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体控制装置、车辆、开/闭体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6368.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雅史;角野英世;小泽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得科智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15/695 | 分类号: | E05F15/695;H04W4/4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车辆 方法 记录 介质 | ||
开/闭体控制装置、车辆、开/闭体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为了防止在开/闭体打开的情况下未通知用户开/闭体是打开的并且改进犯罪预防性。PW控制装置(1)设置有:确定单元(26),其执行用于确定车窗玻璃(73)是打开还是关闭的处理;以及校正单元(25),其执行用于通过将由位置检测单元(22)检测到的开/闭位置在车窗玻璃(73)打开的方向上校正预定量来计算确定单元(26)进行确定所使用的校正后开/闭位置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闭体控制装置、车辆、开/闭体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开/闭体控制装置的示例,已知有电动窗(以下称为“PW”)控制装置。PW控制装置通过操作PW开/闭机构(以下,简称为开/闭机构)来打开/关闭诸如车辆的车窗玻璃等的开/闭体。具体地,PW控制装置通过驱动电动机来操作开/闭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即使在没有设置用于检测车窗是打开还是关闭的专用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警告忘记关闭车窗的警告装置。
专利文献1:JP-A-H07-305559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警告装置设置有确定电路,该确定电路基于开关的操作信息和用于检测驱动电动机激励波动以便使驱动电动机停止的激励波动检测电路的检测信息来确定车窗是打开还是关闭。但是,在该警告装置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激励波动检测电路的检测信息中发生错误,然后在车窗打开的状态下做出车窗关闭的确定,从而在预防犯罪方面产生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防止在开/闭体打开的情况下未通知用户开/闭体打开并且提高犯罪预防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开/闭体控制装置是用于通过驱动电动机来打开和关闭开/闭体的开/闭体控制装置,并且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检测开/闭体的开/闭位置的处理;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确定开/闭体是打开还是关闭的处理;通知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出开/闭体是打开的情况下,通知用户开/闭体是打开的处理;以及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通过将由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开/闭位置在开/闭体打开的方向上校正预定量来计算确定单元进行确定所使用的校正后开/闭位置的处理。
根据上述构造,借助于通过将开/闭位置在开/闭体打开的方向上校正预定量而计算出的校正后开/闭位置来确定开/闭体是打开还是关闭。因此,可以防止在开/闭体打开的情况下未通知用户开/闭体是打开的。结果,能够改进犯罪预防性。
开关体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通过参考紧接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之前电动机的旋转速度来计算超程量的处理,该超程量是从由该开/闭体控制装置输出针对电动机的驱动停止命令起直到开/闭体停止为止的移动量,并且也是开/闭体在紧接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之前的移动方向上的移动量;以及反映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准备将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超程量反映在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开/闭位置中的值,作为校正单元进行校正所使用的开/闭位置的处理。根据以上构造,即使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时已经发生了超程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开/闭体是处于打开状态还关闭状态。
计算单元还可以执行用于通过参考紧接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之后电动机的电动势来计算返回量的处理,该返回量是从该开/闭体控制装置输出针对电动机的驱动停止命令起直到开/闭体停止为止的移动量,并且也是开/闭体在与紧接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之前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移动量,并且反映单元还可以执行用于通过准备将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返回量反映在由位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开/闭位置中的值,作为校正单元进行校正所使用的开/闭位置的处理。根据上述构造,即使在电动机的驱动停止时针对开/闭位置已经产生了返回量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开/闭体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确定单元可以执行用于通过将校正单元计算出的校正后开/闭位置与作为用于确定开/闭体是打开还关闭的基准的确定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开/闭体是打开还是关闭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得科智动株式会社,未经尼得科智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