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655.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和世泰通用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6;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模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锻件成型方法,包括:将坯料放入第一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第一工位的上模具对坯料进行锻压,直至第一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坯料成型为第一锻件;将第一锻件放入第二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第二工位的上模具对第一锻件进行锻压,直至第一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第一锻件成型为第二锻件;第二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高度小于第一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高度;将第二锻件放入第三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第三工位的上模具的凸起部对第二锻件进行锻压,直至第三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第二锻件成型为第三锻件。解决锻造温度低造成的热变形抗力过大,模锻件锻压过程中的头部偏斜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锻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及军工产品上应用较广。细长杆型模锻件,是一种较常见的模锻件形式。当二者结合时,航空航天及军工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较民品要高出很多。在不改变材质的前提下,为了满足产品特殊性能要求,需要采用特殊成型方式--近冷作硬化,即采用钛合金再结晶温度范围附近的温度进行模锻。
但是由于钛合金模锻件的特殊性,变形抗力大,塑性不好。当钛合金细长杆型模锻件在较低温度下成型时(相变点100℃以下,再结晶温度附近),易造成锻件弯折;而且由于钛合金具有黏性较大的材料特性,易粘模,不易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锻件成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钛合金细长杆型模锻件在相变点以下,再结晶温度附近下成型时,易造成锻件弯折的缺陷,实现解决成型偏折的问题,以及锻造温度低造成的热变形抗力过大,模锻件锻压过程中的头部偏斜问题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锻件成型方法,包括:
预处理:
对坯料、第一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第二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第三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预处理;
初锻;
将所述坯料放入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模具对所述坯料进行锻压,直至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所述坯料成型为第一锻件;
中间锻:
将所述第一锻件放入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模具对所述第一锻件进行锻压,直至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所述第一锻件成型为第二锻件;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高度;
终锻:
将所述第二锻件放入所述第三工位的下模具的模腔中,通过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模具的凸起部对所述第二锻件进行锻压,直至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所述第二锻件成型为第三锻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在所述预处理步骤中,对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250℃;对所述坯料进行预热,加热至所述坯料的再结晶温度,保温时间90min~120min。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所述第一锻件的墩粗变形量为30%,所述第二锻件的墩粗变形量为4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所述下模具的拔模斜度为1°和5°,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模具的拔模斜度为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在所述初锻、所述中间锻和所述终锻的步骤中,均通过顶杆将锻件由所述下模具的模腔中顶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所述第三工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间隙为0.3m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锻件成型方法,在所述终锻步骤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和世泰通用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和世泰通用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