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边驱动系统、轮边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340.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4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毅;徐兆峰;王冲;齐林;秦宬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08;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齿轮组件 冷却通道 润滑油 轮边驱动系统 减速器 轮边驱动桥 体内 电机壳 内壳体 内壳 热交换 电机 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 工作稳定性 传动效率 驱动系统 使用寿命 温度降低 热效率 有效地 换热 种轮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边驱动系统、轮边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轮边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以及减速器,电机具有电机壳,电机壳内形成有第一冷却通道,减速器包括内壳体以及布置在内壳体内的传动齿轮组件,内壳体内还设置有围绕传动齿轮组件布置的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穿过内壳体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由此,通过第二冷却通道与润滑油的直接热交换降温,以使内壳体内的润滑油温度降低,再通过润滑油与传动齿轮组件换热,使传动齿轮组件以及润滑油的温度均较低,进而有效地改善传动齿轮组件的工作环境,提高传动齿轮组件的传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且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的第二冷却通道,使轮边驱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边驱动系统、轮边驱动桥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轮边驱动系统一般通过自然散热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却通道的加强散热共同作用以实现传动部件的散热。这样,使轮边驱动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差,尤其是设置在减速器壳内的传动齿轮组件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容易导致传动齿轮组件的传动效率变低、使用寿命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边驱动系统,所述轮边驱动系统的散热效果更好,润滑油冷却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轮边驱动系统的轮边驱动桥总成。
本实用新型又提及了一种具有上述轮边驱动桥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轮边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电机具有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内形成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减速器包括内壳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内壳体内的传动齿轮组件,所述内壳体内还设置有围绕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布置的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穿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驱动系统,通过环绕传动齿轮组件设置的第二冷却通道与润滑油直接热交换(即直接接触换热)降温,以使内壳体内的润滑油温度降低,再通过润滑油与传动齿轮组件换热,使传动齿轮组件以及润滑油的温度均较低,进而有效地改善了传动齿轮组件的工作环境,提高传动齿轮组件的传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且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的第二冷却通道,使轮边驱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为环绕所述传动齿轮组件的未封闭的环绕型的圆形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为单圈的环绕型冷却管或者多圈的环绕型冷却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相对所述冷却管向外延伸的冷却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多个主动齿轮组、中间齿轮组以及输出齿轮组,所述中间齿轮组具有同轴设置且在轴向上间隔开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穿过所述内壳体以与所述主动齿轮组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组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靠近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进口设置,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靠近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出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置所述传动齿轮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容纳腔,所述内壳体形成为电机座,所述电机壳、所述电机座、所述外壳体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的朝向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腔间隔开的安装槽,所述电机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机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内壳体的朝向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连接的安装法兰,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内壳体的底壁并连接到所述电机壳的第一冷却通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轮驱动机构及车架
- 下一篇:轮边驱动系统以及车辆