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80127.0 申请日: 2020-10-10
公开(公告)号: CN112201635B 公开(公告)日: 2023-06-13
发明(设计)人: 杨小平;刘杰;魏进家;张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3/427 分类号: H01L23/427;H01L23/473;F28D15/04;F28D15/06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马贵香
地址: 71004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协同 驱动 热流 密度 芯片 相变 散热 装置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冷凝器(11)、储液器(15)和微泵(17);其中,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与冷凝器(11)相连,冷凝器(11)与储液器(15)相连,储液器(15)经过微泵(17)与蒸发器(1)入口相连;

其中,蒸发器(1)包括壳体、补偿腔(5)、毛细芯镍层(3)和毛细芯铜层(2);其中,壳体内设置有毛细芯铜层(2),毛细芯铜层(2)上设置有毛细芯镍层(3),毛细芯镍层(3)上方为补偿腔(5);

补偿腔(5)的入口即蒸发器(1)入口,补偿腔(5)的出口与冷凝器(11)相连;

毛细芯铜层(2)底部设置有蒸汽槽道(4),蒸汽槽道(4)出口作为蒸发器(1)出口,通过蒸汽管路(8)与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相连;

储液器(15)为圆筒结构,储液器(15)进口与冷凝器(11)连接,出口与第四液体管路(16)相连,第四液体管路(16)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蒸发器(1)相连,另一路与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相连;微泵(17)设置在第四液体管路(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包括液体喷嘴(9-1)、蒸汽喷嘴(9-2)、混合腔(9-3),喉部(9-4)和扩散段(9-5);其中,液体喷嘴(9-1)伸入到蒸汽喷嘴(9-2)内部,混合腔(9-3)的入口与液体喷嘴(9-1)和蒸汽喷嘴(9-2)相连通,混合腔(9-3)出口与喉部(9-4)相连通,喉部(9-4)与扩散段(9-5)相连通;

液体喷嘴(9-1)入口与储液器(15)相连,蒸汽喷嘴(9-2)与蒸汽管路(8)相连通,扩散段(9-5)与冷凝器(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喷嘴(9-1)为渐缩喷嘴,内部末端设置有平直段;混合腔(9-3)为圆柱形渐缩通道;为保证降低流动损失的同时保证装置的高性能,收缩角为12°~15°;扩散段(9-5)为渐扩形的通道,扩张角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直段占液体喷嘴(9-1)总长度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细芯镍层(3)和毛细芯铜层(2)构成镍-铜复合毛细芯,镍-铜复合毛细芯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铜粉填入不锈钢模具中并铺平,形成铜层,模具底部加工有宽和高均为1~2mm的矩形微小槽道,将铜层压实;在铜层上填入镍粉,并压实形成镍层;铜层和镍层结合在一起,形成胚体;将胚体在保护气下烧结,得到镍-铜复合毛细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铜粉的粒径为5~20 μm,铜层的厚度为2~4 mm;镍粉的粒径为50~100μm,镍层的厚度为1~2 mm;

烧结的具体条件为:以5℃/min的速率自室温升温至800℃,并在800℃下保温30min,随后以5℃/min的速率冷却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器(15)顶部开设有液体工质注入口;

微泵(17)为离心泵、隔膜泵或电驱泵;

补偿腔(5)的出口经第一液体管路(6)与冷凝器(11)相连,第一液体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

储液器(15)的出口经第五液体管路(20)与中心进液-环周进汽式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相连;

第四液体管路(16)出口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五液体管路(20)与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相连,另一路经第六液体管路(21)与补偿腔(5)相连,第六液体管路(2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2)。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协同驱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相变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蒸发器(1)的底面与热源贴合,热量通过蒸发器(1)的壁面传导至毛细芯铜层(2),液体在毛细芯铜层(2)表面受热汽化,同时在气液界面产生弯月面,形成毛细力驱动循环,控制补偿腔(5)内的压力,毛细芯铜层(2)与蒸发器(1)的底板接触面会形成液体薄膜,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槽道(4)和蒸汽管路(8)进入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中,储液器(15)内的液体同时进入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中,通过渐缩型的液体喷嘴(9-1)加速后进入混合腔(9-3),高速液体射流通过卷吸以及紊动扩散作用,将蒸汽喷嘴(9-2)出口的气体带走,使得环周蒸汽喷嘴(9-2)的蒸汽进入混合腔(9-3),在混合腔(9-3)内,汽液两相在速度差、温度差的作用下,进行质量、动量和热量的交换,形成环状流并向泡状流转变,在喉部(9-4)附近产生凝结激波形成高压的单相流体;

