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5968.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家信;王宇;杨慧;李达;张恒;胡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机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包括机身和两机翼部分,每个机翼部分均包括:一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一号翼旋转的第一驱动转动关节;二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二号翼相对于一号翼旋转的第二驱动转动关节;副翼,配置有用于驱使副翼旋转的第三驱动转动关节;其中,在低速飞行模式下,副翼被折叠于机身的内部,并且一号翼和二号翼展开并组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在高速飞行模式下,一号翼向后倾斜,二号翼以第二驱动转动关节为中心向副翼旋转倾斜,并与旋转出机身之外的副翼接合,使一号翼、二号翼和副翼组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机翼部分的形变状态来灵活地适应高速飞行、低速飞行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军事侦察打击和实时监测等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先进飞行器向着多任务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固定式机翼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能够适应多种飞行任务并达到最优飞行性能的变形机翼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如今的飞行器通常把机翼设计为一个固定装置,这样虽然能降低制造飞机的难度,但飞机性能受到限制,用途单一且存在着很多缺陷。为解决升空问题,需要较大面积的机翼,以便在低速条件下产生足够的升力。当速度过高时,单一的大展弦比形态的机翼的颤振较剧烈,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通过控制机翼部分的形变状态来灵活地适应高速飞行、低速飞行的场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形机翼,包括机身和两机翼部分,每个机翼部分均包括:
与机身侧部活动连接的一号翼,在一号翼与机身侧部活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一号翼旋转的第一驱动转动关节;
与一号翼可转动连接的二号翼,在一号翼与二号翼转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二号翼相对于一号翼旋转的第二驱动转动关节;
与机身侧部转动连接的、处于一号翼和二号翼前方的副翼,在副翼与机身侧部转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副翼旋转的第三驱动转动关节;
其中,在低速飞行模式下,所述副翼被折叠于机身的内部,并且所述一号翼和二号翼展开并组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在高速飞行模式下,所述一号翼向后倾斜,所述二号翼以第二驱动转动关节为中心向副翼旋转倾斜,并与旋转出机身之外的副翼接合,使一号翼、二号翼和副翼组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翼具有贯通的收拢腔,所述二号翼在作变形旋转动作时部分地活动插入收拢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转动关节设有作为一号翼的旋转中心的第一转动轴,以及驱使一号翼围绕第一转动轴旋转的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翼配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机身长度方向自动滑动调节地设于机身侧部,所述一号翼通过第一驱动转动关节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滑块滑动的电动推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机身并与电动推杆的伸缩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机身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转动关节设有作为副翼的旋转中心的第三转动轴,以及驱使副翼围绕第三转动轴旋转的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转动关节设有:
作为二号翼的旋转中心的第二转动轴;
作为二号翼的旋转驱动源的旋转驱动电机;
齿轮组;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与第二转动轴传动配合。
上述第二驱动转动关节的齿轮组设为行星式齿轮组,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臂复用型MMC拓扑子模块降容谐波注入方法
- 下一篇:流量分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