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649.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冲;朱建平;苏茂辉;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7/34;F02M37/54;F02M37/04;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燃料 供给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涉及车辆的发动机技术领域。燃料供给系统包括:油箱,用于存储燃料;第一管路,设置在喷油器总成和油箱之间,用于将燃料由油箱输送至喷油器总成和油箱;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以并联方式连接,第二管路两端分别连接至油箱和第一管路的喷油器总成的前端,用于将经由第一管路输送的燃料回流至油箱,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电子溢油阀;其中电子溢油阀配置成在燃料供给系统处于排气阶段时受控地启动并保持预设开度,在燃料供给系统处于建压阶段时受控地关闭,且在由第一管路流经电子溢油阀内部的燃料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自动地被打开。本发明提供的燃料供给系统排气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重型牵引车通常液体燃料为柴油,柴油的供给系统通常通过低压泵将燃料抽出油箱,经油箱内出油管底部滤网、粗滤、精滤、油泵,经调压阀回油。粗滤进行杂质过滤和油水分离,并集成手动或电子泵排气功能,在首次启动前或供油系统打开时进行排气。对于重型柴油车而言,由于燃油滤网更换里程长,容积大,如果仍采用手动泵排气,则排气时间过长,费时费力,易引起操作者抱怨和影响司机的运营效率。所以,目前重型柴油车普遍采用了电子排气泵排气,但是采用电子排气泵排气的柴油供油系统,考虑到电子排气泵的使用寿命,均是把电子排气泵布置在粗滤后面,即燃油经粗滤过滤后,再流经电子排气泵,此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子排气泵,但由于电子泵本身存在吸程问题,即粗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流通阻力增大,会逐渐增加电子排气泵吸油排气能力。同时采用电子排气泵的柴油供油系统里的空气主要通过低压供油系统中的溢油阀或高压油泵中的溢油阀进行被动排气,即溢油阀被夹杂着的空气的柴油产生的压力被动开启,这会导致排气时间过长,影响排气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机械溢油阀被动开启导致的排气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进一步缩短排气时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排气时间长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能够解决排气时间长的燃料供给系统的车辆。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包括:
喷油器总成;
油箱,用于存储燃料;
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喷油器总成和所述油箱之间,用于将所述燃料由所述油箱输送至所述喷油器总成和所述油箱;
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以并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喷油器总成的前端,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一管路输送的所述燃料回流至所述油箱,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电子溢油阀;其中
所述电子溢油阀配置成在所述燃料供给系统处于排气阶段时受控地启动并保持预设开度,在所述燃料供给系统处于建压阶段时受控地关闭,且在由所述第一管路流经所述电子溢油阀内部的所述燃料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自动地被打开。
可选的,所述电子溢油阀包括衔铁组件,所述衔铁组件在通电后动作以使所述电子溢油阀保持所述预设开度,在断电后且所述第一管路中所述燃料的压力达到所述预设压力时自动地动作以使所述电子溢油阀开启。
可选的,所述电子溢油阀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进油口和回油口;
所述衔铁组件包括:
阀块,用于控制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的通断;
衔铁,与所述阀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充放电保护系统
- 下一篇:前驱体涂布激光制备氮化钽膜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