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607.4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A01B3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吴玉玲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田 除草 机器人 履带 行走 装置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机器人领域,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通过在履带行装置的下方设置三角履带行走轮,并且在三角履带行走轮的上面设置了定位轮,同时六个履带轮,分为两组,分别由连接板连接,在结构上对除草机器人进行了简化,进一步减小了箱体体积,进而使得除草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减轻,采用加高的加高履带齿轮,使得履带轮齿有足够高度,可克服淤泥影响,加高履带齿轮能够深深的插入淤泥中,与较硬土壤接触,使得机器人能够正常行走,且不打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田中环境复杂,除了有水和淤泥外,淤泥中的脚印、伴随的大风天气等等。传统的除草机器人受移动、应用场所和功能等条件的限制,相比较得知履带式行走机构最适合在水田环境中行走,故除草机器人选择履带式行走机构。
但是现有技术的履带行走装置大都采四轮式带履带的机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履带轮,每两个履带轮为一组,使得除草机器人在水田中行走,四轮式带履带行走机构,在行驶中,由于履带轮的高度的空间不够,常会碰损秧苗,同时有四轮式履带轮结构,在除草中因自身重量必定会下陷一定深度,故履带轮直径足够大,才能满足除草机器人在水田中行走的要求。此时,四个轮胎会因体积过大而增加除草机器人的重量。另一方面,传统的四轮系方案中,需要采用四轮同时驱动的方法,否则除草机器人完成换行后,会因前后驱动轮的改变而导致除草机器人没有足够的驱动力,难以克服水田淤泥的阻力而不能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包括;
履带行走装置,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一端的传动箱,设置在所述传动箱下面的三角履带行走轮;
所述三角履带行走轮,呈三角位置布置,设置在最上方的为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下方且位于所述主动轮两侧的为从动轮,围绕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面的履带,设置在所述履带上面的定位轮,以及设置在传动箱上面的连接板,所述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面;
每三个履带轮为一组,共用一条履带,且履带为带刺履带,履带刺在履带上为不规则排列。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履带上面设有若干个啮合孔。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主动轮上面设有褪泥槽。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从动轮轴向方向设有加高轮齿,所述加高轮齿与履带的啮合孔配合。
在进一步实例中,所述连接板设计成三角型,同时所述连接板采用路合金材料。
有益效果:一种用于水田除草机器人的履带行走装置,通过在履带行装置的下方设置三角履带行走轮,并且在三角履带行走轮的上面设置了定位轮,同时六个履带轮,分为两组,分别由连接板连接,在结构上对除草机器人进行了简化,进一步减小了箱体体积,进而使得除草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减轻,采用加高的加高履带齿轮,使得履带轮齿有足够高度,可克服淤泥影响,加高履带齿轮能够深深的插入淤泥中,与较硬土壤接触,使得机器人能够正常行走,且不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中的主视图封。
图3为本实用中的三角履带行走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履带行走装置6、控制箱101、传动箱102、三角履带行走轮104、连接板105、主动轮106、从动轮107、加高履带齿轮108、定位轮109、褪泥槽1010、啮合孔1011、履带10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