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离乳清蛋白提高虾青素释放率的微球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5745.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艾春青;贾金辉;徐钰鑫;张晨曦;张盼盼;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P10/30 | 分类号: | A23P10/30;A23L33/00;A23L29/256;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蛋白 提高 虾青素 释放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离乳清蛋白提高虾青素释放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应用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取虾青素溶解在橄榄油中,配置成油相;S2:取卵磷脂溶解于水中,配置成水相;S3:将S1油相和S2水相混合后,在分散机中分散,得混合液A;S4:将S3混合液A在均质机中均质2~5次,得到虾青素‑卵磷脂乳液;S5:在S4虾青素‑卵磷脂乳液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分离乳清蛋白,搅拌混匀,在分散机中分散得到混合液B;S6:将S5混合液B雾化形成雾滴全部滴入氯化钙溶液中,搅拌混匀得到微球溶液: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微球溶液可有效提高虾青素在结肠的释放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虾青素在结肠释放率的海藻酸钙-分离乳清蛋白微球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脂溶性活性成分强化食品的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一些脂溶性物质的包埋递送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植物留醇等。对于一些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都非常丰富的特殊且贵重的脂溶性物质,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主要依靠的还是人们自身消化的能力。但脂溶性活性成分易氧化、水溶性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如果不加以保护,可能并不能让其在应该产生作用的位置来起到效果。
因此,在一些脂溶性的物质(比如虾青素)在成为功能性食品之前,必须以某种形式来保护。此前常见的保护方式有乳液、纳米粒子、微生物包埋等方式,但对于这种靶向递送到结肠的要求,以上几种方式都很难达到,这几种方式到小肠的位置就会消化释放。此前申请人也做过通过海藻酸钙来包埋虾青素来达到在结肠靶向释放目的的实验,也取得了想要在结肠靶向释放的结果,但是其释放率不是很高。所以本发明在壁材中除了减少海藻酸钙用量之外还加入了一定量更有助于消化的分离乳清蛋白来提高所包埋的物质在结肠的释放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分离乳清蛋白提高虾青素释放率的微球制备方法,以提高虾青素在结肠的释放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分离乳清蛋白提高虾青素释放率的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油相:取虾青素溶解在橄榄油中,配置成油相;虾青素和橄榄油的料液比为:1:90~1:110g/ml;
S2:制备水相:取卵磷脂溶解于水中,配置成水相;卵磷脂和水的料液比为:1:15~1:30g/ml;
S3:混合:将步骤S1油相和步骤S2水相按体积比1:9~1:24混合后,以13000~15000rpm/min的转速在分散机中分散2~4min,得混合液A;
S4:均质:将步骤S3混合液A在压强为9000~10000psi的均质机中均质2~5次,得到虾青素-卵磷脂乳液;
S5:分散:在步骤S4虾青素-卵磷脂乳液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分离乳清蛋白,在20~30℃的温度下搅拌混匀,以14000~16000rpm/min的转速在分散机中分散2~4min,得到混合液B;海藻酸钠和分离乳清蛋白的总质量和虾青素-卵磷脂乳液的体积的比为1:20~1:50g/ml;分离乳清蛋白的质量是海藻酸钠的质量的0.5~1.2倍;
S6:微球制备:将步骤S5混合液B雾化形成雾滴全部滴入浓度为5~10g/ml的氯化钙溶液中,在20~25℃的温度下搅拌混匀得到微球溶液;混合液B与氯化钙溶液的体积比为1:100~1:150。
优选如下:
S1中虾青素和橄榄油的料液比为:1:100g/ml。
S2中卵磷脂和水的料液比为:1:20g/ml。
S3中体积比为7: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吸夹持复合式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