单相流体进入冷凝器(11),补偿腔(5)内的流体在微泵(17)的作用下经过进入冷凝器(11),进入冷凝器(11)的高温液体经过冷凝后再进入储液器(15);储液器(15)内的液体在微泵(17)的作用下分别进入补偿腔(5)和汽液两相流喷射升压装置(9),从而完成整个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01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汽液分流的微孔相变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202210443189.6
  • 伍勇 - 四川大学
  • 2022-04-26 - 2023-10-27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液分流的微孔相变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系统包括微孔板、汽液分配器、液相工质、工质储槽和冷凝器;微孔板采用高导热率材质,具有开放的微米孔结构且贴合在释热面上;液相工质可润湿微孔板,由高位储液槽重力输送到微孔芯板并通过毛细效应均匀充满微孔;汽液分配器对工质进行汽液分流,使液相工质平行于释热面流过微孔板后溢流,沸腾汽化的工质垂直于释热面离开微孔板。汽化工质上升到冷凝器中,经自然冷却、风冷、水冷或其它强制冷却方式冷凝后回流到高位工质储槽实现无输动力消耗的工质循环。该系统在工质流动沸腾时具有自由液面,且汽化工质上升通道无液相干扰,可在微孔面上实现低压降、高热流密度的相变冷却。
  • 一种散热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功率器件-202310801327.8
  • 郑永范;李启国;陈敏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30 - 2023-10-27 - H01L23/427
  • 一种散热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功率器件,属于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功率器件包括散热基板和芯片。其中,散热基板包括基板主体、丝网吸液芯和壳体。其中,基板主体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敷铜层、陶瓷基板、第二敷铜层和烧结形成的多孔铜吸液芯,第一敷铜层用于与芯片焊接;丝网吸液芯与多孔铜吸液芯贴合;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壳体罩设于丝网吸液芯与多孔铜吸液芯,且壳体开口边缘与第二敷铜层密封连接,以将多孔铜吸液芯和丝网吸液芯密封在空腔内;空腔内灌注有液体工质。利用本申请示例提供的散热基板对芯片进行散热,壳体提高功率器件的散热效率。
  • 一种改善热电转换的结构-202310568710.3
  • 罗青峰;汪玲;钟运栓;黄巧林;鞠荣荣;许津津;唐道光 - 安徽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5-19 - 2023-10-20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热电转换的结构,包括热电转换模块以及设置在热电转换模块冷面层的散热器,还包括导热部,所述导热部设在所述热电转换模块的热面层,所述导热部具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具有可以汽化的冷却液,所述真空腔中具有毛细支撑部,所述毛细支撑部具有与所述真空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的部分。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改善热电转换的结构,通过在导热部开设真空腔,增大导热部的柔韧性;同时通过在腔体中抽真空使其处于负压状态,在腔体中注入可以汽化的冷却液,使其受热时汽化,快速将温度传递到整个腔体;通过真空腔的毛细支撑部使导热部温度更加均匀,通过导热部的设置可以设置更多的热电转换模块,从而增大热电转换效率。
  • 一种散热装置-202321157022.X
  • 聂泽森;郝明亮;朱志豪;杨殷创 -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15 - 2023-10-20 - H01L23/427
  • 本公开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扩热结构和第一表面散热结构;其中,扩热结构至少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待散热芯片的封装连接;第一表面散热结构为在第二表面上采用铜粉喷镀工艺形成的。在本公开中,通过铜粉喷镀工艺形成的第一表面散热结构,具有更高的附着强度,并且可以实现对第一表面散热结构的形态的调节,进而增加汽化核心数量、强化散热装置的沸腾换热效果。
  • 弹性结构热管散热器-202321075560.4
  • 廖相昭 - 上海熙德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08 - 2023-10-20 - H01L23/427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为弹性结构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热管,所述散热片上端后部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相变化导热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结构热管散热器,通过设置弹簧,可以运用弹簧结构调整更换导热介质,通过弹簧的压力让芯片与散热器接触完全,降低芯片与散热器之间的界面热阻,并通过热管高传热效率将热量快速传到散热区域,提升散热效率。
  • 一种散热装置、电路板及电子设备-201910340663.0
  • 孙振;陆贞;洪宇平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4-25 - 2023-10-13 - H01L23/427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电路板及电子设备,该散热装置包括一个导热壳体,在与芯片连接时,该芯片位于导热壳体的芯片放置区。该导热壳体设置了毛细结构,工作介质填充在毛细结构中。为改善对芯片的散热效果,该毛细结构包括连通的第一毛细结构及第二毛细结构,并且第一毛细结构的最大厚度小于第二毛细结构的最小厚度;而对于毛细结构来说,较厚的毛细结构可以减小工作介质流动的阻力,较薄的毛细结构可以减小蒸发热阻,因此,通过将较薄的第一毛细结构设置在了蒸发区,提高了工作介质在吸收热量后的蒸发效果,同时,通过采用较厚的第二毛细结构降低工作介质在回流时的阻力。从而提高了工作介质的热传递效果,进而提高芯片的散热效果。
