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芯片中模块的失效原因判定方法及晶圆结构-CN201110302425.4有效
  • 赵志勇;杨兆宇;谢宝强;许宗能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9-28 - 2013-04-10 - H01L23/544
  • 芯片中模块的失效原因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芯片所在的晶圆上设置可定位性测试的测试模块,且测试模块包含的器件类型与芯片中模块包含的器件类型相同;对测试模块进行测试,以此定位测试模块的失效位置;判定测试模块的失效位置的失效原因得出芯片中模块的失效原因。晶圆结构,可应用于上述芯片中模块的失效原因的判定方法,它包括若干组芯片框、分布于芯片框内和芯片框之间的切割道;芯片框内设有芯片和测试模块;测试模块包含的器件类型与芯片中模块包含的器件类型相同;测试模块位于晶圆的切割道以外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芯片中模块的失效原因的判定方法可解决芯片中模块难以通过测试程序定位失效位置从而无法判定其失效原因的问题。
  • 芯片模块失效原因判定方法结构
  • [发明专利]金属层光刻的干法去胶返工方法-CN201110221213.3有效
  • 谢宝强;杨兆宇;赵志勇;杨杰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8-03 - 2013-02-06 - G03F7/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层光刻的干法去胶返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晶圆片,所述晶圆片包括表面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表面设有光刻胶;通过静电卡盘支撑所述晶圆片,所述静电卡盘的顶针处于举起状态,所述晶圆片仅通过所述顶针与静电卡盘接触;使用干法去胶工艺去除所述光刻胶;再次对所述金属层进行光刻。上述金属层光刻的干法去胶返工方法,在返工的干法去胶过程中,让静电卡盘的顶针保持举起状态,降低了晶圆片的温度,减小了干法去胶过程中对金属层中金属铜含量的影响,保证了工艺质量。相对于传统的增加一步N2O处理工艺的方法,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 金属光刻干法去胶返工方法
  • [发明专利]连接孔的制作方法-CN201110221369.1有效
  • 李艳;杨杰;杨兆宇;谢宝强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8-03 - 2013-02-06 - H01L21/768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孔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有待刻蚀层;刻蚀所述待刻蚀层,形成连接孔;清洗所述连接孔;在所述连接孔内淀积阻挡层;所述清洗步骤完成的同时开始计时;若计时的时间达到预定值,而又尚未开始所述淀积阻挡层的步骤,对所述连接孔进行再清洗。超时后对连接孔进行再清洗,可清洗刻蚀步骤中产生的副产物,从而使得电阻值较低,保证连接孔的导电性能。
  • 连接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光刻方法-CN201110147434.0有效
  • 赵志勇;杨兆宇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6-02 - 2012-12-05 - H01L21/027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刻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晶片,所述晶片表面包括掩蔽层,所述掩蔽层表面光滑;使所述晶片接触具有氧化作用的溶液,以使所述掩蔽层表面变粗糙;在所述晶片表面形成光刻胶层,进行光刻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刻方法,通过在涂布光刻胶层之前,增加了湿法化学清洗的步骤,可以使原本光滑的掩蔽层表面变粗糙,从而使后续的涂布的光刻胶层与表面变粗糙后的掩蔽层之间的粘附力大大增强,从而使光刻胶层中尺寸较小的光刻胶区域能够紧固的附着在掩蔽层上,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光刻胶倒胶现象的发生。
  • 一种光刻方法
  • [发明专利]有源区的形成方法和STI沟槽的形成方法-CN201110081936.8有效
  • 肖玉洁;朱旋;李健;杨兆宇;李丽丽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4-01 - 2012-10-17 - H01L21/762
  •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源区的形成方法和STI沟槽的形成方法,有源区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建立氮化层厚度与有源区关键尺寸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氮化层厚度,并形成氮化层;在氮化层上形成具有有源区图案的光刻胶层;以所述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半导体衬底,形成有源区。本发明通过预先建立氮化层厚度与有源区关键尺寸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氮化层厚度,按照所确定的厚度在所述垫氧化层上形成氮化层,继而刻蚀形成有源区,正是发现了有源区关键尺寸与氮化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即氮化层厚度越小,有源区的关键尺寸均匀性就越好,即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氮化层厚度就可以改善有源区关键尺寸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良率。
