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313.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曾君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C1/02 | 分类号: | A42C1/02;A42B1/019;C08L23/06;C08L67/00;C08L1/02;C08K3/34;C09D175/08;D01F8/14;D01F8/0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王淼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晒 制作方法 | ||
1.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低发泡聚乙烯泡沬塑料原材料进行切片得到板材,该板材的厚度控制在1~5mm之间;
S2、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80~150份、云母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
S3、将步骤S2中的聚酯切片、云母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进行混合,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
S4、将步骤S3中的冷感涤纶利用织布机编织成面料基层,随后将得到的面料基层分别粘附在步骤S1中板材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帽胚板;
S5、对步骤S4中所述的帽胚板进行剪切,形成若干小帽胚板;
S6、将步骤S5中所述的若干该小帽胚板依次放置在成型模具中进行热压而后由冷模吸热得到帽胚;
S7、往圆底烧瓶中加入100重量份的聚四亚甲基二醇、30~50重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0.2~0.6重量份的有机锡类催化剂,升温至80~120℃并保持反应3~4h,制得聚氨酯预聚体;
S8、向步骤S7中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30~5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和10~20重量份的亲水扩链剂,在50~60℃的温度下反应2~3h,然后加入100重量份的水和1~3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制得水性聚氨酯涂料;
S9、将步骤S6中所述的帽胚按浴比1:10~1:15浸渍于步骤S8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浸渍30~60min后,将所述帽胚取出,在60~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得到冷感防晒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泡聚乙烯泡沬塑料原材的熔点为120℃,分解温度为200℃,该低发泡聚乙烯泡沬塑料原材在常温下为固态,当外界温度在150℃~180℃的时候该低发泡聚乙烯泡沬塑料原材熔融,并且转变为能够流动且具有粘性的液态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在进行热压的过程中控制热压温度在150~180℃,热压时间在1~5min,热压压力控制在2.3~8.0Mp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粉的片径为8~12μm,片厚为0.5~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所述亲水扩链剂由1,4-丁二醇-2-磺酸钠和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按重量比1:1~2:1的比例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A172(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感防晒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0:将步骤S9中得到的冷感防晒帽粘附帽檐,并在冷感防晒帽的侧面大穿孔形成透气孔,并在透气孔处安装孔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3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列车协同追踪运行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插配式智能财务审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