  • 一种重力回流热柱式芯片散热器-201810570501.1
  • 王伟;史忠山 - 广东西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6-05 - 2023-10-13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回流热柱式芯片散热器,它包括具有密闭真空腔室的热柱和翅片,所述翅片安装在所述热柱上,在热柱内充装有相变工质,所述真空腔室的底面为与芯片相贴合的受热面,相变工质吸热后蒸发,经过翅片风冷换热冷凝成液态,依靠自身重力沿真空腔室内壁回流,完成一个循环过程。本发明采用安全环保且与电子设备兼容的相变工质作为传热工质,为简单的蒸发回流结构,杜绝了泄露安全隐患,运行安全可靠,且散热效率高,简化了散热器结构,本发明只需要使用简单的机加工设备、焊接设备和抽真空灌装设备即可制作完成,相比于现有热管散热器由于具有毛细芯结构而需要采用烧结工艺、使用烧结设备相比,使得制作成本大大降低,适于大规模应用。
  • 一种针对晶圆级处理器的散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202311090645.4
  • 王利强;李顺斌 - 之江实验室
  • 2023-08-29 - 2023-10-03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晶圆级处理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晶圆、芯片、凸块下金属结构、芯片球、散热结构;晶圆承载多个芯片,在每个芯片的表面键合有多个凸块下金属结构,每个凸块下金属结构的开口处键合有芯片球;散热结构包括多个导热管,每个导热管的一端与对应的凸块下金属结构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热管依次穿过芯片和晶圆,通过导热管将芯片内的热量传递至外界。该装置能够将有效提高晶圆级处理器的散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针对晶圆级处理器的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
  • 治具及其所制成的一体式环体支撑柱结构-202310890658.3
  • 熊惜文;吕星星;戴加福 -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19 - 2023-09-26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具及其所制成的一体式环体支撑柱结构,所述治具,其由下至上依序包括载体、上盖及粉末漏盖,其中载体的每一模穴供一铜柱置入,粉末可从粉末漏盖通过上盖填入模穴内,进而在铜柱外表面充填有一环状的粉末圈;并经由加热过程使两者一起烧结,使该环状的粉末圈变成一烧结环体与铜柱一体成型为一未有装配间隙的一体式环体支撑柱结构。借此以改善因过往技术或制程使二者存在装配间隙而产生积水问题,造成铜柱与烧结环体因积水结冰产生膨胀、崩裂脱离柱体等缺陷。
  • 封装器件、封装模组和功率变换设备-202310562515.X
  • 陈东;陆丰隆;唐云宇;石磊;刘云峰;吕书宜;张鹏程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5-18 - 2023-09-19 - H01L23/427
  •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器件,封装器件包括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及储热部,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储热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或嵌入电路板内,且储热部邻近电子元器件,其中,储热部的比热容高于电路板的比热容,储热部用于存储和释放热量。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该封装器件的封装模组和功率变换设备。通过将比热容较高的储热材料引入封装器件的内部,在电子元器件周围的电路板上设置储热部,能够使电子元器件短时间内产生的大量热量被快速存储在储热部内,再被释放到外界,降低电子元器件损坏的风险,提高封装器件的可靠性。
  • 一种基于金属骨架相变材料的热缓冲功率模块及其制作方法-202211209488.X
  • 唐苇羽;吴赞;李俊业;盛况;辛志诚;李天问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2022-09-30 - 2023-09-15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骨架相变材料的热缓冲功率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热缓冲功率模块中相变材料热缓冲层包括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相变材料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对应各安装位的位置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为从容纳腔顶面内侧壁引出并延伸到容纳腔底面内侧壁的散热翅片结构,所述金属框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灌注相变材料的充注口和出流口。采用本封装结构的金属框架可减少封装相变材料引入的额外热阻。采用该封装方法可实现多个功率模块的相变材料连续精确充注,适应大规模生产要求。并且,本申请相变材料灌注时,直接采用液体充注而后凝固,将为固液膨胀保留充分的体积余量,保证功率芯片的可靠性。
  • IGBT冷却系统-202310327809.4
  • 陆国栋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22 - 2023-09-12 - H01L23/427
  • 本发明涉及IGBT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IGBT冷却系统。包括:IGBT模块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有热管结构,热管结构包括蒸发部和散热部,蒸发部包括第一腔体,散热部包括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二腔体顶部连通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外界连通,第三腔体设置有柔性膜,柔性膜能够随压力变化在第三腔体内自由伸缩;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柔性膜共同构成热管结构的内腔,第一腔体设置有调节口,调节口用于向第一腔体内加注工质以及抽气以调节内腔的真空度;IGBT模块浸没于第一腔体的工质中。本发明提供的IGBT冷却系统满足了快速冷却需求,延长了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