  • 有源形成方法sti沟槽
  • [发明专利]多晶硅的制程方法-CN201010578089.1无效
  • 李健;杨兆宇;赵志勇;张明敏;李丽丽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0-12-08 - 2012-07-04 - H01L2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的制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多晶硅表面进行氮氧化硅淀积,使多晶硅表面覆盖有氮氧化硅;然后,对所述多晶硅进行光刻;再将光刻后的多晶硅进行刻蚀;随后,将刻蚀后的多晶硅依次经过磷酸溶剂和硫酸双氧水混合溶剂;最后,对所述多晶硅进行退火氧化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多晶硅的制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将所述多晶硅经过磷酸溶剂后再经过硫酸双氧水混合溶剂,使得残留在多晶硅表面的磷元素被硫酸双氧水混合溶剂除去,防止磷元素残留在多晶硅表面而形成结晶。
  • 多晶方法
  • [发明专利]栅区刻蚀方法和系统-CN201010572274.X无效
  • 李健;杨兆宇;肖玉洁;朱旋;胡骏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0-12-03 - 2012-06-06 - H01L21/28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栅区刻蚀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批次晶片;至少测量第一批次晶片中的其中一晶片的有源区表面与STI区表面的高度差;根据高度差得出清洗时间的修正值;采用清洗时间的修正值对第一批次部分或全部晶片进行STI隔离氧化层清洗;在完成STI隔离氧化层清洗的第一批次晶片表面上形成栅氧化层和栅多晶硅层,对栅多晶硅层进行主刻蚀和过刻蚀,形成栅区。本发明根据测量STI区表面与有源区表面的高度差,调整STI隔离氧化层清洗的时间或过刻蚀的时间,通过延长STI隔离氧化层清洗的时间,可将所述高度差控制在过刻蚀的刻蚀厚度范围内,因此可将栅区之外的栅多晶硅刻蚀干净,提高器件的性能。
  • 刻蚀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金属层淀积方法-CN201010511724.4无效
  • 朱旋;谢宝强;肖玉洁;杨兆宇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0-10-12 - 2012-05-09 - C23C14/54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属层淀积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半导体晶片放入淀积腔中的淀积初始位置;在半导体晶片上淀积部分厚度的金属层;暂停淀积操作,将半导体晶片移动到与加热器不直接接触的位置冷却,并保持设定的时长;将半导体晶片移动到初始位置并再次淀积部分厚度的金属层;重复执行上述冷却和淀积过程,直至形成要求厚度的金属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淀积过程中能够降低半导体晶片的温度,在减少柱状突起缺陷的同时,实现在一个淀积腔中完成全部淀积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 金属层淀积方法
  • [发明专利]金属硅化物的清洗方法-CN201010208050.0无效
  • 杨兆宇;孟昭生;李健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0-06-21 - 2011-12-21 - H01L21/00
  • 一种金属硅化物的清洗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硅表面区及介电层表面区,所述硅表面区上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金属硅化物、金属层及保护层,所述介电层表面区上依次形成有介电层、金属层及保护层;采用酸性氧化溶液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清洗;采用碱性氧化溶液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清洗。本发明的金属硅化物的清洗方法在酸性氧化溶液清洗后,采用碱性氧化溶液对半导体衬底进行清洗,有效去除了酸性氧化溶液清洗过程中粘附在衬底表面的杂质颗粒,提高了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洁净度。
  • 金属硅清洗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电迁移监控结构-CN200910197262.0有效
  • 马擎天;朱旋;谢宝强;杨兆宇;肖玉洁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09-10-16 - 2011-05-04 - H01L23/544
  • 一种电迁移监控结构,由至少一根与位于同一器件层的芯片内部金属互连引线成分及线宽完全一致的金属互连引线组成,其整体结构为长条形,且金属互连引线以直角拐角向旁侧弯折形成具有直角拐角的半封闭T型空腔,且位于同一金属互连引线上的半封闭T型空腔相互串联,整体为一独立的、连续的金属互连引线。半封闭T型空腔的引入,使得酸液等造成金属空洞的物质更容易在半封闭结构的空间内长时间滞留,更容易产生金属空洞,在金属互连引线的两端直接测量,即可判断整条金属互连引线上有无金属空洞,对芯片内部金属互连引线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 一种迁移监控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