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载过程的多参数可调控电解池装置-CN201110358029.3有效
  • 张慧霞;程文华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2011-11-14 - 2012-06-13 - G01N17/02
  • 本发明属于腐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加载过程的多参数可调控电解池装置,圆筒式保温溶液槽内竖向制有试样,试样的上端与恒电位仪相连通,试样穿过保温溶液槽底部中心,保温溶液槽的内腔中上部一侧制有与恒电位仪连通的辅助电极,保温溶液槽的上部一侧制有与溶液调配槽相通的保温胶管,防渗漏装置的下部一侧上通过微型水泵与腐蚀溶液管道连通;参比电极下端插入鲁金毛细管的竖直端口中,参比电极的上端与恒电位仪电连通,鲁金毛细管的横平段串过保温溶液槽的侧壁与试样连接式相通;其总体结构简单,设计原理可靠,使用安全性好,自动调节作用强,可控测量性能好,环境污染小。
  • 一种用于加载过程参数调控电解池装置
  • [发明专利]木棉纤维混纺纱制造工艺-CN201010560000.9无效
  • 邱卫兵;张慧霞;晏顺枝;刘辉;王平;陈天星;陈保民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2010-11-13 - 2012-05-23 - D02G3/04
  • 本发明公开了木棉纤维混纺纱制造工艺,包括优选支数木棉纤维、棉纤维、羊毛、蚕丝、汉麻纤维、涤纶纤维、其中木棉纤维含量占混纺纱总重量的25%-60%,其棉纤维、羊毛、蚕丝、汉麻纤维、涤纶纤维、含量占混纺纱线总重量的40%-75%;将优质支数木棉纤维与其它纺织纤维多组分按其各自含量称重分成小堆,经混合工序→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备成多组分混纺纱;各工序的生产环境相对湿度为60%-65%,用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可以做成各种混纺面料,为纺织领域增加一种纯天然、绿色环保,轻柔保暖的纺织产品。
  • 木棉纤维混纺纱制造工艺
  • [发明专利]多层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CN201110154080.2有效
  • 左攀峰;张慧霞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2011-06-09 - 2011-10-26 - D03D11/00
  • 一种多层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由表层织物、中间织物和底层织物组成;表层织物为平纹、斜纹或缎纹织物;中间织物为填充物,不与经纱交织,纱线号数根据克重的需要可以调整;底层织物为平纹或斜纹织物;其工艺步骤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本发明的中间织物不与经纱交织,相当于填充物不计入极限紧度,可以调整中间织物的纱线号数,获得所需要的理想厚重,解决了传统织造工艺无法生产超厚重织物的难题,采用此工艺,宽幅织物克重可达300g/m2以上,具有工艺简单,织造难度小,纺专器材消耗少的特点,可为纺织领域增加一种超厚重的纺织产品。
  • 多层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加速腐蚀试验装置-CN201010516688.0有效
  • 张慧霞;程文华;邓春龙;侯健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2010-10-12 - 2011-06-01 - G01N17/00
  • 本发明属于腐蚀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加速腐蚀试验装置,方形盒式结构的试验箱体内腔底部置有通气挡板,试验箱体内腔中装有腐蚀溶剂,试验箱体中上部侧壁上制有加速剂浓度探头,试验箱体内腔上部横向置有试样架,试验箱体的顶部置有试验箱盖板,试验箱体支撑式置放于长方形盒式结构的水浴箱体的中间位置,水浴箱体内腔中的试验箱体外侧空间中充有自来水,水浴箱体的底部侧壁内制有电阻丝作为加热设备;加速剂浓度控制器、充气量控制器和电子控温仪电连通式组成一体结构;加速剂盛放槽内装有加速剂,其试验周期短,材料耐蚀性评价速度快,效果好,利于新材料推广应用并节约材料,试验成本低。
  • 一种模拟加速腐蚀试验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均质番茄酱的制作方法-CN201010572784.7有效
  • 张慜;郑丹丹;张慧霞;姜晓文;鲍华军;许庆炎 - 江南大学;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0-12-04 - 2011-04-27 - A23L1/24
  • 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均质番茄酱的制作方法,属于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过程为:豆渣经脱腥、碱液处理、酶解、脱色、干燥、挤压蒸煮、干燥,进行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粉碎的豆渣膳食纤维粉用于高粘度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均质番茄酱的制作。本方法的优点是:①豆渣通过碱液处理、酶解、挤压蒸煮、超微粉碎可以制得高活性大豆膳食纤维粉,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吸水性、阳离子交换能力明显增强;②将上述过程处理的大豆膳食纤维粉用于番茄酱的制作,经过30MPa均质机均质,可使酱体更加均一稳定,提高了番茄酱的粘度、吸水性及保健价值;③豆渣的利用改变了传统将豆渣作为饲料利用的方式,实现了再利用同时减轻了环境压力。
  • 一种膳食纤维含量番茄酱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汉麻纤维嵌入纺纺纱及其工艺-CN200910062079.X有效
  • 邱卫兵;张慧霞;晏顺枝;刘辉;唐建东;冯顺利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2009-05-18 - 2010-11-24 - D02G3/04
