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410.4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禄;叶明瑞;辛庆锋;姜军平;张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实现的,所述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前滚筒、后滚筒和定位机构,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平行设置,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用于承载和定位车辆轮胎,所述前滚筒中心轴方向和所述车辆行驶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前滚筒或后滚筒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双滚筒之间距离可调节,可以实现不同轴距车辆的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无法为不同轴距车辆换电和车辆易驶过换电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力补给方式一般分为带车插充和更换电池两种方式,其中插充方式有慢充和快充两种模式。采用插充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电池的初期投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2、充电时间太长,至少要2~4小时,与普通汽车的加油相比,电动汽车补给能源所花费的时间太长,非常不便捷,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插充方式存在的问题,而快充模式对电池会有较大损伤,导致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而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电动汽车的电能补给,并且不会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成为目前更受欢迎的电动汽车电能补充的方法。
进行电池更换时,首先需要将电动汽车驾驶至换电平台上的目标位置,使得换电小车位于车辆底盘电池包的下方,再利用举升机构举升换电小车以使换电小车适用于具有不同底盘高度的车辆,如果车辆在换电平台上未驶入目标区域,则换电小车无法对电池包进行准确的更换操作。现有技术中,将车辆行驶至目标区域的定位方式基本靠驾驶员的主观判断实现,很容易将汽车开过换电位置,对驾驶员的驾驶经验要求极高,如果驶入位置不准确,则需要驾驶员对车辆位置进行多次调整,直至准确换电位置,造成车辆定位时间长,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换电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不同轴距车辆定位并且提高换电效率的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无法为不同轴距车辆换电和车辆易驶过换电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如下实现的:
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前滚筒、后滚筒和定位机构,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平行设置,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用于承载和定位车辆轮胎,所述前滚筒中心轴方向和车辆行驶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前滚筒或后滚筒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在定位机构的作用下,前滚筒和后滚筒在车辆行驶方向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实现了对不同轴距车辆的X向定位,解决了传统换电站无法为不同轴距车辆换电的问题。通过设置前滚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驶入换电站容易驶过换电位置的问题,提升了车辆的换电效率,避免了驾驶员驶入位置不准确,需要对车辆位置进行多次调整,造成车辆定位时间长、驾驶体验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推杆设于所述支撑板侧壁,所述电动推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电动推杆一端和所述前滚筒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和所述后滚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均包括筒体和转轴,所述筒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和所述电动推杆侧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和所述筒体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和所述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筒体可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电动推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