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抛物面的衬底互换多波束缝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8007.0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刘峻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10 | 分类号: | H01Q13/10;H01Q1/50;H01Q15/02;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抛物面 衬底 互换 波束 缝隙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抛物面的衬底互换多波束缝隙天线,涉及天线领域。所述多波束缝隙天线包括:馈电单元和辐射单元,馈电单元基于第一介质基板制作而成,围绕第一介质基板的周边,设有不同方位的多个馈电端口;辐射单元基于第二介质基板制作而成,第二介质基板作为衬底,与第一介质基板进行拼接;第二介质基板与第一介质基板拼接处按照抛物面形状制作成抛物面,第二介质基板远离抛物面的一侧蚀刻有矩形缝隙;第一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与第二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不同。本发明不仅使得多波束缝隙天线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有助于缩短天线设计、制作周期,间接降低了天线的成本,对多波束天线的周期、成本的控制非常可观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抛物面的衬底互换多波束缝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毫米波多波束天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毫米波多波束天线在移动卫星通信、汽车雷达、移动终端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5G移动终端等设备上使用的天线要求波束扫描能力强、制作成本低、周转时间短、波束调谐方案简单。但目前的多波束天线在制作好之后,其性能也随之确定,例如:多波束天线工作时可以覆盖的角度、工作频率等基本就固定了。假若需要改变天线的性能,则需要重新设计天线并重新制作,导致整个天线的设计、制作周期较长,间接提高了多波束天线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抛物面的衬底互换多波束缝隙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抛物面的衬底互换多波束缝隙天线,所述多波束缝隙天线包括:馈电单元和辐射单元;
所述馈电单元基于第一介质基板制作而成,围绕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周边,设有不同方位的多个馈电端口;
所述辐射单元基于第二介质基板制作而成,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作为衬底,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进行拼接;
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拼接处按照抛物面形状制作成抛物面,以起到抛物面透镜的作用;
所述第二介质基板远离所述抛物面的一侧蚀刻有矩形缝隙;
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镀铜箔,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开设有多个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金属化过孔从所述多个馈电端口至所述抛物面方向开设;
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镀铜箔,所述第二介质基板开设有多个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金属化过孔从所述矩形缝隙至所述抛物面方向开设;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不同;
根据所述多波束缝隙天线的波束指向需求不同,确定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抛物面的参数也不同;
根据所述多波束缝隙天线的工作频率需求不同,确定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也不同;
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抛物面的参数不同,或者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不同时,对应的第二介质基板也需要更换为不同的介质基板。
可选地,所述矩形缝隙包括:m*n矩阵,所述m*n矩阵中每一个元素对应一个子矩形缝隙;
根据所述多波束缝隙天线的增益需求不同,确定所述m*n矩阵中元素的数量也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拼接处形成空气隙;
所述空气隙小于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包括:Rogers RT/duroid 5880,所述第一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