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3006.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平;费安杰;周章涛;谢阳银;习林刚;向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4 | 分类号: | C07D24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聂稻波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氨基 三氮唑 方法 | ||
一种合成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的方法,所述方法路线如下:采用溴酸钠和溴化钠的混合物作为溴代试剂,反应路线如下:采用本发明合成方法合成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工艺路线新颖,总摩尔收率大于50%。反应安全性高、易于产业化、收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相对温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结构如下所示)应用广泛,可以作为电发光材料、KDM5抑制剂、PDE2抑制剂、PIK3/AKt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的关键中间体。
(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
目前仅有专利WO2017188596报道了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具体操作见对比例1)。该路线存在大量不足,致使产业化困难,生产成本高。主要缺陷包括重氮化反应安全风险高、产能低(60 kg/5000L)、收率低(25.5%)、废水极多(强酸强碱中和形成大量高盐废水)。
综上所述,制药,材料等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一个可以低成本、可产业化的工艺路线用于合成关键中间体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
发明内容
针对专利文献WO2017188596所涉及的工艺路线的严重不足,本发明开发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其中原料3-氨基-1,2,4-三氮唑价格更为低廉,且反应无需有机溶剂,收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制备5-溴-1H-3-氨基-1,2,4-三氮唑。在研发早期,发明人尝试重复专利文献WO2017188596公开的合成路线,但遇到了诸多难题。
首先是,该路线包括重氮化反应的步骤,使得该路线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扩大反应规模的时候,安全风险更加不可控。
其次,该合成路线副反应非常多,将反应规模扩大时,反应重复性变差。发明人采用0.6Kg投料量,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收率最高时只有25.5%,而最低收率只有12%。
在专利文献WO2017188596公开的合成路线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发明人又尝试了其他多种路线。这些路线不包括重氮化反应的步骤,安全性问题得到了解决,反应重复性也较好。但是反应步骤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依然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发明人考虑重新回到专利文献WO2017188596公开的合成路线,在不延长反应路线的前提下,改换掉重氮化反应步骤。在这种情形下,本发明的发明人想到了将专利文献WO2017188596公开路线中的反应起始物替换为3-氨基-1,2,4-三氮唑,于是可以通过一步溴化反应得到产物5-溴-1H-3-氨基- 1,2,4-三氮唑。反应路线如下:
上述反应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可顺利进行,安全风险低,成本较低。但是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大规模生产容易造成溴素的泄露,且收率只有15%左右。于是继续进行改进,尝试将溴代试剂由溴素换为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