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5968.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家信;王宇;杨慧;李达;张恒;胡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机翼 方法 | ||
1.一种可变形机翼,包括机身(1)和两机翼部分,其特征在于,每个机翼部分均包括:
与机身(1)侧部活动连接的一号翼(2),在一号翼(2)与机身(1)侧部活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一号翼(2)旋转的第一驱动转动关节;
与一号翼(2)可转动连接的二号翼(3),在一号翼(2)与二号翼(3)转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二号翼(3)相对于一号翼(2)旋转的第二驱动转动关节;
与机身(1)侧部转动连接的、处于一号翼(2)和二号翼(3)前方的副翼(4),在副翼(4)与机身(1)侧部转动连接的位置配置有用于驱使副翼(4)旋转的第三驱动转动关节;
其中,在低速飞行模式下,所述副翼(4)被折叠于机身(1)的内部,并且所述一号翼(2)和二号翼(3)展开并组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在高速飞行模式下,所述一号翼(2)向后倾斜,所述二号翼(3)以第二驱动转动关节为中心向副翼(4)旋转倾斜,并与旋转出机身(1)之外的副翼(4)接合,使一号翼(2)、二号翼(3)和副翼(4)组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所述一号翼(2)具有贯通的收拢腔(2a),所述二号翼(3)在作变形旋转动作时部分地活动插入收拢腔(2a);
所述第三驱动转动关节设有作为副翼(4)的旋转中心的第三转动轴(13),以及驱使副翼(4)围绕第三转动轴(13)旋转的驱动器;
所述第二驱动转动关节设有:
作为二号翼(3)的旋转中心的第二转动轴(8);
作为二号翼(3)的旋转驱动源的旋转驱动电机(12);
齿轮组;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与第二转动轴(8)传动配合;
上述第二驱动转动关节的齿轮组设为行星式齿轮组,其包括:
中心齿轮(11),所述中心齿轮(11)同轴套装旋转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
固定设置的内齿环(10),与中心齿轮(11)同轴;
行星齿轮(9),与中心齿轮(11)和内齿环(10)啮合;
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8)的动力输入段具有与其动力输出段相互垂直的旋转臂,且在该旋转臂的末端具有平行于第二转动轴(8)动力输出段的、同轴转动插接行星齿轮(9)的连接轴;
所述第一驱动转动关节设有作为一号翼(2)的旋转中心的第一转动轴(7),以及驱使一号翼(2)围绕第一转动轴(7)旋转的驱动器;
所述一号翼(2)配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沿机身(1)长度方向自动滑动调节地设于机身(1)侧部,所述一号翼(2)通过第一驱动转动关节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滑块(6);
所述一号翼(2)配置有用于驱使滑块(6)滑动的电动推杆(5),所述滑块(6)滑动连接机身(1)并与电动推杆(5)的伸缩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安装在机身(1)内部。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机翼的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速飞行模式和低速飞行模式;
当飞行器进入低速飞行模式时,在第一驱动转动关节的驱动器的驱动下,所述一号翼(2)围绕第一转动轴(7)进行旋转,使得一号翼(2)从机身(1)内部旋转至展开的状态,然后利用电动推杆(5)带动一号翼(2)向后进行直线移动,直至飞行器末端处停止,然后,第二驱动转动关节的旋转驱动电机(12)输出动力,通过其齿轮组带动二号翼(3)围绕第二转动轴(8)进行旋转,使二号翼(3)从一号翼(2)的收拢腔(2a)中旋转出来,使一号翼(2)和二号翼(3)均一同展开形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当飞行器进入高速飞行模式时,电动推杆(5)带动一号翼(2)向前进行直线移动,第一驱动转动关节的驱动器开始带动一号翼(2)围绕其第一转动轴(7)旋转,使得一号翼(2)向后倾斜,第三驱动转动关节的驱动器驱使副翼(4)围绕其第三转动轴(13)向外旋转至伸展状态,第二驱动转动关节的旋转驱动电机(12)通过齿轮组驱使二号翼(3)围绕第二转动轴(8)向一号翼(2)旋转,使得二号翼(3)部分地插入一号翼(2)的收拢腔(2a)内,进而与一号翼(2)以及副翼(4)紧密配合,形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
其中,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的展弦比大于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的展弦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机翼的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飞行器未进入高速飞行模式时,所述副翼(4)折叠在机身(1)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9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臂复用型MMC拓扑子模块降容谐波注入方法
- 下一篇:流量分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