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6915.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伟峰 |
主分类号: | C05F17/964 | 分类号: | C05F17/964;C05F17/60;C05F17/979;C05F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式好氧 发酵 有机 生物肥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包括料槽和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机台、延伸臂和搅拌头;机台旋转安装在料槽的底部中心处;延伸臂一端与机台连接,另一端与搅拌头连接;机台带动搅拌头同步转动;搅拌头包括环形件和中心件;环形件间隔设置在中心件的外围;环形件与中心件之间设置有筋条;中心件与延伸臂的对应端连接;环形件面向中心件的一侧设置有腔体;若干个腔体在环形件内均匀间隔分布;腔体内部伸缩设置有隔片;通过隔片的伸缩调节,可以在搅拌头转速不变的前提下灵活改变搅拌力度,从而在整个搅拌过程中实现流体阻力的梯度变化,有效避免启动阶段的电机设备过载损坏问题,让动力输出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生物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备有机生物肥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发酵腐熟处理。现有的槽式发酵容器多采用传统的竖向搅拌设备,同时增氧也是借助布置在槽底的固定式曝气管等设备。由于搅拌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和后期加装的加热设备、增氧设备形成很好的配合,导致热量利用率低、加热均匀性不高,增氧均匀性差,这严重影响了最终的生物肥品质。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搅拌负载平稳性好、加热效率高且增氧效果好的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负载平稳性好、加热效率高且增氧效果好的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槽式好氧发酵有机生物肥制备系统,包括料槽和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机台、延伸臂和搅拌头;所述机台旋转安装在所述料槽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延伸臂一端与所述机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头连接;所述机台带动所述搅拌头同步转动;所述搅拌头包括环形件和中心件;所述环形件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件的外围;所述环形件与所述中心件之间设置有筋条;所述中心件与所述延伸臂的对应端连接;所述环形件面向所述中心件的一侧设置有腔体;若干个所述腔体在所述环形件内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腔体内部伸缩设置有隔片;所述筋条成对夹持分布在所述隔片的伸缩路径两侧;所述筋条面向对应隔片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隔片的侧面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隔片与所述腔体内部连接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隔片缩回所述腔体内部;所述腔体内部连通连接设置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向所述腔体内加压推动所述隔片向外伸出;所述供气管的加压推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顶部;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架体、收束筒、移位筒、螺杆和气泵;所述架体下端与所述机台滑动配合;所述架体上端与所述移位筒的转轴配合;所述螺杆与所述机台安装连接;所述移位筒的侧面与所述螺杆螺纹啮合匹配;所述收束筒与所述移位筒同轴连接;所述供气管配合缠绕设置在所述收束筒的表面;所述供气管绕过所述收束筒后与所述气泵连通连接;所述移位筒的转轴处连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收束筒和所述移位筒同步转动;转动的所述移位筒相对于所述螺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与所述收束筒之间设置有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包括滑槽、滑块和绕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绕杆连接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收束筒和所述气泵之间的供气管绷直挂设在所述绕杆表面;所述滑块下端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收束筒的一端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加热元件、传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延伸臂的内部;所述传热管连接设置在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散热片之间;所述传热管远离所述加热元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中心件内部;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中心件的内壁传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发热管和风机;所述传热管包括从外向内设置的保温层、传导层和环流层;所述保温层贴合设置在所述传导层的外表面;所述环流层间隔设置在所述传导层的内部;所述环流层围合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传热管在所述延伸臂内部呈回环状分布;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机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通对接;所述散热片的对应端穿过所述传导层延伸至所述气体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伟峰,未经胡伟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