  • 一种整合三维蒸气腔及液冷散热的电子组件-202321019993.8
  • 陈振贤 - 广州力及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04 - 2023-09-12 - H01L23/427
  • 一种整合三维蒸气腔及液冷散热的电子组件,包含电路板以及液冷散热模组,电路板设有第一热源以及第二热源,液冷散热模组设于电路板上并包含三维蒸气腔元件以及半开放壳体,三维蒸气腔元件包含有上盖以及下盖,下盖具有一相对于上盖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当上盖接合于下盖的第一区域后形成第一密闭气腔,第一区域的第一下表面用以接触第一热源,以及第二区域的第二下表面用以接触第二热源,半开放壳体连接于下盖并形成一液冷腔体,液冷腔体用以容置上盖以及第二上表面;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便捷,能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 一种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的主动式蒸发散热方法-202310791758.0
  • 李飞;李可欣;刘承灯;李彬斌 - 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30 - 2023-09-05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的主动式蒸发散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配置,S2、喷油处理,S3、鼓风处理,S4、蒸发散热,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散热技术领域。该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的主动式蒸发散热方法,可实现通过在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上设计主动式蒸发散热组件,来使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能够进行快速散热,很好的达到了既快速又高效的对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进行及时散热的目的,大大提升了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的散热效果,即使对一些工作工况要求较高的环境下也能进行及时的散热,保证了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损坏或寿命,从而对功率型碳化硅开关器件的长期使用十分有益。
  • 微尺度和中尺度冷凝器装置-201980008769.9
  • B·旺施;J·史密斯;金圣哲;S·吉福德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2019-01-14 - 2023-08-29 - H01L23/427
  • 本文描述了可促进中尺度和/或纳米尺度粒子的微流体分离和/或纯化的微尺度和/或中尺度冷凝器阵列和操作方法。一种装置包括冷凝器阵列,所述冷凝器阵列包括布置成多个列的柱体,其中大于或等于约0.5微米的柱体间隙位于所述列中的第一列中的所述柱体的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一列中的所述多个柱体的第二柱体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柱体邻近所述第二柱体。可以通过Dx/Dy小于或等于第一界定值来表征第一比率,其中Dx表示在第一方向上跨越晶格的第一距离,其中Dy表示在第二方向上跨越晶格的第二距离,并且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交。
  • 一种功率模块及组件-202320601918.6
  • 周泽平;夏宽;谢峰 -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23 - 2023-08-29 - H01L23/42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及组件,功率模块包括功率模块主体,功率模块主体包括散热器、功率半导体、以及导电排;所述散热器为热虹吸散热器,散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功率半导体与所述导电排连接;所述功率半导体安装在所述蒸发器侧面上;所述冷凝器以所述蒸发器为基准向蒸发器一侧倾斜布置,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部,所述冷凝器的迎风面的法向线和蒸发器的器件安装面的法向线形成夹角θ,所述夹角θ为:10度至85度;该功率模块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进一步提升功率模块的热交换能力,散热器迎风换热面积大,风阻小,较好地解决冷凝器堵塞问题,提高设备的功率密度,降低成本。
  • 一种热管散热器及具有其的IGBT功率模块-202310469197.2
  • 曾光华;刘承平 - 东莞市燊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2023-04-26 - 2023-08-25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翅片,相邻两翅片之间形成供流体通过的流道;沿流体流动方向,所述翅片内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IGBT功率模块,包括:上述的热管散热器;功率组件,所述功率组件包括基板和功率芯片;所述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功率芯片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一板面,所述热管散热器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板面。本发明通过提高翅片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了IGBT功率模块的热传导效率,从而加强了IGBT功率模块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一种新型二极管-202310452241.9
