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7165.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8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柯;李鹏;骆柏锋;田兵;张佳明;尹旭;刘仲;王志明;孙宏棣;吕前程;陈仁泽;李立浧;王晓明;金庆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别亚琴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压 测量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向电气回路中输入参考电压信号,控制参考电压信号Ur和待测电路的电压Us之间相位差为θ度和(180°‑θ)度,然后基于该两种状态下测得的电气回路中的电流以及电气回路中没有参考电压信号(即第三参考电压信号为零)的情况下测得的电流来计算待测电路的电压,该种装置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时,无需破坏待测电路的绝缘层,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可以降低进行电压测量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压测量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电压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便利性等对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分析有重要作用。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电压测量技术是基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进行的电压测量技术。其中,电磁式互感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其测量电压的过程包括:首先,将高压电线断电,然后,将电磁式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连接在高压电线上,最后,使高压电线通电,这样电磁式互感器的原边绕组出现电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其副边绕组也产生电流,基于副边绕组的电流获取高压电线的电压信息。
其中,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均是由铜线绕制形成的,因此非常沉重。而高压电线一般设置在远离地面的高空中,因此,还需要建设专门的支撑墩,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电磁式互感器吊装到支撑墩上,从而使得电磁式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能够连接到高压电线上。
由此可见,上述基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进行的电压测量方法,过程繁琐,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
一种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应用于非接触电压装置中,非接触电压测量包括探头和电压传感组件,探头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其中:第一探头,用于与待测电路耦合形成第一耦合电容;第二探头,用于与零线电路耦合形成第二耦合电容;电压传感组件分别与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连接,形成电气回路,该方法包括:
基于参考信号参数向电气回路中输入参考电压信号,参考电压信号包括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第二参考电压信号和第三参考电压信号,其中,第一参考电压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同频反相幅值相等,且第一参考电压信号和第二参考电压信号与待测电路的电压的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第三参考电压信号与待测电路的电压的频率不相同;
检测将第一参考电压信号输入至电气回路时,电气回路中的电流,得到第一电流;检测将第二参考电压信号输入至电气回路时,电气回路中的电流,得到第二电流,检测将第三参考电压信号输入至电气回路时,电气回路中的电流,得到第三电流;
根据第一电流、第二电流和第三电流计算待测电路的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电流、第二电流和第三电流计算待测电路的电压,包括:
根据第三电流和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的幅值计算电气回路中的等效电容;
根据等效电容、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计算待测电路的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参数包括占空比参数,基于参考信号参数生成参考电压信号,包括:
根据占空比参数生成目标方波,并根据目标方波生成参考电压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占空比参数包括按序排列的第一占空比参数、第二占空比参数和第三占空比参数,根据占空比参数生成目标方波,并根据目标方波生成参考电压信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溯源无接触式垃圾分类控制系统
- 下一篇:橡胶支座试验室用控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