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3969.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徐银辉 |
地址: | 2016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活性炭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罐、废气进口、废气出口、连接机构和搬运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处于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一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拨块,四个所述拨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弹簧A,所述连接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柱A;通过设计了的连接套、拨块、卡柱A、连接柱和弹簧A便于对该装置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处进行衔接,防止废气漏出危害环境,同时衔接紧密,牢固,且使用方便,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然而市面上出现的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净化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10038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活性炭废气净化装置,其虽然实现了便于控制活性炭放置密度,但仍未解决现有的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废气的进出口连接不够紧密,且使用繁琐,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机构,导致劳动力度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废气的进出口连接不够紧密,且使用繁琐,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机构,导致劳动力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罐、废气进口、废气出口、连接机构和搬运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处于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一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拨块,四个所述拨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弹簧A,所述连接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柱A。
优选的,所述搬运机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搬运机构分别处于净化罐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前表面顶端设置有固定块A,且所述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柱B,两个所述卡柱B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B,且所述挡板的后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B。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支脚,且所述支脚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出口,同时所述支脚的另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套的剖面形状均为圆环形,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与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弹簧A的一端固定连接与连接套,所述弹簧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卡柱A。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均开设有圆形孔洞A,四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贯穿于圆形孔洞A。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凹槽A,四个所述固定块B均与净化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剖面形状均为“凹”字形,四个所述转动柱分别与固定块B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凹槽,四个所述限位凹槽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凹槽B,四个所述弹簧B均与净化罐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3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