  • 王永恒;顾在意;张翼飞;王卿璞 - 山东宝乘电子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8-08 - H01L23/427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所述二极管本体上套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内壁连接有与二极管本体贴合的吸液芯,且吸液芯上设置有蒸发端与冷凝端,所述吸液芯上的蒸发端处设置有蒸发液,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安装有套接在二极管本体上的套轴,所述套轴上设有与二极管本体抵靠的弹性散热件,所述弹性散热件上连接有通风块,所述通风块上安装有用于对弹性散热件吹风的通风件,且弹性散热件用于将冷风导入套轴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极管,解决了二极管上热量不易发散的问题。
  • 一种散热器多热管-202320177270.4
  • 邓豪付;周永林 - 博罗县桂鸿明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 2023-02-10 - 2023-08-04 - H01L23/427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散热器多热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开有圆弧槽,且圆弧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热管结构;芯片,所述芯片的下端面与热管结构的上端面贴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把芯片的散热面挤压安装在热管结构的上端,从而能够大大的增大芯片与热管本体的接触面积,而增大热管本体的吸热效率,大大的增大设备的散热效果,在同等状况下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能提升15%至20%。
  • 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电路板-202320983297.2
  • 张德运;刘同元 - 青岛舒元日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27 - 2023-08-04 - H01L23/427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下表面均匀固定有热管组件,所述热管组件与电路板主体的连接处涂有导热硅脂,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硅脂以及外管上端的水平结构,提高电路板主体与热管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传导效果,在热量的作用下加速盛液间隙内部的工作液体蒸发,通过蒸发吸热带走电路板主体的热能,蒸发后的气体在外管两端冷凝释放热能,从而实现电路板主体的快速散热。
  • 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和散热方法-202310664453.3
  • 庄天涯 - 上海微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06 - 2023-08-01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散热方法,该封装结构包括:封装外壳,所述封装外壳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图像传感器芯片、热电制冷器件、基板和散热管;图像传感器芯片与基板相连,所述热电制冷器件的冷端与图像传感器芯片相连,以吸收图像传感器芯片产生的热量,所述热电制冷器件的热端与散热管相接触,以传导热量至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是用于传输散热介质的通道;透光盖板密封覆盖于所述封装外壳的开口部,所述透光盖板和图像传感器芯片之间留有设定宽度的空隙;所述封装外壳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散热管相连,用于除气或者充入散热介质。该封装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图像传感器的散热效果。
  • 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202180080852.4
  • 斯特凡·普费弗莱因;龙尼·维尔纳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2021-10-12 - 2023-08-01 - H01L23/42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模块(2),其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4)、第一基板(6)和第二基板(12)。与现有技术相比,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靠性而提出: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4)在第一侧(6)上以平面与第一基板(8)连接并且在背离第一侧(6)的第二侧(10)上以平面与第二基板(12)连接,其中,相变材料(30)布置在第二基板(12)的封闭的、特别是连续的空腔结构(44)中并且与半导体元件(4)导热地连接。
  • 带有蓄热器的功率覆盖模块-202310011789.X
  • R·L·米奥里尼;A·V·高达;N·蒂亚加拉让;B·M·拉什 -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1-05 - 2023-07-28 - H01L23/427
