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CN202110018463.0有效
  • 林承伯;杨江;高媛媛;丁尚芬;何炎迎;吴广权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1-07 - 2023-06-09 - F01P7/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部分包括:若根据车辆中发动机的实时水温确定电子水泵的控制模式为闭环控制模式,则获取发动机的实时转速和实时负荷,并根据实时水温、实时负荷在第二预设数据中确定发动机是否有过热风险,若没有过热风险,则在第一预设数据中确定实时转速和实时负荷对应的第一预设水温,作为发动机的目标水温,最后根据实时水温、目标水温和初始转速确定电子水泵的目标转速,以根据目标转速对电子水泵的转速进行控制;本发明中,在确保发动机水温不过热的前提下,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求得发动机稳态时的目标水温对电子水泵的转速进行实时修正,实现按需冷却,从而满足发动机的实时需求。
  •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双增压系统的性能匹配选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110453571.0在审
  • 吕伟;黄英铭;丁尚芬;孙云龙;李云龙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4-26 - 2022-10-21 - G05B17/02
  • 本发明涉及汽车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增压系统的性能匹配选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将爆震模型导入搭建的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S2.在所述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中添加电动增压器模型,构建双增压一维仿真模型;S3.基于预设的爆震边界及控制参数,通过所述双增压一维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各转速进行模拟仿真,以初步筛选出增压器,同时获取所述增压器的运转数据;S4.根据所述运转数据,筛选出满足匹配条件的所述增压器。本发明通过双增压一维仿真模型和爆震模型完成发动机与增压器的适配工作,提高了适配效率和精确度,缩短了匹配周期,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易于实现,可适用于不同功率需求的双增压系统的增压器选型。
  • 增压系统性能匹配选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进气道及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燃烧系统-CN201610290262.5有效
  • 张著云;占文锋;刘巨江;刘卓;丁尚芬;李钰怀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5-04 - 2021-02-09 - F02F1/42
  • 一种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进气道本体包括进气部及与进气部连接的连接部,进气部内部设第一通道,连接部内部设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贯通设置,连接部的一侧设向进气道本体的轴线倾斜的连接面,连接面自连接部和进气部的连接处倾斜延伸至连接部的端部,以使第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本发明提供的进气道及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燃烧系统,利用该连接面向进气道本体的中心轴向的倾斜设置,从而能够对气流具有挤压作用,以强行改变气流的流向,使得气流在连接部的连接面处形成高滚流比的气流,从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采用上述方式,由于无需额外在进气道或汽缸盖上设部件,结构简单,大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
  • 进气道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燃烧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CN202020414976.4有效
  • 丁尚芬;张旭;韦静思;江武;吕伟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3-27 - 2021-02-09 - F01P3/02
  • 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的气缸盖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以提高气缸盖冷却效果。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气缸体水套、气缸盖水套、温控模块和散热器;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与气缸体水套的进水口以及气缸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气缸体水套的第一出水口与温控模块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气缸盖水套的第一出水口与温控模块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温控模块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气缸体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本公开的一个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并联,实现气缸体水套与气缸盖水套分流冷却,以提高气缸盖冷却效果。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体双层水套及发动机-CN202020197445.4有效
  • 江武;韦静思;郭迁;李宗国;丁尚芬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2-21 - 2021-01-26 - F02F1/14
  • 为克服现有发动机缸体存在不同缸散热不均匀以及发动机缸体上下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双层水套及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缸体双层水套包括水套主体,所述水套主体的中部形成容置腔,所述水套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环绕所述容置腔的散热腔体,所述散热腔体中形成有上下分隔的上层水套和下层水套,所述上层水套和所述下层水套之间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分别连通所述上层水套和所述下层水套,所述水套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上层水套的水套进水口以及连通所述下层水套的水套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缸体双层水套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缸体的上部的散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缸套中各个缸孔之间的散热均匀性。
  • 一种发动机缸体双层
  • [发明专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发动机的优化方法-CN200810118208.8有效
  • 马凡华;汪俊君;王宇;赵淑莉;王业富;丁尚芬;江龙;王明月 - 清华大学
  • 2008-08-07 - 2008-12-31 - F02B43/10
  • 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发动机的优化方法,属于天然气掺氢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最有效率的寻找每个工况下最佳掺氢比,点火提前角和过量空气系数三个控制变量,使发动机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以转速和扭矩确定工况点,在此工况点确定掺氢比,点火提前角和过量空气系数的三维状态空间,利用试验设计的方法,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做试验得到数据;然后利用这些点建立发动机误差后传神经网络模型,即建立掺氢比、点火提前角,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变量与发动机经济性排放性的关系;导出模型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发动机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发动机该工况点最佳掺氢比、点火提前角和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变量,使发动机性能得到最优。
  • 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发动机优化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