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004.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2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红;曹克铎;吴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利德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化 组装 led 背光源 用铝基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安装在背光源背板上,所述铜线路层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所在位置没有阻焊层,其特征在于,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还设置有第一对位通孔、第二对位通孔、固定组合孔,所述第一对位通孔与第二对位通孔的水平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对位通孔与第二对位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组合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对位通孔的直径与第二对位通孔的直径不相等,所述固定组合孔至少设置有两个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属于非自发光显示技术。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液晶显示屏需要依靠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穿透液晶面板,从而形成液晶面板显示画面的出光。液晶显示背光源已经从传统的冷阴极射线光源,变为采用LED作为光源。手机液晶显示屏等小尺寸的屏幕,通常采用侧入光式LED白光源;电视等大尺寸显示屏幕,通常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直下式LED背光中的LED光源需要先焊接在铝基板上,再将铝基板组装至背光源背板上,并形成LED光源阵列。直下式LED背光源需要的LED颗数众多,出于生产效率的考虑,必须实现对铝基板的高效率、自动化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铝基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安装在背光源背板上,所述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从下向上依次叠有铝层、绝缘层、铜线路层、阻焊层,所述铜线路层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所在位置没有阻焊层,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还设置有第一对位通孔、第二对位通孔、固定组合孔,所述第一对位通孔与第二对位通孔的水平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对位通孔与第二对位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组合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对位通孔的直径与第二对位通孔的直径不相等,所述固定组合孔至少设置有两个通孔。
所述第一对位通孔、第二对位通孔、固定组合孔,均贯穿铝层、绝缘层、铜线路层、阻焊层,形成通孔。
所述第一对位通孔与第二对位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对位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对位通孔的直径。
所述背光源背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对位通孔安装在第一定位柱上,所述第二对位通孔安装在第二定位柱上,所述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组装至背光源背板时,通过分别识别将第一对位通孔对准第一定位柱、第二对位通孔对准第二定位柱,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组装。
所述背光源背板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的位置与所述固定组合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安装至所述背光源背板上时还配合有桥形紧固件进行固定,所述桥形紧固件设置有插脚,所述插脚穿过所述固定组合孔,所述插脚的底部插入所述盲孔并与所述盲孔实现过盈配合安装,从而所述桥形紧固件将用于自动化组装的LED背光源用铝基板固定至所述背光源背板上。
由于每颗LED光源需要一正一负两个焊盘,所以焊盘均为两个一组。第一对位通孔、第二对位通孔、固定组合孔,均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焊盘之间。从而,第一对位通孔、第二对位通孔、固定组合孔不会遮挡LED光源发出的光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组合孔设置有两个方形孔,且两个方形孔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组合孔设置有一个方形孔,以及一个三角形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组合孔设置有一个方形孔,以及一个半圆形的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盲孔的形状与所述固定组合孔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组合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对位通孔或第二对位通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利德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利德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