  • 一种功率覆盖(POL)模块包括具有主体的半导体器件,该主体包括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限定在半导体器件第一侧上的第一接触焊盘和介电层,该介电层具有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限定通过其的一组第一孔口,该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成面对半导体器件第一侧。POL模块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的金属互连层,该金属互连层第二侧设置在介电层第一侧上并延伸通过该组第一孔口,以限定电联接到第一接触焊盘的一组过孔。限定内部部分的外壳联接到金属互连层第一侧,并且相变材料(PCM)设置在外壳内部部分中。
  • 一种带环路热管散热系统的一体化芯片衬底-202310387373.8
  • 方立昌;王智彬;陈颖;王文豪;陈博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3-04-12 - 2023-07-21 - H01L23/4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路热管散热系统的一体化芯片衬底,包括冷凝器、储液器、第一液体管线、第二液体管线、气体管线和至少一个蒸发器,蒸发器与冷凝器通过气体管线连接,冷凝器与储液器通过第一液体管线连接,储液器与蒸发器通过第二液体管线连接,形成气液循环;第一液体管线和第二液体管线内均设置有毛细芯;第二液体管线和气体管线均与蒸发器可拆卸地连接;蒸发器为集芯片衬底和PCB封装结构一体的蒸发器,蒸发器包括PCB封装结构和固定在PCB封装结构上的芯片衬底,芯片衬底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空腔,芯片衬底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芯片热点位置对应位于芯片热点的正下方;PCB封装结构包括N个上下重叠设置的PCB板。
  • 一种超导散热装置-202320088678.4
  • 张忠福;蒲延庆;宋洋;徐成钢;李刚 - 鞍山鞍明实业有限公司
  • 2023-01-31 - 2023-07-21 - H01L23/42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导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超导热管Ⅰ、超导热管Ⅱ、散热片,导热板的正面设有若干螺纹孔,背面开有焊接槽,焊接槽四周设有填充槽,填充槽的深度小于焊接槽的深度;超导热管Ⅰ、超导热管Ⅱ的吸热段焊接在焊接槽内;超导热管Ⅰ、超导热管Ⅱ与散热片采用过盈配合固定;所述的超导热管Ⅰ、超导热管Ⅱ的吸热段的底面为平面。优点是:不仅具有较强的热量传递和散热能力,满足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的散热需求,同时,优化了超导热管、导热板和散热片结构,精炼了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一种半浮动式液冷装置及芯片模组-202310425218.0
  • 罗明清;范垚银;刘成志;季智源 -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2023-04-19 - 2023-07-18 - H01L23/42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浮动式液冷装置及芯片模组,所述半浮动式液冷装置包括:应用于包括第一芯片模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芯片模块的芯片模组中,所述半浮动式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板,装设于所述第一芯片模块上;至少一个均温板,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芯片模块上;多个热管,分别连接于各所述均温板和所述液冷板之间,将所述均温板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液冷板。本发明通过热管将对第一芯片模块散热的液冷板和对第二芯片模块散热的均温板连接起来,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芯片集成时与散热装置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通过支撑板将液冷板和均温板连接于芯片模组中,可以保证在连接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液冷板和均温板与芯片模组的可靠固定。
  • 均热板及均热板的制造方法-202180075648.3
  • 田中贤吾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2021-11-26 - 2023-07-14 - H01L23/427
  • 提供能够提高工作液的输送效率以提高热传导率的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均热板1在将第1金属片材11与第2金属片材12接合而形成的密闭的内部空间S中具有工作流体,在第1金属片材11与第2金属片材12彼此相对的对置面11a、12a中,在至少一者金属片材的对置面(在图1中为至少对置面12a)上以规定的间隔并列地形成有朝向一个方向(主槽的延伸方向X)连续或间歇地延伸的主槽21,并且,朝向与一个方向(主槽21的延伸方向X)不同的方向、以不规则的配设间距及不规则的槽宽形成有将相邻的主槽21a、21b连通的连通槽22。
  • 具有润湿性图案化表面的均热板-202180072505.7
  • C·M·梅加里迪斯;G·达穆拉基斯;T·P·库科拉瓦斯 - 伊利诺伊大学董事会
  • 2021-09-22 - 2023-07-14 - H01L23/427
  • 本申请描述了无芯均热板和混合均热板。示例无芯均热板包括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其被配置成沿着在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上形成的图案化域控制蒸汽冷凝;和润湿性图案化蒸发器。润湿性图案化蒸发器被配置为:i)接收来自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的冷凝物和ii)沿着在润湿性图案化蒸发器上形成的图案化域将冷凝物输送至润湿性图案化蒸发器的一个或多个热域部分。示例性混合均热板包括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其被配置为沿着在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上形成的图案域控制蒸汽冷凝;以及蒸发器,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润湿性图案化冷凝器的冷凝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