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下层层组装法制备三壳层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纳米笼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046.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振宇;贾绪平;刘璐;王勇龙;鲍玉香;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H01G11/24;H01G11/26;H01G11/30;H01G11/8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韩丽萍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层层 组装 法制 备三壳层 氢氧化 磷酸盐 中空 纳米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下制备三壳层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纳米笼材料的层层组装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首先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室温静置法制备了尺寸均一的正十二面体前驱体,再通过一层层的包覆与刻蚀循环,最终制备了双阴离子(氢氧根和磷酸根)掺杂的三壳层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纳米笼。该纳米笼的化学分子式可命名为CoxNi1‑x(PO4)y(OH)2‑3y,通过改变合成过程中镍盐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可以实现x在0.15‑0.4范围内的变化,通过改变磷酸钠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可以实现y在0.2‑0.4范围内的变化。由于具有独特的多壳层结构,无定型结构以及阴阳离子互掺杂的协同作用,该产物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器应用性能。本方法提供了一种组分可调控的三壳层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纳米笼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多壳层阴离子共掺杂中空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合成路线,并对该类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拓展应用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多壳层结构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纳米笼材料的层层组装制备方法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背景技术
中空纳米材料,因其在药物传输、多功能催化、荧光传感以及能源存储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电化学储能领域,为获得更高的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者们设计合成了大量具有不同形貌与组成的中空纳米材料。大多数已报到的中空纳米材料为单壳层结构,虽然提供了较高的质量比容量,但是由于其振实密度较低,其体积比容量相对较小,限制了其应用性。多壳层结构的中空纳米材料,不仅可以保持中空材料的原有的结构优势,其独特的嵌套式结构还可以显著增加材料的振实密度,从而同时满足高质量比容量和高体积比容量的目的。然而,目前报道的多壳层材料依然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在制备材料的过程中多壳层界面复杂的界面过程、表面作用力以及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效应,导致多层结构的破坏。因此如何温和可控的制备多壳层的中空纳米材料依然是本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过渡金属磷酸盐材料,具有独特的开放骨架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电解液扩散通道和活性中心,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为获得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科研人员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磷酸盐材料,如:纳米花、纳米片、纳米球、纳米棒等。然而,具有中空结构的过渡金属磷酸盐纳米材料却鲜有报道,这主要是因为磷酸根离子的配位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极易沿着某一能量较低的方向优先聚集,不利于中空结构的生成。此外,过渡金属磷酸盐的阴离子掺杂,可以显著改良磷酸盐纳米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多孔性,从而增强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目前,基于过渡金属氢氧化磷酸盐的多壳层纳米材料还未见报道。以温和可控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多壳层氢氧化磷酸盐中空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层层组装的策略,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双阴离子(氢氧根和磷酸根)掺杂的具有三壳层结构的中空纳米笼材料,该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应用时表现出超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为实现多壳层材料的制备以及双阴离子(氢氧根和磷酸根)掺杂,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技术路线予以实现:
(1)自牺牲模板的制备:将六水合硝酸钴(1份质量)和二甲基咪唑(2-MIN, 0.5-2份质量)分别溶于甲醇,然后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并在室温下静置16-32 小时,得到自牺牲模板,并命名为ZIF-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