  • 一种汉麻纤维嵌入纺纺纱及其制造工艺,汉麻纤维嵌入纺纱的特征是,汉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纺的粗纱与涤纶长丝嵌入纺纺纱,其中汉麻纤维含量占混纺纱总重量的15%-75%。其纺纱工艺为:将优质汉麻纤维按照汉麻重量的8%溶液,进行养生处理24小时以后与棉纤维按其各自含量称重分成小堆进行混合,再经过和麻、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工序后进入嵌入纺纺细纱工序:将汉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纺的粗纱与涤纶长丝嵌入纺纺成细纱。解决了汉麻纤维原料较粗,对成纱条干影响大、纤维长度短、伸长小,成纱时断头高、毛羽严重以及存在纤维抱合力差的问题;用该纱可以制成各种高档混纺纱面料。
  • 麻纤维嵌入纺纱及其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降解咖啡因解决茶饮料冷后浑的方法-CN200910218333.0无效
  • 冯磊;张慧霞 - 冯磊
  • 2009-12-14 - 2010-06-30 - A23F3/38
  •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降解咖啡因解决茶饮料冷后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Candida sp.)和水按1∶200~700的质量比配制成回潮液,将回潮液喷洒在茶叶上,使酵母菌均匀的分布在茶叶上,降解3-7天;原料茶叶回潮后的含水量为16~20%。本方法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自然降解茶叶中的咖啡因,相比化学品转溶技术,成本不到原来的20%,又不会引入化学品污染,并且酵母菌多糖对人体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特别注意的是,在茶叶较高含水量时,酵母菌会出丝繁殖,使茶叶产生后发酵。所以控制回潮茶叶的含水量是特别重要的。
  • 一种微生物降解咖啡因解决茶饮料冷后浑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茶叶酵母红茶的加工方法和应用-CN200910218358.0无效
  • 冯磊;张慧霞 - 冯磊
  • 2009-12-14 - 2010-06-30 - A23F3/10
  • 本发明是一种茶叶酵母红茶的加工方法和应用。用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Candidasp.)和水按1∶200~700的质量比配制成回潮液,将回潮液喷洒在茶叶上,使酵母菌均匀的分布在茶叶上,茶叶回潮后的含水量为18%~26%,装入不锈钢发酵罐压紧发酵,发酵温度22~45℃,空气的相对湿度80%-90%,发酵时间为5-10天,发酵后得到酵母红茶。与现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相比,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假丝酵母菌的发酵能力,大大降低了茶叶中咖啡因、茶碱、酯型儿茶素含量,使之不刺激肠胃不影响睡眠,并且口感甜润,几无苦涩,适合多数人的口感要求。酵母红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作用,可作为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天然药物的原料,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工业。
  • 一种茶叶酵母红茶加工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原位电化学测试功能的腐蚀试验装置-CN200910018266.8有效
  • 程文华;邓春龙;张慧霞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2009-09-05 - 2010-02-10 - G01N17/00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腐蚀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然海域环境中具有现场进行原位电化学测试功能的腐蚀试验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参比电极引线、辅助电极引线、辅助电极、参比电极、探头外壳、试样密封结构外壳、密封圈、压紧弹簧、紧固螺栓、试样和试样引线;采用电化学测试探头和试样密封结构两部分分体式结构设计,电化学测试探头由参比电极、参比电极引线、辅助电极和探头外壳组成,电化学测试探头通过探头外壳前部的螺纹旋转到试样密封结构上;试样密封结构外壳采用塑料、尼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加工制成,通过O型密封圈和密封填充料将试样或研究电极密封固定,其结构原理简单可靠,使用操作方便,测试准确性好。
  • 一种具有原位电化学测试功能腐蚀试验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原位测量的电解池装置-CN200810249619.0无效
  • 张慧霞;程文华;邓春龙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2008-12-25 - 2009-06-10 - G01N3/56
  • 本发明属于材料腐蚀研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金属材料进行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用的电化学原位测量的电解池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前槽体、后槽体、三点弯曲试样、螺栓、出水孔、进水孔、辅助电极、盐桥、参比电极和锥形瓶;前槽体和后槽体为对称式半体结构,两者对正后构成盒式结构的电解池,用长螺栓将前、后槽体固定在三点弯曲试样两侧,在前槽体的前板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放置辅助电极;盐桥一端通过腐蚀液与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连通,另一端通过装有饱和氯化钾溶液的锥形瓶与参比电极连接,左、右后侧板与左、右前侧板同高同宽,为对称式形状和结构,其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测功能多,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准确性好。
  • 一种电化学原位测量电解池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