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征热力图的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1640.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孟杰;王书亭;谢远龙;杨梓桐;蒋立泉;景伟;李耀仲;蒋立宇;李根;章小龙;孙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42 | 分类号: | G01S13/42;G01S13/89;G01S13/931;G06T7/73;G06T7/136;G06T7/62;G06T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力图 移动 机器人 全局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特征热力图的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数据信息,场景地图m、雷达测量点集rp、雷达扫描点数rn、雷达扫描角度rθ以及雷达扫描半径rr;
S1,获取场景地图中的可行进区域的可行进点,所有的可行进点构成点集;
S2,获取所有的可行进点的模拟雷达仿真数据,得到存储所有雷达仿真数据的整体点集p(β,L),表示每个点对应自己的一组雷达模拟点集;
S3,以整体点集作为输入参数,计算在不同扫描半径下的点特征数和线特征数;
S4,计算在不同半径下的点特征和线特征所有组合的结果点集;
S5,计算雷达测量点集在不同半径下的点特征数和线特征数;
S6,通过步骤S5的结果在步骤4的结果中查找点集并取交集;
S7,将步骤S6的结果作为输入点集进行全局定位计算,计算结果即为全局定位的结果;
所述步骤S4具体为:
S4.1,根据步骤S3的结果F(R,P),遍历所有的半径R进行计算:
S4.2,遍历当前点集P中所有点的数据,获取其中最大的点特征数Lcmax与线特征数Llmax:
Lcmax=search max Lc in F(R,P),Llmax=search max Ll in F(R,P)
S4.3,根据Lcmax与Llmax形成点特征数与线特征数的所有组合,并遍历每个组合,选取当前点集P中符合当前组合的点,加入到结果中,并根据每个组合绘制特征热力图;
所述步骤S5中,计算雷达测量点集所使用到的半径,与步骤S3中计算整体点集所使用到的半径相同,以雷达测量点集rp作为输入参数,按照步骤S3的具体步骤计算得到数据结果为表示在不同半径下雷达测量点集的点特征数量与线特征数量;
所述步骤S6具体为:根据半径遍历步骤S5的结果得到在当前半径R下的雷达点集的点特征数Lc与线特征数Ll,并根据点特征数Lc与线特征数Ll结果在步骤S4的结果中选取对应的点集,最终将交集在场景地图中使用红点标记,
Ll=Ll in rF(R,Ll,Lc),Lc=Lc in rF(R,Ll,L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特征热力图的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获取场景地图m后对该场景地图进行灰度二值化处理:
mgrid=cvtcolor(m)
mcvt=threshold(mgrid)
上式中,mgrid为灰度地图,即将原RGB地图转换为单色地图,mcvt为二值化地图,该二值化地图保证其中只存在黑色与白色区域;
S1.2,针对场景地图中的移动机器人与边界的距离设为d,对二值化后的场景地图进行腐蚀处理,将场景地图中的黑色障碍物区域扩散,得到腐蚀地图mero:
mero=erode(d,mgrid)
S1.3,对腐蚀地图进行遍历处理,获取其中的白色点作为可行进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6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