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额外排风装置和列车风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643.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孙洋山;陶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B60T17/04;B61H11/06;B61C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莫戈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列车 风源 系统 额外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用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额外排风装置和列车风源系统。所述列车风源系统包括风源部分,并且构造成对下游消费网络进行供风,所述额外排风装置包括入口和出口以及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管路,其中,额外排风装置的入口以旁路的方式连接在列车风源系统的风源出口与下游消费网络之间,并且构造成对列车风源系统进行选择性地额外排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额外排风装置。本申请还涉及包括所述额外排风装置的列车风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列车(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通常设置有风源系统,其中,风源系统采用空压机进行供风。风源系统为例如车辆的制动、支撑等提供用气来源。空压机通常是固定排量的,但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工作工况非常多变。例如,在运营准备阶段、运营初期阶段和运营成熟阶段中,考虑到车辆的载客量,工作负荷差别很大。而且,为了运营需要,通常还有2到3列一直停在库内的热备车。由此可见,风源系统中的空压机的工作负荷差别将会很大。这种差别可能从库停热备车的低于10%,到运营准备期的15%,到运营初期的20%,到运营成熟期的80%。
为了实现单台空压机即可满足整列车在所有工况下、特别是成熟期的用风需求,空压机的固定排量必须足够大。然而,这种无法调节的固定排量导致成熟期以前、特别是运营准备阶段、运营初期阶段和库停热备车的空压机的低工作率。根据这类空压机的工作特性,如果工作率低,则意味着停机占比长,由此进入空压机的润滑油的水分无法随着空压机连续工作而升高的油温排出,结果致使润滑油乳化。这提高维护成本,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领域需要用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额外排风装置和包括额外排风装置的列车风源系统,以用于有效地至少减轻或甚至避免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现象,从而有利地改善具有排量固定的空压机的风源系统的适用性。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额外排风装置,所述列车风源系统包括风源部分,并且构造成对下游消费网络进行供风,所述额外排风装置包括入口和出口以及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管路,其中,额外排风装置的入口以旁路的方式连接在列车风源系统的风源出口与下游消费网络之间,并且构造成对列车风源系统进行选择性地额外排风。优选地,额外排风经由额外排风装置的管路通过出口排出到周围环境中。通过提供根据本申请的额外排风装置,可以实现对于列车风源系统的选择性额外排风,由此提高空压机的工作率,进而至少减轻或甚至避免空压机润滑油乳化的发生,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额外排风装置在管路中包括电磁阀和设置在电磁阀下游的溢流阀,其中,通过得电和失电,电磁阀能够选择性地导通和断开,其中,溢流阀限定第一预定压力,使得仅在高于第一预定压力的情况下溢流阀导通。由此,通过电磁阀的选择性通断实现额外排风装置的选择性启停,同时溢流阀使得在总风压力大于溢流阀的第一预定压力时额外排风装置才可能开启风排出,从而保证下游消费网络具备操作性压力,减少对车辆正常供风的影响。特别优选地,溢流阀限定的第一预定压力为大约7.3bar。由此,即使电磁阀已经导通,溢流阀在压力大于7.3bar时才可以允许气流通过。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电磁阀是第一操作阀,额外排风装置在管路中包括与第一操作阀并联的第二操作阀,第二操作阀是球阀。由此,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例如热备期,通过球阀来形成通路,从而避免电磁阀长时间得电影响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额外排风装置在管路中包括减压阀,其中,减压阀设置在电磁阀(以及并联的球阀,如果有的话)上游,其中,减压阀限定第二预定压力,使得离开减压阀的风不超过第二预定压力。由此,可以管制行经下游管路的风压,避免对下游装置(例如阀等)的冲击,还可缓解啸叫、降低噪音。特别优选地,减压阀限定的第二预定压力为大约7.8bar。由此,即使减压阀上游可能具有大于7.8bar较高压力,减压阀下游的压力也不超过7.8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