示了其他扫描仪、系统、以及方法。
  • 使用束扫描以提高二维机械扫描注入系统的均匀性和生产率-201080030014.8
  • 安迪·雷 -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 2010-07-01 - 2012-07-11 - H01J37/1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注入系统(100),该离子注入系统包括被构造成朝向端站引导离子束(170)的束线和扫描系统,该端站被构造成保持或支撑工件。所述扫描系统被构造成以二维方式使端站扫描通过离子束,该二维方式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扫描轴线(“快扫描”,142)和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第二扫描轴线(“慢扫描”144)。所述系统还包括补充扫描部件,所述补充扫描部件可操作地与所述扫描系统相关联,并且所述补充扫描部件被构造成执行离子束相对于端站沿具有第三方向的第三扫描轴线的扫描,所述第三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
  • 带电粒子束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201080035234.X
  • 平户达也;小室浩之;川俣茂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2010-07-20 - 2012-05-30 - H01J37/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粒子束装置,其具有带电粒子源、对从带电粒子源放出的一次带电粒子束(3)进行聚焦的物镜(12)、在试样上扫描一次带电粒子束(3)的扫描偏转器(11)、检测通过一次带电粒子束的扫描而从试样发生的信号粒子的检测器,使用检测器的信号粒子取得试样图像,所述带电粒子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使一次带电粒子束向试样的照射角偏转的偏转器(10);使电流流过偏转器的独立的第一以及第二电源(24、36);以及以一次带电粒子束的扫描的一行单位或一帧单位切换从两个电源施加的电压的开关(34)。
  • 用于改进FIB模制的模式修改方案-201080038384.6
  • G·米罗;C·S·库伊曼;H·J·D·沃斯;T·米勒 - FEI公司
  • 2010-08-28 - 2012-05-30 - H01J37/147
  • 一种引导带电粒子束的改进方法通过更改一个或更多偏转器信号来补偿带电粒子行经所述系统所需的时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数字到模拟(D/A)转换之前对扫描模式应用数字滤波器,以便减小或消除可能由TOF误差引起的过冲效应。在其他实施例中,模拟滤波器或者对具有较低带宽的信号放大器的使用也可以被用来补偿TOF误差。通过更改扫描模式,可以显著减小或消除过冲效应。
  • 束流传输系统及方法-201010223083.2
  • 钱锋;陈炯 -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0-07-09 - 2012-01-11 - H01J37/1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流传输系统,其包括一束流出射装置和一作为束流传输终点的目标工件,在该束流出射装置与该目标工件之间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分别位于束流传输路径两侧的杆状四极磁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束流传输系统实现的束流传输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该对杆状四极磁铁,一方面能够缩短束流的传输路径,提高束流的传输效率以及到达目标工件处的束流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便捷地对束流的强度分布和角度分布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束流的利用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束流的注入剂量均匀性和注入角度均匀性。
  • 用于电子柱的多极透镜-200980119732.X
  • 金浩燮;吴泰植 - 电子线技术院株式会社
  • 2009-05-27 - 2011-05-04 - H01J37/1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柱的电子透镜,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极电子透镜,其中所述电子透镜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极层,每一电子层具有从电子束沿其通过的中心光轴延伸的狭缝,且所述两个电极层在电子光轴上对准,以使得所述狭缝相互错开。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使用所述多极透镜的微柱。根据本发明的多极透镜可以以简化方式被制造和控制,减小了微柱的散焦,并增大的有效偏转区域。
  • 用于离子注入系统的混合型磁性/静电偏转器-200910266872.1
  • V·班威尼斯特;R·拉斯梅尔;黄扬强 - 艾克塞利斯技术公司
  • 2004-06-14 - 2010-07-14 - H01J37/147
  • 披露一种用于离子束的磁性偏转器,所述磁性偏转器包含第一与第二线圈。分别将线圈定位于射束的上方与下方,并且沿着射束的宽度进行延伸。电流通过线圈,用以在其间产生沿着大体上射束整个宽度而大致垂直于射束行进方向的磁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披露一种在注入工件之前用来偏转射束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判断与射束相关联的一个或者多个特性,并且基于判断而有所选择地致动磁性偏转模组与静电偏转模组中的一种。
  • 用于电子柱的磁偏转器-200880016052.0
  • 金浩燮;金荣喆 - 电子线技术院株式会社
  • 2008-05-15 - 2010-03-24 - H01J37/147
  •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生成电子束的微柱的偏转器,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用磁场来对电子束进行扫描或偏移、或用作象散校正装置的偏转器。根据本发明的偏转器(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偏转器电极。所述偏转器电极中的各个偏转器电极包括由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铁芯(12)以及缠绕该铁芯(12)的线圈(11)。
  • 一种阵列式微法拉第筒-200910119886.0
  • 王晓浩;唐飞;张亮 - 清华大学
  • 2009-03-20 - 2009-12-09 - H01J37/147
  • 一种阵列式微法拉第筒,涉及对化学气体中的低能量离子流进行收集检测的装置。所述的阵列式微法拉第筒包括气路和接收电极。接收电极由多个接收单元采用阵列式排布而成,并设置在气路中;所述的气路由上、下、左、右四个管壁组成,上、下壁为绝缘材料,左、右壁为导电材料。接收电极可以设置前屏蔽电极,后屏蔽电极,上屏蔽电极,下屏蔽电极,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性能好,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的一种阵列式微法拉第筒,可用于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仪、离子迁移谱仪等化学分析仪器中。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